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强材料汇编及部室简介目录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简介 (1)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创强”实施方案 (2)同心路中学“创强”工作汇报 (8)团委简介 (14)物理实验室简介 (15)化学实验室简介 (16)生物实验室简介 (17)档案室简介 (18)卫生室简介 (19)计算机教室简介 (20)多媒体电教室简介 (21)教师电子阅览室简介 (22)电子备课室简介 (23)音乐教室及音乐器材室简介 (24)美术教室简介 (25)地理室简介 (26)科技活动室简介 (27)图书室简介 (28)学生阅览室简介 (29)体育器材室简介 (30)劳技课教室简介 (31)心理咨询室简介 (32)校园广播站简介 (33)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简介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位于府谷镇卧龙山中腰,距离县城3公里,是1995年8月由李厚林老师创办的一所民办初级中学,2008年1月改制为公办学校。
学校周边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占地3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400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
学校一部二十室齐全,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934人,教职工95人。
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的办学思路,努力实践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不断强化常规管理,全面实行“四制”改革;精心打造名师队伍、人才精英和需帮生转化三项工程,努力实现“确保安全、确保质量”两个目标,取得了显著的办学实绩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学生家长的普遍信赖。
现有15届毕业生走出校门,每年平均有70%的学生达到县招办正式录取分数线升入高中,之后又有30%以上的学生考入北大、北航、南开、西交大等全国名牌大学;有的留学欧美,出国深造;也有的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服务社会。
建校以来,在历年的各级各类竞赛、毕业生升学考试及县教育局的抽考中,同心路中学都位居全县前列,连续多年被县教育局评为“创佳评差”最佳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文明校园,府谷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
在新形势下,学校将继续秉承校风正、教风严、学风浓、质量优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为我县的教育事业做新的更大的贡献。
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创强”工作实施方案为了认真贯彻县教育局2012年度工作会议“创强”调度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府谷县教育局“创强”实施方案》,对照“创强”指标要求,摸清底子,明确我校“创强”目标任务,从而进一步落实责任,狠抓管理,推进“创强”实施进程,全面完成各项任务,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陕西省“创强”县(区)评估验收项目及指标要求》及《府谷县教育局“创强”实施方案》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强化软件建设管理,夯实办学基础,在巩固提高“双高普九”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健康发展。
二、目标任务以省政府“创强”指标要求为标准,以县教育局“创强”方案及会议精神为指导,本着实际,着眼长远,争取增加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常规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县级示范学校的办学水平,确保我校“创强”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
三、组织机构为了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工作,成立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创强”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王志新副组长:付啸谷付长春成员:史慧芳郭永亮刘子俊贾建功史彦伟李永玲张旭东贾丽珍苏永跃齐雅丽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小组:1、部室规划、设施配备及维修组:组长王志新(兼),成员为付啸谷、付长春、史慧芳、郭永亮、刘子俊2、档案建设组:组长付啸谷(兼),成员为贾建功、贾丽珍、齐雅丽。
3、校园文化建设及宣传组:组长付长春(兼),成员为郭永亮、刘子俊。
4、材料组:组长付啸谷(兼),成员为李永玲、史慧芳、苏永跃。
5、督查组:组长王志新(兼),成员为付啸谷、付长春、李永玲、史慧芳。
6、常规管理业务组:组长李永玲(兼),成员为史慧芳、张旭东、贾建功、贾丽珍、史彦伟。
四、工作职责任务(一)领导小组职责任务1、联系并向上级汇报工作,协调好各处室工作,处理好“创强”与常规教育教学的关系,做到两手抓、两不误。
2、草拟审定《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创强”实施方案》,制定部室规划、设施配置、器材摆放、校园维修、校园文化建设等计划安排。
3、有计划地安排“创强”各工作小组各阶段的工作,随时组织督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4、扎实搞好各阶段各环节工作,按时完成任务,做好迎验工作安排,争取顺利通过验收。
(二)各工作小组职责任务1、部室规划、设施配备及维修组对现有各部室、活动室、器材室重新规划布置,做到科学合理;有计划地添置必需的设施设备,对自购、上级配置下发的仪器、器材、图书及时组织贴签、上架、摆放、入帐;安排校园的维修工程。
2、档案建设组对近三年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业务档案进行复查,不符合要求的要重新整建;对原有各类仪器、器材、图书重新对照实物、帐册清点,做到帐物相符,纠正完善不规范的帐册;及时组织相关部室人员对新置仪器、器材、图书等设备填建登记表和帐册;有计划整建“创强”其它档案。
3、校园文化建设及宣传组加强校园室内外的卫生清洁工作,清除死角,刷新标语、更换牌匾,办板报、橱窗;在实施过程中,及时通过广播、板报、校刊宣传“创强”的重要意义,及时向县电视台、府谷报投稿宣传实施情况,每周向教育局“创强”领导小组上报一次进展情况;随时采集实施过程中的工作镜头,制作展版,安排好迎验总解说员和部室解说员,熟悉掌握内容并加强训练。
4、材料组草拟“创强”各类文件、学校简介、解说词、汇报、自查报告等材料;草拟展版前言、后记等。
5、督查组对“创强”实施过程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按照各阶段工作安排,做好监督、检查、指导、记录、反馈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杜绝人力、财力、时间的浪费,减少失误,少走弯路。
6、常规管理业务组在实施“创强”的过程中,重点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常规教育教学业务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落实制度,贯彻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执行学期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安排,按时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纪律秩序、行为习惯、安全防范及集体活动的教育管理,加强对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工作作风、课堂教学的管理,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重视现代技术教育、科学实验、电教器材、图书资料的规范管理,充分运用它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实施步骤(一)宣传动员及准备阶段(3月1日——3月15日)认真学习传达县教育局“创强”会议精神,动员教职工积极投入到各项工作之中。
对照《陕西省“创强”县(区)评估验收项目及指标要求》,拿出短缺部室、设施设备配置的具体方案,书面汇报教育局;安排校园的维修;制定《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创强”实施方案》并上报县教育局“创强”领导工作小组。
(二)实施阶段(3月16日——5月20日)1、4月10日前完成各部室、活动室、器材室规划准备工作。
2、4月15日前完成原有各类仪器、器材、图书及设备清点核查,帐册规范整建、室内布置美化工作。
3、4月20日前完成各类仪器、器材、设备接收、安装前期准备工作。
4、5月5日前完成墙壁粉刷、围墙院落维修工程;5、5月20前完成校园文化建设各项任务(刷新标语、更换牌匾、板报、橱窗)6、5月20日前完成各类仪器、器材、图书设备贴签、登记、摆放上帐、安装等工作。
7、5月20日前全部完成各类常规教育教学业务档案及“创强”档案建设工作。
(三)自查自验整改阶段(5月21日——6月20日1、5月2 1日一一3 1日学校全面自查自验,查漏补缺,及时整改,并写出自查报告上报教育局“创强”工作领导小组,迎接县级自查自验;制作展版;集中训练解说员,合理安排验收工作。
2、6月1日——6月20日接受县级自验,对查找出的问题进一步整改。
(四)迎接市级初验、省级评估验收阶段(6月21日—8月30日)1、6月21日——7月30日进一步做好准备工作,接受市级评估初验。
2、8月1日——8月30日进入全面迎验阶段,随时准备迎接省级评估验收。
六、具体措施1、落实各分管领导责任,全面抓好常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根据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岗位责任目标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之规定,夯实责任,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注重过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部管理,促进内涵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2、贯彻“创强”会议精神,落实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制,全力推进“创强”各项工作任务。
实行以组管理、组长负责、分步实施的办法,按计划方案圆满完成各阶段的任务,谁管理谁负责,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做到“创强”工作与常规管理工作两手抓、两不误。
3、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顺利验收。
把“创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细化工作环节,细化工作程序,强化工作过程,统一调度与协调,动员全员参与,圆满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
府谷县同心路初级中学二O0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同心路初级中学“创强”工作汇报我们同心路中学的“创强”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在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科学规划、措施得力、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学校概括:我校创办于1995年8月,原先是一所民办学校,2008年1月改制为公办。
学校座落在府谷镇卧龙山中腰,距县城3公里。
是一所寄宿制初级中学。
学校远离城市的喧嚣,环境幽雅,风景宜人,占地36400平方米,校舍总面积15400平方米。
有教学楼、办公楼、宿办楼、综合楼、多媒体电教室、学生餐厅、教师餐厅等,教学和生活实施配套完整。
有物理实验室2座、化学实验室2座、生物实验室1座、美术教室1座、音乐教室1座、图书室1座、阅览室1座、计算机教室1座、劳技课教室1座、多媒体电教室1座、展室及档案室1座、教师电子阅览室1间、电子备课室1间、卫生室1间、心理咨询室1间、修身室一间、体育器材室1间、团委1间、音乐器材室1间、科技活动室1间、地理室1间、综合器材室1间、运动场1个。
教学仪器设备按Ⅰ类标准配齐。
学校现有教学班19个,在校学生934人,教职工95人。
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人,中学一级教师24人,中学二级教师46人,本科62人,专科17人,中专1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6人。
76名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99%。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质量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的办学思路,努力实践以人文本、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不断强化常规管理,全面实行“四制”改革,(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师聘用制,结构工资制)努力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安全,确保质量)的管理目标,培植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取得了显著的办学实绩和良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