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夸张的脸》教学设计
嘉园小学赵文明
教学目标:
1、学会表现人物脸部夸张的手法。

2、启发学生观察感受人物五官、表情特征,探索用泥塑造型语言,夸张塑造,大胆趣味地表现人物头像,提高学生对人物特征的观察及立体造型表现力。

3、体验泥塑夸张表现人物头像造型的乐趣,培养对漫塑人物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基本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夸张的脸。

难点:抓住人物形、情特征进行夸张的泥塑立体造型表现。

教具准备:课件泥塑实物学生作品展台
学具准备:泥泥塑工具报纸小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进行“猜猜他是谁?”的游戏,教师出示几张学生的画像,(只有发型与脸型的画像)让学生猜猜他们分别是谁,是因为什么特征让你猜对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夸张的脸(板书)
(二)理解夸张,学习方法
非洲尼日利亚的雕塑,通过夸大眼睛,脖子,脸面,很好地体现了非洲部族人的特点。

(7)哭泣的女人
毕加索用立体主义的手法把不同角度的哭泣的女人进行组合。

(8)得出“夸张”之艺术手法:变形法,如小的更小,圆的更圆,曲的更曲。

(9)议一议:我们该如何正确理解夸张呢?分别又是夸张人物的什么部位呢?(夸张是使大的更大,小的更小;放大是夸张,缩小是夸张,变形还属于夸张;夸张人物的特征)
小结:通过故意扩大或者缩小事物的某一部分,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生动,更丰富,收到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这种艺术的夸张手法,在中外艺术史上都很早采用。

(三)学习用泥塑的方法表现夸张的脸的立体造型方法。

1、欣赏泥塑作品:中国古今雕塑家、民间艺人的陶土雕塑作品(课本或实物)。

重点欣赏夸张的五官造型特点。

讨论《阿福》的艺术表现手法:夸张。

夸张的形的表现特征:变形,如脸胖更胖,嘴小更小,眼细更细,鼻短更短。

使阿福胖胖可爱的形象更突出。

色的特征:红、黄、青、绿等色彩对比使用,显得强烈而绚丽喜气。

激发学生泥塑造型兴趣。

2、泥塑捏塑技法学习
(1)对比漫塑人物和漫画人物不同点:立体造型与平面造型的区分。

提问讨论:泥塑捏塑有哪些手法?总结:团、搓、压、捏、揉、
贴。

(2)出示泥塑实物,展示塑造技法。

今天我们要利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好塑造的泥巴来做夸张的脸,在这里要向同学们几种塑造技法:有粘贴法,镂空法,雕刻法,综合法。

运用这些方法,你也能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板书)
3、教师演示。

老师也想做一件作品,首先我要捏出大形,然后做五官,先做眼睛,揉两个黄豆粒一样大小的眼睛,粘的近一点,两条弯弯的眉毛,我的长指甲派上用场了,做出点肌理。

大大的鼻子,给他安上。

用泥条做出个张大的嘴巴,再做几颗牙齿这样一件作品就做成了。

(四)作业要求
1、用陶泥为材料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15分钟内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制作一张夸张的脸。

2、温馨提示:突出表现脸上某部分的特征,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评价拓展
1、请学生当小评委,评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说说理由。

2、欣赏拓展,希望同学们通过夸张,运用不同的方法创造出更美的作品。

艺术家们巧妙的利用不同的材料去表现。

有石刻玉雕沙雕冰雕根调等等,希望同学们也能开动脑筋,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去表现,期待你们更加精彩的作品。

木雕、纸工、绘画作品欣赏。

(六)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夸张的手法创作泥塑作品,同学们团结协作,大胆想象,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跟你们度过了美好的一节课。

谢谢,下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