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专业设计各级校审细则1. 建筑专业初设、施工图各级校审人员责任范围和应审核的内容2. 结构专业初设、施工图各级校审人员责任范围和应审核的内容3. 设备专业初设、施工图各级校审人员责任范围和应审核的内容3.3 消防给水、防排烟通风系统:3.5 锅炉房系统:4. 电气专业初设、施工图各级校审人员责任范围和应审核的项目4.4 防雷与接地4.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4.6 楼宇控制与保安系统:说明:1. ●为主要责任范围,◎为次要责任范围。
2. 本细则未列入的问题,其所属责任范围由总工办确定。
各专业互校实施细则1. 建筑专业1.1 建筑与结构1.1.1 总平面建筑、场地、道路标高及室外管线控制界线与结构基础地下构筑物的关系;地下室屋面布置道路、消防车道、覆土厚度与结构荷载。
1.1.2 平面(1)平面轴网布置及编号,柱及承重墙体的尺寸关系与结构专业必须保持一致;(2)房间使用性质必须交代清楚,和结构专业荷载的确定必须对应;(3)上人屋面与非上人屋面应交代清楚,与结构专业屋面荷载取值必须对应;(4)建筑洞口尺寸和结构尺寸的协调问题;(5)窗井、空调板、平台、雨篷、挑檐等凸出及挑出部分的尺寸,楼梯间尺寸。
1.1.3 剖面(1)楼板的建筑标高和结构标高必须一致;(2)门窗洞口、梁底标高建筑和结构专业必须一致;(3)门头、雨罩、阳台等两专业标高必须一致;(4)楼梯梁底距地面或踏步的距离要符合规范净高限值要求。
1.1.4 构造(1)建筑自承重墙和结构承重构件的连接;(2)外墙大样和结构承重体系一致;(3)钢雨篷、钢装饰架与结构主体构件连接是否已交代;(4)变形缝和结构专业的一致性;(5)地下室防水构造、防水砼设计抗渗等级和结构专业的关系。
1.2 建筑与给水排水1.2.1 总平面建筑物、场地、道路、绿化等与室外给水排水管线布置的关系;1.2.2 室内管沟、屋顶排水、上下水管道、消防管道等的路由、标高、控制吊顶标高及垂直方向管道井部位和尺寸及大型设备安装运输孔洞预留的落实;1.2.3 竖井、设施布置是否一致;1.2.4 给水排水专业防火设计和建筑专业应相协调,核对有关泵房、控制室、室内消火栓的位置,设备室的防火门等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1.3 建筑与暖通空调1.3.1 总平面建筑物、场地、道路、绿化等与室外暖通空调管线布置的关系及大型设备运输路由;1.3.2 室内暖沟、采暖管道、通风管道、空调管道等的路由、标高、控制吊顶标高及垂直方向管道井部位和尺寸及大型设备安装运输孔洞预留的落实;1.3.3 通风、空调等设备用房的防火门等级是否满足规范要求;1.3.4 竖井、设备留洞是否一致;1.3.5 暖通空调专业防火措施和建筑专业应相协调,核对自然排烟窗开启面积,核对不具备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所采取的机械防排烟措施以及高度超过50m的公建和高度超过100m居建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是否采取了机械排烟措施,核对有关机房、控制室的位置情况。
1.4 建筑与电气1.4.1 总平面建筑物、场地、道路、绿化等与室外电气管线布置的关系及大型设备运输路由;1.4.2 大型设备运输和安装洞口尺寸、配电箱位置、变配电用房和消防控制室的防火门等级是否满足要求;1.4.3 电气专业用房、竖向井道是否一致。
2. 结构专业2.1 结构与建筑2.1.1 承重结构布置(墙、柱、梁)及其与轴线的关系;2.1.2 非承重墙的位置与结构梁、板的关系以及建筑做法对荷载取值的影响;2.1.3 平面功能与结构荷载取值是否一致;2.1.4 人防临空墙、门框墙、防倒塌棚架及防火墙的位置、尺寸与建筑是否一致;2.1.5 梁底标高是否满足建筑功能要求,外墙梁高有无特殊要求;2.1.6 门头、雨篷、阳台等标高与楼层关系;2.1.7 隔墙材料及其与承重结构的连接做法;2.1.8 外墙大样及墙体保温做法与结构的关系;2.1.9 屋面保温、找坡、排水及檐口、瓦屋面连接等构造;2.1.10 阳台、挑檐、凹凸窗口及各种线脚要求等特殊做法;2.1.11 基础及地下防水、防潮做法、止水带构造等。
2.2 结构与给水排水2.2.1 基础管沟位置、做法、人孔、上下水管出入口及穿墙、穿梁预留洞的定位尺寸、做法及标高;2.2.2 上下水、消防给水等管道在楼板平面留洞位置,以及穿墙、梁位置、留洞标高,消火栓位置及标高;2.2.3 泵房、自动灭火系统设备间等设备用房对结构的特殊要求;2.2.4 水箱、蓄水池、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的位置、定位尺寸、基础做法及荷载。
2.3 结构与暖通空调2.3.1 基础暖沟位置、做法、人孔、管道出入口及穿墙、穿梁预留洞的做法及标高;2.3.2 暖气、通风、空调等管道在楼板平面留洞位置,以及穿墙、梁位置、留洞标高,加压送风口及排烟口的位置及标高;2.3.3 空调机房、锅炉房等设备用房对结构的特殊要求;2.3.4 锅炉、风机、冷冻机等设备的位置、定位尺寸、基础做法及荷载。
2.4 结构与电气2.4.1 电气管线平面铺设走向,吊顶或楼面垫层以及出入口留洞;2.4.2 墙面留配电、接线、插座箱等洞口位置及标高、过梁等;2.4.3 变、配电及防雷、接地、卫星天线等对结构的特殊要求及荷载要求。
3. 给水排水专业3.1 给水排水与建筑3.1.1 总平面给排水管线、管沟及检查井、阀门井位置与建筑物、场地、道路、绿化的关系;3.1.2 平面图室内管沟及人孔、通风口位置,屋顶平面和雨水口;3.1.3 泵房、水箱间、管道井等设备用房的位置、屋顶冷却塔位置、尺寸以及预留设备安装洞口;3.1.4 水箱、水泵等主要设备的布置,设备与建筑平面的关系,各种主要立管的布置是否得当;3.1.5 卫生间、厨房内的卫生设备定位尺寸;3.1.6 消火栓、自动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的平面定位尺寸、安装标高、立管位置等;3.2 给水排水与结构3.2.1 管沟及人孔的平面位置,管沟及人孔尺寸以及出入口留洞尺寸、标高;3.2.2 灭火系统专用设备、水箱、屋顶冷却塔、水泵、等设备需要结构支承的重量和位置;3.2.3 大型设备、大口径管道需要吊装的重量和位置;3.2.4 管道穿墙或穿楼板留洞的位置;3.2.5 机房设备安装预留洞口。
3.3 给水排水与暖通空调3.3.1 总平面给排水管线及检查井、阀门井的位置与供热管线、空调管线及热力入口的关系;3.3.2 室内给排水管线与空调暖通管线的关系、相关管线的衔接;3.3.3 管沟、管道井内管线的布置;3.3.4 给排水设备间内供热、空调、通风及防排烟设施的设置。
3.4 给水排水与电气3.4.1 用电设备的用电量,发电机、变压器的容量;3.4.2 楼地面垫层埋管位置的关系;3.4.3 水箱水位、生活给水、消防给水等控制程序;3.4.4 配电间内管道等的核对;3.4.5 消火栓箱与电气控制柜体的关系。
4. 暖通空调专业4.1 暖通空调与建筑4.1.1 总平面采暖、空调管线(管沟)与建筑物、场地、道路、绿化的关系;4.1.2 平面图室内管沟及人孔、通风口位置;4.1.3 空调制冷机房、锅炉房、风机房等设备用房及管道井的位置、尺寸以及预留设备安装洞口;4.1.4 空调机、制冷机、锅炉等主要设备布置,设备与建筑平面的关系。
各层散热器和各种主要立管等的布置是否得当;4.1.5 空调、通风、防排烟的风道定位尺寸及安装标高位置。
4.2 暖通空调与结构4.2.1 管沟及人孔的平面位置,管沟及人孔尺寸以及出入口留洞尺寸、标高;4.2.2 制冷机、空调机、锅炉等设备需要结构支承的重量和位置;4.2.3 大型设备、大口径管道需要吊装的重量和位置;4.2.4 管道、风道穿墙或穿楼板留洞的位置及标高;4.2.5 机房设备安装预留洞口。
4.3 暖通空调与给水排水4.3.1 总平面供热管线、空调管线及热力入口与给排水管线及检查井、阀门井的关系;4.3.2 空调暖通管线与室内给排水管线的关系、相关管线的衔接;4.3.3 管沟、管道井内管线的布置;4.3.4 暖通专业设备间内给排水管线的设置。
4.4 暖通空调与电气4.4.1 用电设备的用电量,发电机、变压器的容量;4.4.2 房间散热器与插座位置、楼地面垫层埋管位置的关系;4.4.3 通风、防排烟等控制程序;4.4.4 空调制冷系统的自控程序;4.4.5 配电间的散热器、管道等的核对。
5. 电气专业5.1 电气与建筑5.1.1 主要电气用房尺寸、门的开启方向是否符合规范要求;5.1.2 注意变电室房间及智能化机房上方及贴邻不宜设卫生间等潮湿房间,与防火、易燃等房间应按规范要求留有足够距离;5.1.3 位于地下的变配电室以及电气竖井需考虑防水,智能化机房需考虑防水,地板需考虑防静电措施;5.1.4 疏散通道与疏散标志灯是否方向一致;5.1.5 壁柜式配电间开门后操作空间是否满足要求。
5.2 电气与结构5.2.1 核对300mm以上预留洞的位置及标高;5.2.2 利用柱内主筋或底板钢筋作接地线时是否需要结构配合。
5.3 电气与给水排水5.3.1 核对给排水专业所提各种用电设备是否全部按要求进行配电设计。
5.3.1 核对给排水专业提供的各种用电设备的容量、电压等;5.3.2 核对哪些设备自带控制设备,哪些设备不带;5.3.3 核对给排水专业所提控制要求是否合理和一致,是否全部达到要求;5.3.4 主要干线铺设通道与给排水专业是否有矛盾;5.3.5 标准层吊顶标高确定后,各种管线分配空间是否有矛盾;5.3.6 特别注意走廊筒灯,嵌入式灯具位置与给排水管道标高是否有矛盾。
5.4 电气与暖通空调5.4.1 核对暖通空调专业所提各种用电设备是否全部按要求进行配电设计。
5.4.1 核对暖通空调专业提供的各种用电设备的容量、电压等;5.4.2 核对哪些设备自带控制设备,哪些设备不带;5.4.3 核对暖通空调专业所提控制要求是否合理和一致,是否全部达到要求;5.4.4 主要干线铺设通道与暖通空调专业是否有矛盾;5.4.5 标准层吊顶标高确定后,各种管线分配空间是否有矛盾;5.4.6 特别注意走廊筒灯,嵌入式灯具位置与暖通空调专业风道、管道标高是否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