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指导作文要求:以《一件令我的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让真情自然流露的作文。
●范文一:一件令我歉疚的事那目光温柔得像水,让你深陷进去,即使再无情的人都会驻足。
就是那一次,我感受到……(开篇点题,设置悬念,引出下文)云彩像依恋着什么,带着轻柔,还在挽留那轮红日,霞光倚山,渲染了半边殷红。
(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霞的美,暗示天色已晚,衬托“我”想要赶回家的急切心情。
)这时候,我和妈妈从外婆家出来。
我跺着脚侧头抗议:“妈妈,您快点儿,快点儿,我还要看我昨天没看完的小说呢,都五点了。
”(动作、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想快点回家的情态,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
)妈妈的步子简直就是拖泥带水。
我急不可待,极不耐烦。
那部小说,它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简直不能自已。
我抢过妈妈手上的包:“我帮您,您快点儿!”妈妈瞥了我一眼,竟站住了,我不理解,怔怔地瞧着她,她说:“你回头看看,外婆还在张望吗?”我连忙回头。
说实话,我只想着我那小说了,压根就没注意外婆。
那曲折乡间小路的尽头,外婆那花白头发、腰间系着围裙、手里拿着未剥完的豌豆,还有脚上踏着绵软的拖鞋的形象,映入我的视野。
她身后是一片绚烂的绛红,但添加了金黄色的柔情,因而有了一丝凄凉,几分孱弱,些许挽留。
(外貌描写和景色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目送“我们”离开的形象,表现了外婆的衰老、孱弱和对“我们”的依依不舍之情。
)我愣了愣,随后微微伸出手,打算再次告别,但我的手顿住了。
我与外婆相距甚远,但我仿佛能看清外婆那默默注视像两口深井的眼。
那目光温柔得像水,没有穷尽,但有一些微微的孤独与忧伤。
(比喻,把外婆的眼比作深井,目光比作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年老衰弱、眼窝深陷但目光温柔的特点,表现了外婆的孤独、忧伤和对亲情的渴望、依恋,表现了“我”的哀伤与自责。
)这默默的注视,任谁见了都会停下匆匆的脚步。
我不知所措起来,微探了身向妈妈,心头颇有悔意,妈妈不语,只微微含了笑仿佛说:“这下懂了吧!”我呆呆定了一会儿,外婆朝我挥了挥手,我侧身随着妈妈缓步前行。
我刻意放慢了步子,心突然重了起来。
那云彩深吻了红日,依依恋恋看它而去,心心念念一心相系。
这默默的注视啊!沉淀了多少风尘,多少岁月,多少依恋牵挂,只委婉含蓄地追随你,任你呼来喝去,将她的心上下抽动,可你却不自知。
(抒情、排比,表达了对亲情的感悟,对岁月催人老的感叹与无奈,表现了“我”对自己忽略外婆的自责与愧疚。
)为什么我们总是忘却那些默默的暖意?为什么我匆匆惦记书册却忽略了面前的温柔与深邃?(连用两个问句,表达了“我”的自责和省悟,要时刻不忘亲情。
)天色暗淡了,我行走的背后,仿佛火辣辣的。
(“我”背后的“火辣辣”,是外婆的深情,更是“我”的愧疚。
)这一件事,只要我一想起,内心就涌出歉疚。
(总结全文,照应标题。
)【评析】确实是一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在离开外婆家的时候,匆匆而走,忽略了依依不舍、深情相送的外婆,所以歉疚。
这是一位非常擅长抒情和描写的作者,文笔颇佳,叙事也巧妙。
容易产生枯燥感觉的交代内容,都融合在描写与抒情中了,没有一丁点儿呆板,情感也都在描写中自然而然地流露。
在描写人物时,描写就是一支抒情笔,所展露出来的,不仅仅是人物的形象,同时,还有情感。
例如作者描写的外婆形象,她深邃的目光,她如水的温柔,以及她微微的忧伤和孤独,都是从谁的眼睛里看到的呢?是从“我”眼睛里看到的。
“我”眼中看到的外婆,描述出来时就带了“我”的情感。
“我”看到了柔情和孤独,我们也就看到了作者自然流露出的歉疚。
为什么一开始忽略了外婆的情感?因为有忽略,才有情感的变化和矛盾冲突。
结尾处,“我”背后的“火辣辣”,是外婆的深情,更是“我”的愧疚。
●范文二:一件令我感动的事“叮咚!叮咚!”门在身后冷冰冰地闭合。
扫一眼轻轨车厢,空气中荡着仿佛可以冻成冰碴的寒意。
两排座位,满满坐着十二人。
我孑然立在过道中。
交谈声响亮的老人意气风发,其他人或闭目,或正和电子设备“约会”。
印象最深的是爱心专座上的年轻人,他的背包花花绿绿,隐约露出歪斜的火星文。
许是我的注视,引来了他们的侧目。
无声的目光对碰中,仍然是化解不了的冰。
“不要轻易和陌生人说话”,妈妈的叮嘱赫然跳入我的脑海,我会牢记。
无视那些或许是看怪人的目光,我赶紧低头,掏出英语课本,小声背了起来。
“小姑娘,来,你坐。
”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婆婆站了起来。
我正要推脱,她摇摇手,耷拉的颊肌抬起弧度:“我快下了,现在的学生好辛苦,快来,快坐下。
”瞬间,我心里一股暖流涌过。
猝不及防,也没有再仔细看一眼走到边上的老婆婆。
我只是有些窘迫地坐下来继续背书。
落座后,左边坐着的不甘沉默的小男孩,看我拿着书本,赶紧凑了小脑袋过来:“姐姐,你在看什么?”“英语呀,以后你也要学的哦!”我的语气不觉柔软起来。
这时,小男孩左侧的母亲一手伸来,告诉他“别打扰人家学习”。
眸光和我轻触的刹那,微张的唇又合上了。
我不禁收回了我的笑意。
渐渐地,话多的小男孩和我欢喜地聊开了。
像是正愁没人聊似的,他的母亲也有一句没一句地加入,唇角泛起淡淡的笑容。
我们之间的隔膜,像是耷拉了耳朵,在轻轨窗户播撒的阳光下抒写温婉恬静。
他们要下车了。
“姐姐,你叫什么名字?我叫……”男孩天真无邪地吐出了他的名字。
愣怔中,我很快说出了自己的名字。
“再见了!”跳动的门灯后是男孩挥动的手臂,以及他母亲微开的笑脸。
看着那挥动的手臂,我迟迟不肯收回目光。
忽然又想起了刚才让座给我的老婆婆,我为什么没有仔细看一下她,为什么没有对她轻柔地说一声“谢谢”呢?我好像听见空气中的什么被阳光催融了,刚开始封闭的心房,柔软已生。
原来,和陌生人说话是这样的一种感觉!一件小事,一次乘车的平凡经历,令我感动。
【评析】作者填入的关键词是“感动”,写了一个发生在轻轨上的和陌生人打交道的故事。
事件的叙述是有条理的,思想情感的变化线索明晰:对陌生人冷漠、戒备——接受了陌生人的帮助而感到暖意——融入了陌生人的世界,彼此快乐而留恋。
一件令我感动的事,感动的是什么?是陌生人的关怀,是纯真心灵的无邪与亲近。
而这种感动,也正因为有一开始的戒备和冷漠,显得特别突出、难得和珍贵。
这就是聚焦矛盾,一经解开,情感流露。
生活中的真情无处不在,遇到它们时,内心便生出暖意。
触动心扉的感受,就这样在故事中,在描绘的场景里体现着。
作者对于人物的描写、场景的描绘及对阳光的描写,都流露出内心的真实状态,每个阶段的情感,都在具体的叙事中得以自然表达。
●范文三:题目:一件让我羡慕的事事件:我去辅导班练习画画,正碰上同学奶奶来送她,爱好画画的我偶遇到老太太很好奇,于是在闲暇之余画了奶奶一幅素描,结果被奶奶发现感到很尴尬,我把素描像给奶奶看,奶奶给我画了一朵花引发了我的惊叹,我羡慕奶奶的这种生活状态。
正文:一件令我羡慕的事“奶奶,我坐在这里好了,您也可以听课。
”我刚赶到少年宫就看到了这一对祖孙。
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
这里人来人往,环境比较好。
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头上歪戴着一顶棒球帽,很俏皮的样子。
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
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我画完了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我有种做坏事被现场活捉的感觉。
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
”然后打开速写本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
她扫了一眼,便把速写本还给我,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
”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我跳过去了,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
”我赶紧把速写本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
”她接过速写本,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
”我指着少年宫外的花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
”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
”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
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
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速写本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
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
这不我陪着我的小孙子来学习画画。
”孙子听到奶奶的话,给我说,奶奶今年八十八岁了!我不禁一颤:八十八岁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
那天,阳光特别暖。
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速写本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想到这我赶紧拿起画笔画画………【评析】按照人物的情感变化写出了“我”和老奶奶的偶遇、相逢、离开的过程,在叙述事件中写出了矛盾冲突,事情的经过跌宕起伏,使文章更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