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对表格的要求有什么
表应精心设计,具有自明性。
表应随文出现,且先文后表。
表应具有表序和表题,标于表的上方。
表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表序和表题间空1个字符,用小于正文字体1号的楷体(如小五号楷体)排在表的上方居中处。
表内文字一般用小于正文字体1号的宋体排版。
表在文章中的应用并不是越多越好,应根据说明的内容进行精选,能用不多文字可以说明的内容就不应再借助表。
表的设计应突出重点、内容简洁、设计科学、表达规范。
表的形式有多种,根据反映项目的多少及其联系、版面要求等,可分为无线表(表达项目少、内容简短时适用)系统表(表达隶属关系时适用)卡线表(需十分明确地反映各项数据一一对应关系时适用)三线表等。
三线表吸纳了前3种表的优点,是在前3种表的基础进行优化、演变而来的。
因此,受到国际和国内编辑界人士的青睐。
三线表通常用三条线,即顶线、底线和栏目线,将各数据和事项进行分隔。
其中顶线和底线为粗线(称“反线”),栏目线为细线(称“正线”)
有时表反映信息较多,项目较复杂,可分属几种类别或者是有隶属关系,这时可将三线表稍作调整,借助于辅助线或不同于平常的行空。
比如,把作者原稿中用卡线表表示的内容经过修正,可用表1或表2表示。
表1中较宽的行空分隔不同事项;而在表2中以辅助线表示,这时表中虽有数条横线,但仍称三线表。
再如表3中,表身中年代下面的短横线,也是借用辅助线,使具有隶属关系的项目关系一目了然,而且使得表的设计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