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重点复习资料(语文)

七年级上册重点复习资料(语文)

七年级上册重点复习资料(语文)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20分)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7分)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3分)()A.广袤(mào)庇护(pì)脑髓(suǐ)安然无恙(y?ng)B.御聘(pìn)撷取(xié)褒贬(b?o)拾级而上(shè)C.自诩(x?)酝酿(niàng)称职(chèn)危言耸听(w?i)D.手卷(juàn)积攒(z?n)徘徊(huái)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是别字,请在横线上订正。

(4分)(1)按步当车(2)贻然自得__(3)风烛惨年(4)根深底固3.名言佳句填空(任选四句,句中如错、漏、添一字,该句不给分)。

(4分)(1),风正一帆悬。

(2)山光悦鸟性,。

(3)落红不是无情物,。

(4),休将白发唱黄鸡。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4.按照课文内容默写。

(题中错、漏、添两字,该小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6分)(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

(《春》)(2)旦辞爷娘去,,,。

(《木兰诗》)5.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句是(3分)()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B.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D.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6.修改下列语病,直接在句上修改。

(4分)(1)他的手一天大约得往土里插三千左右次!(2)一个月来,全车间工人苦干加巧干,造出了优异的成绩,向国庆节献上一份厚礼。

7.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3分)()A.《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童话B.《狼》——蒲松龄——明代——短篇小说C.《繁星》——巴金——现代——散文D.《济南的冬天》——老舍——现代——散文二、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2题。

(15分)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8.文学常识填空:(3分)(1)《两小儿辩日》选自《》,这部著作相传为战国时列御寇所撰。

(2)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家与家。

9.朗读停顿明显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一儿/以日/初远B.孔子/不能/决也C.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D.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2分)(1)及其日中如探汤()(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11.辨析下列加点的“为”字,在括号里解释意义(3分)(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3)为()人五;为窗八(《核舟记》)12.翻译划线处的句子(4分)孰为汝多知乎?翻译:。

(二)阅读课文下面几段文字,完成13-16题。

(17分)内山老板大概看出点什么苗头,就笑着回头对里面说了一句日本话,原先和内山说话的那个老人咬着烟嘴走了出来。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你要买这本书?”他看了我一眼。

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是的。

”我低低地说。

他从架上扳下一本书来,版式纸张和《毁灭》一模一样,只是厚一点点,封面上印着两个八分体的字:铁流。

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

”他是谁?对我这样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下那样诚恳的劝告?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我低了头,头脑里轰隆轰隆的。

我不敢看他的脸。

我只听见一个声音在问我:“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一定是他!不会错,一定是他!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着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

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明:“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内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1)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2)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字。

(3)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

14.比较选文中前后两处集中描写鲁迅外貌的文字,指出作者强调的是哪些特征,并说说作者为什么反复写这些特征。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5.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鲁迅的瘦?能够解释其原因的一句是(3分)()A.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B.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C.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

D.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16.作者和鲁迅只有“一面”之缘,为什么这“一面”能使作者永铭于心?(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

(16分)爹娘①家里祖祖辈辈都没有读过书,父母巴望我这一辈出个读书人,让我6岁就上小学。

那时,书费很便宜,连学费才4元;但是要凑够这4元钱也是十分困难的。

正如一首诗所描述的那样:我的学费/是从妈妈去鸡窝里捡鸡蛋时的笑容里溢出来的/是从父亲满是老茧的笫钟氤?钒阎?浞⒊龅闹ㄖㄉ?锝Τ隼吹摹N业难Х丫褪钦饷窗汗螅?汗蟮叫枰??壹复?烁冻觥?BR>②领回新书的时候,全家都围着那新书啧啧感叹,也许这是全家人见到的真正的书。

我的爷爷乐得簌簌掉下眼泪,落在那书上,溅起一片墨香;娘找了块家里新织的粗布给我包书;书包呢,是奶奶一针一针缝的。

书成了我们家的上帝,再没有其他什么东西能得到这样的礼遇。

③我在这样的条件下读完了小学,考到了离家15里的乡中。

我永远难忘那一个阴雨天,很冷。

上语文课时,我才发觉忘带书了。

第二节下课后,我见爹等在教室门外。

他脸色白中发青,身子微微发抖,一身淋湿的衣裳已冻得干硬。

爹见到我,笑着说:“你忘带书了,我给你送来了。

”说完,解开外衣,从怀里掏出语文书,摸了摸,高兴地说:“还好,没有湿。

”我说:“你咋不叫我?”爹说:“我怕影响你读书。

”捧着那带有父亲体温的书,我心一热,眼睛顿时湿润了。

④上初三的时候,爷爷得了大病,就在奄奄一息的时刻,他让我拿给他一本书。

他捧着,我看见他干涸的眼睛里,涌出了清澈晶莹的泪珠,打在书上。

他又闻了闻,笑着对我说:“这味香啊!咱家总算出了个读书人。

我们都没本事,也不能给你什么。

要记住,书就是你的爹娘,它什么都会给你的。

要下劲儿读书啊!”他顿了顿又接着对爹说:“我死以后,不要给我操办什么,简单地埋了就行。

省点东西和钱给老大买书吧,书是他的爹娘,不能让他没爹娘。

”我哭,爹也哭,全家人都哭。

哭得那书的馨香愈发浓烈。

⑤我上高中了,花的钱多了,家里的光景就更惨淡了。

有一次我对爹说:“爹,我不想读了。

”爹说:“咋?你是不是觉得家里穷?没事儿。

要记住你爷临死前说的话,书就是你爹娘。

我们都没啥本事,不能给你什么。

你只有下劲儿读书啊!要爱你的爹娘。

”我听着,已是泪流满面了。

⑥几十年后的今天,我早已成人了,但我想说的还是一句话:要永远爱我们的爹娘。

17.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分)答:。

18.对开头部分引用诗句的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文章主题的生动写照B.是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C.是爹娘心愿的形象表白D.是作者感情的集中体现19.④段中“哭得那书馨香愈发浓烈”的含义是什么?(4分)答:。

20.下列四个句子都用了比喻(“爹娘”作喻体),既有暗喻又有借喻的一句是(3分)()A.要记住,书就是你的爹娘B.省点东西和钱给老大买书吧,书是他的爹娘,不能让他没爹娘。

C.要爱你的爹娘。

D.要永远爱我们的爹娘。

21.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说“要永远爱我们的爹娘”?(4分)答:。

得分评卷人三、作文(45分)22.校会上,当校长宣布宣布你们初一(2)班荣获“手拉手,献爱心”活动的先进班级时,台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班会上,当语文老师宣布你在《作文成功之路》上发表了一篇作文,同学们的掌声也会经久不息。

当然,你有时也会把掌声献给身边那些值得称道的人,尽管其中有人走过一些弯路。

请以“掌声”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真实记叙自己的所为、所见、所闻。

②自拟题目,自选题材(即不用作文题中的材料),不少于550字。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参考答案一、(27分)1.B2.(1)安(2)怡(3)残(4)蒂(或“柢”)3.(见课文)4.(见课文)5.C6.(1)删去“大约”或“左右”(2)把“造出”改为“创造”7.B二、(48分)(一)8.(1)列子(2)教育思想9.A10.(1)热水(2)距离11.(1)是(2)是(3)刻(三道小题意思答对即可)12.谁说你智慧多呢?(二)13.(1)精神不振作(2)引人注目(3)比喻占公家或别人的便宜(意思解对均可)14.(强调的外貌特征)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根根直竖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三点各1分)15.C16.鲁迅给了我——一个平日被人轻视的工人――极大的关心与鼓舞(意思答对均可)(三)17.时间18.C19.哭中饱含着浓郁的亲情(2分),和全家对书的热爱(2分)20.B.21.他们把书比作“爹娘”,因为没有读过书的祖辈父辈非常希望“我”(或后代)成为读书人;他们把掌握文化当作一个人立身的根本(前后两方面各2分)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