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规定各位老师,大家好:新学期开始了,今天在这里我看到了一张张青春飞扬的面孔——欢迎你们,各位新老师!你们让我想起了我刚刚走入工作岗位的情况。
对新环境不了解,对新的工作不了解,一切都那么陌生,一切都感到无从下手。
今天我们开始对高一新老师进行培训,目的就是让大家消除陌生,互相认识一下,使大家尽快融入下关中学这个大集体中来,同时了解自己的工作,尽快投入正常的工作中去。
今天我讲的主要内容就是有关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规定,大家知道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而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为此我们学校制订了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对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考查等教学过程作了相关的规定。
一、计划、总结每学期开学前一周,课任教师应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明确理解本学科的课程理念,掌握本学科的课程目标,以及阶段目标与内容标准。
通览本学期所任学科的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学期教学的目标、任务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学生知识基础现状分析,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及要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本学期提高质量的具体措施以及教学进度等。
教学进度要有具体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的安排。
学期结束要写教学小结。
教学小结要有具体内容,不能空洞无物,教学小结要写出自己教学过程的心得体会,对教材的探讨,对教学方法的尝试,对一个问题的质疑,对一篇课文的讨论等等,内容不拘,但内容一定要翔实。
二、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对备课的态度是检验教师工作责任心的重要内容之一。
1.编写教案,内容基本格式为:①课题;②教材分析;③目的要求;④重点、难点;⑤课型;⑥课时分配;⑦教学用具;⑧教学过程;⑨板书设计;⑩作业;⑾教学课后小结或反思。
2.要提前一周备课。
3.教案要按课时逐节编写,不能按课文或章节写一个教案。
4.考试、考查、练习课的教案也应注明目的要求等内容,并附上练习或考试试卷及考后的试卷分析情况。
5.不准写简案,不准用老教案,不准抄袭他人教案,凡在课本上、资料上写评或圈画为由的不算教案。
6.教案检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方式,将检查结果记录在检查表上存档。
三、上课1.各科教师必须严格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随意改课、停课、相互调课或以自习课代课,调课权在教导处。
2.老师必须按时上课,不准迟到,早退和无故旷课。
上课前关闭通讯工具,按时下课不拖堂。
上课期间不准离开教室,课堂上严禁教师扯闲话、抽烟,一律不准坐着讲课或腿搭在讲台上课。
3.举止文明,仪表端庄,为人师表。
语文课一定要用普通话上课,其它课45岁以下的教师要用普通话教学。
教师上课衣着整洁,在教室里男教师不准穿拖鞋、背心、着非西装短裤、留长发;女教师不能穿袒胸露背、透明服装,不能涂口红、染指甲、画眉眼、披长发。
4.教师上课要教态亲切,语言简炼,声音清晰,板书工整规范,有计划性。
5.教师上课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性,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坚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师生互动,张扬学生个性,要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自我训练时间,注意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同时渗透思想教育。
6.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并积极运用电教器材,开展电化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教书育人,管教管导。
教师上课要善于组织教学,保持良好课堂纪律。
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教育学生遵守学习纪律、维护课堂秩序、注意听课、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
8.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人格。
严禁上课时将学生赶出课堂,严禁侮辱、贬损、讽刺、挖苦、歧视以及体罚和变相体罚等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做法,一经发现,学校将给予严肃处理。
四、作业、作业批改适量的作业训练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通过作业批改能够及时检验教学效果,获取反馈信息,以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要求是:(一)作业设计。
每节课都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进行作业设计,要科学、形式灵活多样,有利于促进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
在重视“双基”巩固训练的同时,要注意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作业布置要适量,严格控制书面作业量,避免造成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高中各学科要相互协调,彼此合作,日课外作业总量控制在120分钟内;教师要精选资料和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反对疲劳战,以防损害学生身心健康。
高一年级作文(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6篇,高中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600-800学的习作。
高中英语作文应在45分钟内完成不少于300字(或词)的习作。
要积极提倡学生写随笔日记,学习笔记,阅读心得,周记等,提倡高中学生用英语书写日记。
高、初中学生每学期每位学生不少于5000字。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学生的书面作业要做到簿本整洁、书写认真、格式规范、独立思考、按时完成、及时递交。
教师要保管好学生用过的作业,以便学生检查。
(四)教师对作业的批改要严肃认真及时。
每次作业要在下一次上课前必须批阅完毕。
各科作业要全收全批,批改时要有批有改,杜绝错批或漏批,教师要亲自批并有简洁的评语、等第、记分和日期记录。
(五)作文批改可采用详批、略批、学生互批等相结合的方法,但每次作文详批应不少于总数的二分之一。
对于详批的作文要做到纠正错别字、疏通句子、圈点优美词句,有眉批、旁批和总批。
对学生批改的作文,教师给适当的检查和指导。
每次都要认真组织评讲。
(六)其他各科作业,教师要全批,对个别成绩差的学生可以面批。
教师要认真分析作业中的问题,分析带有普通性的错误,指导学生改正。
坚决杜绝用加罚作业的办法对待作业中出错的学生。
(七)学校定期检查各科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每学期不少于2次,一般与检查教案同步进行。
检查后及时总结,将检查结果存档。
五、辅导课外辅导是实施因材施教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使不同的学生各得其所。
其基本要求是:(一)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辅导重点。
对于组织学生参加的大型课外活动、科普活动、学科竞赛、社会调查等活动应制订相应的可行计划。
(二)早自习和晚自习教师要按照学校的安排按时入班辅导,辅导的内容是帮助学生答疑解难,以个别辅导为主导,反对利用学生自习课给学生上新课,可以利用自习纠正作业错误或试卷讲评。
(三)对学生的辅导要耐心,合理安排时间,树立整体观念,并兼顾其他学科,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对成绩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外辅导,做到转差补弱。
六、考试与评价学生学业的考核及其他方面的评价,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反馈信息的过程,是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基本要求是:(一)日常教学中的质量检测有:单元测试、阶段考试、期中、期末考试等。
(二)考试内容要以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为依据,不准出偏题、怪题,容易的题和难度大的题有适当的比例。
试题在突出“双基”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能力的考查,要加强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以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学生对知识真正的理解状况。
(三)考试方式要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纸笔测验是考试唯一形式的做法。
语文、英语要逐步增加口试内容,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学科把书面考试与实验操作技能考查相结合,从而以考试方式的改变进一步促进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
(四)学期成绩的评定。
平时考核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
(五)考试成绩的处理要有利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准则,要保护好每位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热情,任何教师不得以任何方式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排列公布学生的名次。
(六)考试试卷批阅方式要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流水作业。
杜绝改动答案或分数的错误做法,做到公平公正。
(七)成绩分析要及时认真,将成绩结果存档。
(八)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切实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教导处严格把关。
七、教研活动树立教研主体意识,实施教科研兴校策略。
教师既是教学的实践者,更是教学的研究者。
一方面教师上课后要善于进行总结反思,另一方面还要善于与同行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努力使自己由“教书型”转变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
(一)教研活动与备课活动应认真参加,并积极参加市、区、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课改培训。
(二)听课制度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年轻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其他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
听课要认真做好记录,听课要有评价意见,要及时坦诚交换意见,并就教学中突出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促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三)学期结束,每位教师要将听课记录上交教导处存档。
八、评教制度与家长会学校为了正确了解学生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将掌握的信息反馈给教师及家长,以便更好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学生。
使学生更好成长。
特制订评教制度。
学校每学期开展1-2次学生评教活动,同时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并认真记录,学生意见要及时反馈给教师并采取个别交流谈话的方式,敦促学生意见大的教师认真反思,找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确实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根据学校规定给予适当处理或解聘。
九、奖励制度根据学校有关奖励政策和办法执行。
学校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制定了《教师五率考核法》坚持学期初评,学年总评,先进奖励,末位警告或淘汰的做法。
《教师五率考核法》具体内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