【人教版】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知识点汇总一、选择题1.下列对吸烟的认识,错误的是()A.吸烟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B.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C.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D.吸烟是人成熟的表现【答案】D【解析】【分析】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
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
这些物质会使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呼吸系统受到不良刺激,抑制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纤毛的运动,使痰液不能及时排出,降低呼吸道的净化作用。
【详解】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A正确;吸烟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健康,还会影响被动吸烟人的健康,B正确;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因此,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C正确;吸烟有害健康,是一种陋习,D错误。
【点睛】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去年年底,全国大范围爆发流感,疾控中心监测出主要三种病毒,其中以乙型流感病毒为主。
关于流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具有细胞结构B.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有利于减少流感传播C.从传染病角度看,乙型流感病毒属于传染源D.在病情多发期,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场所,教室内要紧闭门窗,防止感冒【答案】B【解析】【分析】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详解】A. 流感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A不符合题意。
B. 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既是出于礼貌,同时也避免病菌随着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喷出的飞沫四处播散,传播给周围的其他人,有利于减少流感传播,B符合题意。
C. 病原体是指可造成人或动植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寄生虫或其他媒介;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做传染源。
因此从传染病角度看,乙型流感病毒属于病原体,而乙型流感患者属于传染源,C不符合题意。
D. 在病情多发期,尽量避免去人多的场所,教室内要开窗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与密度,减少人与病原体接触机会,是简单、有效地室内空气消毒方法,D不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的重点是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3.下列急救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发现因煤气中毒而昏迷的患者,应立即将其转移到通风处B.对溺水造成呼吸停止的患者,应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C.户外活动时遇到突发心脏病,呕吐且四肢厥冷的患者,要立即将其搬至屋内D.因外伤造成下肢出血时,可根据出血特点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答案】C【解析】【分析】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急救方法有:拨打“120”急救电话、人工呼吸等。
【详解】A.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A正确。
B.人工呼吸是一种常用的急救方法,用于救助溺水、煤气中毒或触电等停止呼吸的病人,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人工呼吸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口对口吹气法,首先清除口、鼻内污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B正确。
C.遇到突发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心跳停止可以采用胸外心脏按压进行急救,不能随意搬动,C错误。
D.外出血分毛细血管出血、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根据出血特点应在远心端或近心端处用手指、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止血,D正确。
【点睛】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自救或救助他人。
4.下列生理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⑤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⑥纤毛的清扫作用A.①②③④ B.②④⑤⑥ C.①②④⑥ D.①④⑤⑥【答案】C【解析】①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②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④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⑥纤毛的清扫作用都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③免疫细胞产生抗体、⑤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抗体都是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C正确。
5.某公司在组织职员体检时,发现有四名职员分别患有肺结核、糖尿病、色盲、甲型肝炎等疾病,那么与他们共同工作、生活的人可能被传染的一组疾病是()A.肺结核、糖尿病B.肺结核、甲型肝炎C.色盲、甲型肝炎D.糖尿病、色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按照传播途径不同,可分为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肺结核、甲型肝炎,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属于传染病;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激素缺乏症,没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色盲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具有遗传性,没有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不属于传染病。
故选B。
【考点定位】传染病的特点;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人类主要的遗传疾病。
6.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B.病死的动物要深埋C.按时做好预防接种D.生吃瓜果要洗净【答案】C【解析】【分析】考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详解】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健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对健康人进行预防接种等措施就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7.有人在外伤出血时,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其中伤及动脉血管的是()A.血液只是少量渗出B.缓慢流出暗红色的血液C.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D.喷射出暗红色的血液【答案】C【解析】因为动脉血管内,一般流的是动脉血,血流速度快,所以伤及动脉,会喷射出鲜红色的血液。
8.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压力时,要学会自我调节。
能减轻心理压力的对策有()①坚持运动②逃避现实③亲近自然④积极乐观⑤放弃学习A.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
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所以①③正确;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
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要学会幽默,所以④正确;丢掉手头上的学习任务是错误的。
综上所述可以知选项B符合题意。
9.今春,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共有200多个国家70多万人被感染,引起该病的是()A.肺炎双球菌B.非典病毒C.新冠病毒D.狂犬病毒【答案】C【解析】【分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
【详解】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
今春,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共有200多个国家70多万人被感染,引起该病的是新冠病毒。
故选:C。
【点睛】掌握传染病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如图是在救护伤员时,医护人员所用的一些急教措施。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图抢救措施为心肺复苏、其顺序为“先A后B”B.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C.某人b处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按乙图位置止血D.在甲图和乙图抢救结束后。
要立即打120电话呼救【答案】D【解析】【分析】病人在生命遇到意外事故如溺水、触电时,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忘,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的方法来进行急救。
【详解】A、甲图抢救措施为心肺复苏、其顺序:首先实行胸外按压,再实行开放气道,接着是人工呼吸,故“先A后B”,A正确;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人工呼吸常用于抢救呼吸暂停的病人,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然后再进行口对口吹气。
甲图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病人呼吸道畅通,B正确;C、动脉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动脉出血呈喷射状或溅出,血色鲜红,因此应该在近心端止血。
如图乙中,a处外出血时,血液鲜红色,从伤口喷出,应该是动脉出血,应该在近心端止血,即伤口的上方指压止血,C正确;D、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D错误。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及止血等常用的急救措施。
11.人在溺水、煤气中毒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呼吸停止的现象,造成体内缺氧,危及生命,需要进行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时需将患者平放并呈仰卧状态,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并使患者额头后仰,下巴上提,气管充分伸直,是为了让患者()A.气道畅通B.感到舒服C.便于喝水D.防止脊椎损伤【答案】A【解析】【分析】因意外事故,导致人呼吸停止,可以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急救。
基本的要求就是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法,要注意呼吸的频率。
【详解】做人工呼吸时,首先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顿,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
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且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
【点睛】知道口对口吹气法的正确操作步骤即能正确答题。
12.下列生命现象,属于免疫的是()A.神经纤维传导兴奋B.肌肉细胞收缩和舒张C.呼吸进新鲜空气D.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答案】D【解析】【分析】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