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考点篇 模块一 自然地理系统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考点篇 模块一 自然地理系统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课件
主要属于中时区,与北京时间相差 8 个小时。当地时间是 8:
00~9:00 时,北京时间为 16:00~17:00,都处在工作时
间,故选 A。
答案:A
2.(2014·四川高考·节选)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
京时间 2013 年 12 月 2 日 1 时 30 分,在四川西昌卫星
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
(3)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方法。 公式:(某地经度+7.5)÷15=该地所在的时区数(取商的 整数部分) 注意: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
(4)已知某地时区序数,推算时区中央经线的方法。 公式:某地时区序数×15°=该时区中央经线度数 注意:①时区序数乘以 15°所得的积为该时区中央经 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 180° 和西经 180°合称为 180°经线)。 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 7.5°所得的和 与差即为该时区的范围。
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
时间的计算
[知识线索集中梳理——思联系]
[高考真题集中研究——找规律] (2015·全国卷Ⅱ·节选)1996 年我国与 M 国签订海洋渔业 发展合作规划,至 2010 年我国有 20 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 部设在国内)在 M 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 满足 M 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 M 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题。
答案:B
(2014·天津高考·节选)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 6 月 22 日 12 时从北京 (116°E,40°N)起飞,7 小时后途经 a 地(165°W,67°N)上 空,14 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4.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 6 月 22 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
(3)过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点的那条经线的地方时,要 么是 0 时,要么是 12 时。切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0 时,切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的是 12 时。
2.两种日期分界线的判断 (1)一般规律:地球上作为
日期的界线有两条,一条 是人为规定的日界线(位于 180°附近,答题时一般采 用 180°),它在地球上的位 置是固定不变的,如右图所示:
[源自第 3 题]
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
时刻,地球上新旧两天之比为
()
A.7∶5
B.5∶7
C.3∶1
D.1∶3
解析: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即 120°E 经线的地方时为 6 时,此时 0 时所在经线为 30°E,新的 一天从 30°E 向东到 180°,共跨 150°,旧的一天跨 210°,新旧两天之比为 5∶7。
球的
()
A.1/4
B.1/3
C.1/2
D.3/4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计算出客机抵达芝加哥时
北京时间为 6 月 23 日 2 时,则此时地方时为零时的经
线为 90°E,则属于 6 月 22 日的地区范围为 90°E
向西到 180°,约占全球的 3/4。
答案:D
[重难迷点集中攻坚——提知能] 1.特殊地方时的判断 (1)经过赤道与晨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6 时, 经过赤道与昏线交点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18 时。 (2)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正午 12 时,与之 相对组成经线圈的那条经线上的地方时为 0 时(或 24 时)。
是 2013 年 12 月
()
A.1 日 17 时 30 分
B.1 日 21 时 30 分
C.2 日 1 时 30 分ຫໍສະໝຸດ D.2 日 9 时 30 分
解析: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 为零时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零时区)比北京时间(东八 区)晚 8 个小时。“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时,国际 标准时间为 1 日 17 时 30 分,故选 A。 答案:A
3.(2014·广东高考)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
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 向东至 160°E)
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
A.1/2
B.1/3
C.1/6
D.1/9
解析:首先计算该日该时白昼的经度范围:地方时 6:00 所在经线向东到地方时 18:00 所在经线,即 120°E 向 东到 60°W,其中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 120°E 向东到 160°E,跨经度 40°,占全球的比例:40°/360°=1/9。 故选 D。 答案:D
3.七种常见时间计算类型及计算方法 (1)已知某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 公式:已知地地方时±4 分钟/1°×经度差=所求地地 方时 注意: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为“+”,西侧为 “-”。 ②以 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异侧 两地经度差为“+”。
(2)已知某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的经度。 公式:已知地经度±1°/4 分钟×两地地方时差数(分钟) =所求地经度 注意:①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早 时,已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已知地点 位于西经度时用“-”。 ②当所求经度地点的时刻比已知地点的时刻晚时,已 知地点位于东经度和零经度时用“-”,已知地点位于西 经度时用“+”。 ③地方时差的计算:用两地地方时的大数减去小数。
1.如果都以当地时间 8:00~12:00 和 14:00~18:00 作
为工作时间,在 M 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
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间的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解析:M 国国土大部分位于 0°经线和 10°W 经线之间,
另一条是自然的零时所在经线,它在地球上的位置不 断地向西移动,但始终位于太阳直射经线的对面。
(2)判断:在判断日期时,一般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 即 180°经线;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 加”的原则(加减日期时要注意月份和年份的变化);再根 据太阳直射或其他时间信息,找出零时经线的位置;由零 时经线向东至日界线的范围为新的一天,由零时经线向西 至日界线的范围为旧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