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GZH-15标路基防护拱形骨架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莞惠城际轨道交通GZH-15标段项目部二〇一五年四月一日目录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3)1.1编制依据 (3)1.2编制原则 (3)1.3编制范围 (3)2.工程概况 (4)2.1工程总体概况 (4)2.2主要工程数量 (4)2.3自然条件 (4)2.5施工条件 (5)3施工部署及生产组织机构 (5)3.1生产组织机构 (5)3.2施工任务划分 (6)4施工计划工序时间安排 (6)5资源配置 (7)5.1劳动力配置 (7)5.2机械设备配置 (7)5.3仪器配置 (8)6施工准备 (8)6.1施工调查 (8)6.2图纸审核、 (8)6.3物资准备 (8)6.4人员培训 (8)6.5标高、里程、与基线位置复测 (8)7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 (9)7.1大于3米边坡施工工艺: (9)7.2小于3米边坡施工工艺: (11)7.3质量验收标准 (13)8质量保证措施 (14)8.1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14)8.2施工质量控制: (14)9安全保证措施 (15)9.1安全保证措施 (15)9.2季节性施工保障措施 (16)10 文明施工 (17)10.1文明施工组织 (17)10.2创建文明工地 (18)10.3构建和谐施工环境 (19)11环水保措施 (20)11.1预防土地破坏和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0)11.2扬尘控制措施 (20)11.3噪音与震动控制措施 (21)11.4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21)1.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1.1编制依据⑴《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路基设计暂行规定》⑵《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⑶《铁路路基设计规范》⑷《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⑸《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⑹《铁路路基个别点设计图路基大样图集》⑺结合莞惠城际项目特点以及有关标准图、通用图的规定,并遵照“莞惠城际技术标准及方案调整初步设计审查意见”的有关要求编制。
1.2编制原则(1) 遵循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各项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和施工设计图纸的内容;(2) 以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为第一原则。
以质量、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为中心。
科学策划、严密组织、精心施工、强化过程控制。
根据本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可持续组织,均衡施工从而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3)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确保全标段施工质量创优。
(4)极软岩、红粘土、膨胀土边坡肋厚0.8m;拱骨架厚0.4m。
骨架内可采用立体植被护坡网喷播植草、空心砖客土喷播植草、喷播植草防护,防止路基边坡因排水导致损坏、变形。
1.3编制范围根据莞惠城际技术标准编制范围≥3m的填方路堤采用拱形截水骨架护坡,≤3m的填方路堤边坡防护采用植草防护。
主要内容:混凝土(拱形)截水骨架护坡、路基路堤坡脚排水沟、边坡植草防护。
2.工程概况2.1工程总体概况本标段为动车运用所范围,起终点里程为ZXDK3+200至J1K5+735.91,路基边坡全长3505m,主要为填方路堤。
骨架结构为3m*3m*0.4,并结合混凝土预制块连接施工,边坡采用植草防护。
2.2主要工程数量2.3自然条件⑴地质情况:本标段工程位于东莞至惠州沿线,本次给排水消防施工均为动车运用所路基工程填筑后的粘土层。
⑵水文气象:水文:由于给排水消防施工前期动车运用所路基填土均为3~7米,为此施工过程中无地下水。
气象:惠州市在广东省东南部,根据给排水消防施工工期安排2014年12月份~2015年6月份,此时惠州为冬春季普遍盛行东北风或北风,风速较小。
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为9~16℃,故并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惠州年平均气温22℃。
7、8月份降雨较多。
2.5施工条件⑴交通情况:本工程所在地区属于广东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镇金鸡村老狮头组,场地道路发达,既有道路均可到达施工现场,交通便利。
施工现场交通运输便利。
⑵通讯水电:本工程共设2台变压器,分别设置于钢筋加工厂附近500KVA 一台及排洪渠起点旁边400KVA一台。
为满足施工生产需要,另外配置发电机2台5KW1台,10KW1台。
动车运用所工程利用城市市政供水,用水方便。
3施工部署及生产组织机构3.1生产组织机构为了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全面实现招标文件提出的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环保等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中铁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莞惠城际轨道交通项目GZH-15标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本标段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
项目经理部设“五部二室”共七个职能部门,即工程管理部、安质部、物设部、工经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
莞惠GZH-15标项目组织机构3.2施工任务划分为保证路基边坡防护施工按时、按质完成,项目部成立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控制小组,由项目总工,生产副经理、工程部长、安质部长,主管工程师、领工员、安全员、作业队管理人员等人组成。
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组建作业队。
施工人员结合施工工艺、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4施工计划工序时间安排本分部分项工程各道工序的作业时间指标,按照人员、机械、设备等分析工期。
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4月8日,完成日期2015年6月25日,具体工期计划表如下:项目经理 张和平常务副经理 魏德志 安全总监 贠向荣总工程师 申永利 工程管理部屈伟物机部张安金安全质量部葛飞财务部曲阳工经部李伟综合办公室晏阳实验室李凤岐5资源配置5.1 劳动力配置施工主要人员配置及准备情况表5.2 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施工机械配置5.3 仪器配置主要检测、测量仪器表6施工准备6.1施工调查开工前对施工区域的路基填筑情况、水沟等附属结构、管线等施工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施工运输、水源、电源、通信及相关防雷设施和综合接地条件进行调查。
6.2图纸审核、开工前应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并会同设计、监理单位进行现场核对,核对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与建设、设计、监理单位联系解决。
并留存完整的核对记录。
6.3物资准备按照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确定主要物资的使用时间和进场批量,编制主要物资需求计划和分期供应计划;根据工程开工计划和储备要求,组织好物资催运和发货工作;做好物资验收和仓储保管工作,保证物资供应满足施工需求。
物资进场前除应提供相应的合格证,还应按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试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生产。
6.4人员培训做好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及技术交底工作,安全培训工作安质部牵头,技术交底工作工程部牵头。
对相关施工管理、作业人员要进行集中的岗前教育,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6.5标高、里程、与基线位置复测细致做好测量工作,深化图纸,交底清晰,不漏复测,从而使每一条管线都一丝不苟的标注在施工现场。
7施工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7.1大于3米边坡施工工艺:施工放样→坡面修整→挂线找平,开挖沟槽→支设模板→镶边、脚墙浇筑→骨架预制混凝土挡水块砌筑→主骨架混凝土浇筑→养护→质量验收7.1.1施工放样以线路中线控制,依据设计图纸段落内护坡道标高与路床顶面高差按照边坡坡率(1:1.5)推算坡脚位置,段落内坡脚位置点进行加桩设置,放样出边坡尺寸。
7.1.2坡面修整边坡放样后,依据设计坡率采用挂线对设计坡面线超刷20cm,残缺部位挖台阶分层填筑;施工前对坡体进行整平、夯实,达到路堤压实标准。
7.1.3挂线找平,开挖沟槽按照设计骨架防护形式挂线成型,进行沟槽开挖,按照骨架各侧部深度开挖成型,开挖时要做到型式、尺寸准确,基底土质密实。
7.1.4支设模板模板安装安装后表面光洁、平整。
模板安装中要保证接缝紧密,板体顺直,加固牢靠。
7.1.5路肩镶边浇筑路堤坡顶镶边宽0.3m,坡面与骨架衔接处0.541m,厚度0.3m。
每隔10m设置伸缩缝一道,每10m设一个3cm的流水孔,施工前对边坡路肩2m范围进行复压,完成后通知监理和工地实验室进行承载力检测,合格后再施工模板,混凝土浇筑用70或50型插入式振捣棒,快插慢拔,均匀振捣,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不得中断,插入下层混凝土15cm~20cm分层均匀振捣,不得过振或漏振,表面翻浆无气泡为振捣密实。
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检查模板,变形情况,控制浇筑速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于渗水明显的坡面或存在地下水渗流的地段应及时报设计代表现场确认是否增加其他排水设施。
7.1.6骨架预制混凝土挡水块砌筑骨架框体采用预制混凝土块,预制混凝土块尺寸分为矩形0.29m*0.3m*0.1m、弧形0.477m*0.3m*0.1m两种类型,骨架框体坡面预留主骨架40cm宽,10cm高流水槽,砌筑时应从衔接处开始,自下而上砌筑,按设计图纸形状布置,紧顶骨架坡顶镶边和脚墙内侧倒角面,横向、纵向两行排列,两骨架衔接处应处于同一高度。
挡水块砌筑时高出主、次骨架平面10cm,深入骨架内侧20cm,砌筑时挡水块线形应顺直、整齐。
砌缝宽度1cm,每隔5个拱圈设置1.5~2.0cm沉降缝,缝内采用沥青麻絮或者沥青木板填塞。
7.1.7主骨架混凝土浇筑主骨架3m×3m×0.4m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吊车吊送或流槽送入模。
混凝土运至现场后先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进行检查,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对于拱形骨架混凝土的施工,从坡脚处逐层向路基顶面施工,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采用小型振捣设备对估计及镶边混凝土进行振捣,护坡圬工与坡面密贴,防护顶面与边坡间的缝隙必须封严。
施工时必须两面立杆挂线或样板挂线,外线应顺直整齐,逐层收坡,内线可大至顺适,砌筑过程中经常对线杆进行校正,以保证砌体各部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为便利养护与检修,于坡面适当位置设踏步,踏步宽1.0m,厚0.5m,单级高0.2m。
7.1.8养护砌筑完成后12~18h之间及时洒水养护,用麻袋片覆盖养生,使砌体保持湿润,并避免碰撞和振动。
洒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7.1.9砂浆的拌和及配比砂浆不得人工拌和,一律用拌和机操作,拌和时间为3~5min,并且在拌和机一侧挂有配合比标示牌,上写理论配合比、砂浆标号、每盘配合比。
施工拌和配料时严格按配合比操作,并配合试验室作相应的砂浆试件。
拌和的砂浆必须有良好的和易性,应随拌随用,保持适宜的稠度,在运输到施工地点时,在原地面铺设存放砂浆的铁板或竹胶板。
7.1.10沉降缝拱形骨架的沉降缝按5道拱圈设置一道,预留伸缩缝至坡顶处第一排混凝土块、下层横向布置排列。
在地形、地质变化及墙高变化较大处进行设置,设置的沉降缝采用沥青麻絮填充,满足骨架伸缩需要。
缝宽2cm,缝宽要上下贯通、整齐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