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1

第七章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 1


3. 开发地震解释 油藏精细描述;储层参数预测; 油藏精细描述;储层参数预测;油藏动 态监测。 态监测。 时间推移地震(四维地震) 时间推移地震(四维地震) 根据不同时期的地震剖面的解释, 根据不同时期的地震剖面的解释, 来确定剩余油分布,指导油气开采过程。 来确定剩余油分布,指导油气开采过程。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内容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内容: 的主要内容 1、波的对比 、 2、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 、 3、构造图的绘制 、
波的对比:是指运用地震波的传播规 波的对比:
律,分析研究和识别出时间剖面上来自 地下各反射界面上的反射波, 地下各反射界面上的反射波,并且在一 条或多条剖面上识别出来自地下同一界 面的反射波。 面的反射波。
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
依据位于测线或测线附近的钻井、 依据位于测线或测线附近的钻井、录 井所取得的地质和测井资料, 井所取得的地质和测井资料,结合地震剖面 上各种反射层的特征(如时间深度、振幅、 上各种反射层的特征(如时间深度、振幅、 频率、相位、连续性等) 频率、相位、连续性等)推断各反射层所相 当的地质层位, 当的地质层位,并分析地震资料上所反映的 各种地质和构造现象,如断层,地层尖灭, 各种地质和构造现象,如断层,地层尖灭, 不整合,古潜山等, 不整合,古潜山等,完成二维或三维空间的 构造解释, 构造解释,地震地层学和岩性学的解释以及 各种可能含油气圈闭的解释。
地震相的分析。恢复盆地的 古沉积环境 , 预测生 古沉积环境, 地震相的分析 。 恢复盆地的古沉积环境 储油相带的分布,寻找地层圈闭油气藏。 储油相带的分布 , 寻找地层圈闭油气藏 。 除此之 借助于地震波的振幅,频率、 外 , 借助于地震波的振幅 , 频率 、 极性等动力学 信息并结合层速度,钻井、测井资料, 信息并结合层速度 , 钻井 、 测井资料 , 提取岩性 和储层参数,如流体成分,储层厚度,性质, 和储层参数 , 如流体成分 , 储层厚度 , 性质 , 速 密度,孔隙度等进行地震资料的岩性分析及 度 , 密度 , 孔隙度等进行 地震资料的岩性分析及 烃类检测。 烃类检测。
动力学信息内容及研究目的 动力学信息内容及研究目的
• 动力学信息主要是指地震反射特征,如同相轴 地震反射特征,
的振幅、 连续性, 反射波的内部结构, 的振幅 、 连续性 , 反射波的内部结构 , 外 部几何形态 等 。 从这些地震信息中可以提取非 借以确立地震层序 地震层序和 常有用的 地层岩性信息 , 借以确立 地震层序 和
地震资料解释的质量取决于解释人员 地震资料解释的质量取决于解释人员 的知识水平(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的知识水平(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油藏 工程)、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应用能力 工程)、计算机应用能力、实践经验及形 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最终的成果体现在 地质解释的合理性上。 地质解释的合理性上。
构造图的绘制
依据工区内分布的纵横测线所得 到的地震剖面, 到的地震剖面 , 作出反映地下某一套 地层起伏变化的完整图件—地震构造 地层起伏变化的完整图件 — 地震构造 图或作出反映地下某个局部构造的形 态图或其它平面图, 态图或其它平面图 , 最后根据石油地 质方面的资料, 质方面的资料 , 推断构造圈闭的含油 气可能性,为钻探提供井位。 气可能性,为钻探提供井位。
工区测网(底图)
工区测网的建立
地震SEG-Y数据的加载 SEG:Society of Exploration Geophysicists
(3)测井数据加载 井位坐标 井曲线(声波时差、自然电位、电阻率等)
DT或AC:声波时差,Acoustic log SP:自然电位,Spontaneous Potential R:电阻率,Resistivity GR:自然伽马测井,Gamma Ray log CAL:井径,Caliper
三、地震解释的工作流程
1. 收集资料及建库
(1)收集地质基本情况、录井和钻井资料 )收集地质基本情况、 (2)建立测网和地震工区 ) (3)地震资料加载 ) 分成果带和纯波带, 格式。 分成果带和纯波带,为SEG-Y格式。 格式 成果带:经过修饰性处理, 成果带:经过修饰性处理,主要用于构 造解释。 造解释。 纯波带:没有经过修饰性处理, 纯波带:没有经过修饰性处理,有一定 的保幅特点,比较适合储层预测。 的保幅特点,比较适合储层预测。
地震波运动学、 地震波运动学、动力学
• 地震资料中蕴藏着丰富的地质信息, 地震资料中蕴藏着丰富的地质信息, 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运动学信息, 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运动学信息, 另一类是动力学信息。 另一类是动力学信息。 • 地震波运动学:研究地震波在地层 地震波运动学: 介质中传播的时间、 介质中传播的时间、空间及其相互 关系的一门学科。 关系的一门学科。 • 地震波动力学:研究地震波在运动 பைடு நூலகம்震波动力学: 状态中的能量、波形、 状态中的能量、波形、频谱等特征 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一段井数据
2. 层位标定
(1)层位极性 ) 根据录井和钻井资料层位分解面的 特点,确定地震剖面解释的极性。 特点,确定地震剖面解释的极性。 (2)通过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确定层 )通过制作合成地震记录, 位时深关系
3. 标准层和目的层的解释
地质情况的复杂性+勘探的精度 解释的水平 地质情况的复杂性 勘探的精度+解释的水平 勘探的精度
地震解释的多解性
胜利油田的地质情况: 胜利油田的地质情况: “一只泥盆掉到地上,又被踢了几脚”。 一只泥盆掉到地上,又被踢了几脚”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的关键
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与地质剖面的联系; 地震剖面上的反射特征与地质剖面的联系; 地质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地震响应; 地质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地震响应; 善于识别和区分地震假象; 善于识别和区分地震假象; 正确认识和理解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正确认识和理解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如何理解沉积岩沉积地区, 如何理解沉积岩沉积地区 , 地震剖面上大多 数反射是干涉复合的结果; 数反射是干涉复合的结果; • 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往往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 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往往具有极大的灵活性, 即地震上的多解性。 即地震上的多解性。 • • • • •
运动学信息内容及研究目的
• 运动学信息主要是指地震波反射时 同相性、 旅行时差和速度等, 间 , 同相性 、 旅行时差和速度等 , 利用这些信息可以把地震时间剖面 变为深度剖面, 绘制地质构造图, 变为深度剖面 , 绘制地质构造图 , 进行构造解释, 进行构造解释 , 搞清岩层之间的界 面 , 断层和褶皱的位置和展布方向 等 。 在油气勘探上最终的目的是寻 找构造圈闭的油气藏。 找构造圈闭的油气藏。
二、地震资料解释的三个阶段
1. 构造解释
时间、 速度获得界面的 深度、 获得界面的深度 由 时间 、 速度 获得界面的 深度 、 构造 形态,落实构造圈闭 构造圈闭。 形态,落实构造圈闭。 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地震波运动学原理, 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地震波运动学原理 , 利用地震波反射时间 同相性、 时间、 利用地震波反射 时间 、 同相性 、 旅行时差 和速度等信息 把地震时间剖面变为深度 等信息, 和速度 等信息 , 把地震时间剖面变为 深度 剖面, 绘制地质构造图, 进行构造解释, 剖面 , 绘制地质构造图 , 进行构造解释 , 搞清岩层之间的界面, 搞清岩层之间的界面 , 断层和褶皱的位置 和展布方向等 和展布方向 等 。 在油气勘探上最终的目的 是寻找构造圈闭的油气藏。 是寻找构造圈闭的油气藏。
水平叠加剖面与偏移剖面的对比
2. 岩性解释
岩性解释主要根据地震波动力学原理, 岩性解释主要根据地震波动力学原理,进行 地震地层学解释和地震岩性学解释。 地震地层学解释和地震岩性学解释。 地震地层学解释主要利用地震反射特征 地震反射特征( 地震地层学解释主要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同 相轴的振幅、连续性,反射波的内部结构, 相轴的振幅、连续性,反射波的内部结构,外部 几何形态等) 接触关系等解释地震层序 解释地震层序、 几何形态等)、接触关系等解释地震层序、分析 地震相和沉积相,恢复盆地的古沉积环境, 地震相和沉积相,恢复盆地的古沉积环境,预测 生储油相带的分布,寻找地层、岩性油气藏。 生储油相带的分布,寻找地层、岩性油气藏。 地震岩性学解释借助于地震波的振幅 频率、 地震波的振幅, 地震岩性学解释借助于 地震波的振幅 , 频率 、 极性等动力学信息并结合层速度,钻井、 极性等动力学信息并结合层速度,钻井、测井资 料,提取岩性和储层参数(如流体成分、储层厚 提取岩性和储层参数( 如流体成分、 性质、速度、密度和孔隙度等) 度、性质、速度、密度和孔隙度等)进行地震资 料的岩性分析及烃类检测。 料的岩性分析及烃类检测。
第七章 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
§7. 1 地震资料解释概述 一、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含义 指根据地震资料确定地质构造的形态 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 和空间位置,推测地层的岩性、厚度及层 间接触关系, 间接触关系,确定地层含油气的可能性和 储量的大小,并为钻探提供井位。 储量的大小,并为钻探提供井位 地质情况+地震资料+ 地质情况+地震资料+巧妙的解释 地质成果(井位、储量) 地质成果(井位、储量)
tuo732 DEPTH 1500.000 1500.125 1500.250 1500.375 1500.500 1500.625 1500.750 R25 1.87 1.83 1.80 1.79 1.80 1.83 1.87 SP 73.37 74.80 76.50 77.96 79.76 83.23 87.32 R4 1.50 1.42 1.35 1.31 1.30 1.32 1.35 RL 1.27 1.33 1.33 1.39 1.36 1.41 1.42 RN DT CAL 12.13 12.11 12.11 12.11 12.11 12.10 12.09 RXO 2.24 2.21 2.21 2.23 2.27 2.31 2.36 RILM 1.58 1.55 1.54 1.55 1.59 1.62 1.65 RT 1.40 1.37 1.36 1.36 1.38 1.41 1.44 GR 47.08 48.01 48.74 49.29 49.75 50.50 51.81 DEVI DAZI ML2 1.72 1.92 1.90 1.66 1.54 1.54 1.54 ML1 CON1 2.00 716.82 2.00 728.28 1.96 735.23 1.96 733.97 1.80 722.84 1.82 709.56 1.88 695.28 1.35 119.10 1.50 130.92 1.53 145.62 1.56 151.76 1.59 151.71 1.61 140.32 1.65 124.86 0.85 326.22 0.85 326.23 0.85 326.24 0.85 326.27 0.85 326.31 0.85 326.34 0.85 326.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