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物流系统网络设计

第四章物流系统网络设计

种不同的物流节点互相协调来完成物流配送任务。
物流节点一元配置模式
客户点
客户点
传统 的货 物集 散中 心
(a)
配 送 中 心
(b)
物流节点二元配置模式
传统的 货物集 散中(b) (c)
配送 中 心
配送 中心
配送 中 心
物流节点三元配置模式
物流 园区
物流 园区
物流 中心
(一)物流节点定义
物流节点(logistics node) 是物流网络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元素, 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 是进行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
理等物流活动的场所。
(二)物流节点的种类
1、物流园区(LP) 2、物流中心(LC) 3、配送中心(DC) 4、传统的集散点
第四章 物流系统网络设计
第一节 物流网络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第二节 物流节点 第三节 物流网络结构及规划设计 第四节 逆向物流网络 第五节 物流决策网络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
了解:网络、物流网络、物流网络构成要素、 物流网络结构、物流节点、逆向物流、物流 决策网络等基本概念;
•理解:物流网络内涵及其规划设计的基本原 则,各种物流节点的配置方式的优缺点;逆 向物流网络功能及其结构;物流决策网络的 结和物流决策关系网络图等。
配送 园区
多元复合配置模式
钻石型(a)
石墨网状型(b)
第三节 物流网络结构及规划设计
(一)物流网络结构 (二)物流网络规划设计
(一)物流网络结构
•1、按照空间结构形态 •2、按照地域范围 •3、按照功能形态划分
1、按照空间结构形态
1、按照空间结构形态
•物流网络根据空间结构,可以分为: 1)“增长极”网络结构 2)“轴—辐”网络结构 3) 多中心多层次网络结构 4) 复合网络结构
第一节 物流网络的内涵和构成要素
(一)物流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二)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 (三)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
(一)物流网络的概念与内涵
网络: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图 Ø 物流网络 物流系统中各种相关要素形成的网络。 产品从供应地向销售地移动的流通渠道。 超网络(网络的网络) 我国国标《物流术语》中定义(GB/T18354 2006): 物流网络是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组织与设施的集合 。
• 物流系统运转的有序化和正常化及其效率和水 平取决于物流节点的管理职能
(四)物流节点配置方式分析
一元模式:通过单一类型的物流节点来完成物流配送。 二元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由两种不同的物流节点来共
同完成物流配送任务。 三元模式:由三种不同类型的物流来共同完成物流配送任
务。 多元模式 :是一种最为复杂的物流节点配置模式,由多
1)厂商:生产商、供应商 2)客户:物流服务需求方 3)物流节点:起点、终点,各种作业与功能场所 4)运输线路:连接各个节点而形成物流实物网 5)信息网:支持和提升实物网的运作 6)物流网络组织:调节和保障实物网的运作 现代物流网络 = 实物网、信息网 、组织网
第二节 物流节点
(一)物流节点定义 (二)物流节点的种类 (三)物流节点的功能 (四)物流节点配置方式分析
表4-3 物流决策分类
四、顺序与关系网络
1 2
14
成本结构上,逆向物流和再制造库存模型增加了再 制造成本、回收库存成本、可维修件库存成本;决策 结构上,增加了再制造批量决策,报废率决策等。
第五节 物流决策网络构成
(一)战略规划层次决策 (二)网络层次决策 (三)作业层次决策
(一)战略规划层次决策
按照时间框架、资源需求或管理职责水平这三个 标准,一般将物流决策划分为: 战略层次(或称战略层) 网络层 作业层
3、配送中心: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定义:
配送中心 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
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① 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 ② 配送功能健全; ③ 完善的信息网络; ④ 辐射范围小; ⑤ 多品种、小批量; ⑥ 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表4-2 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的区别
每个节点可以与其他任何节点发生联系, 快速交换信息,协同处理业务。
3、物流网络信息的先导性:
信息流在物流过程中起到了:
事前测算流通路径, 即时监控输送过程, 事后反馈分析的作用,
引导并整合整个物流过程。
4、物流网络的外部性和规模效应 网络经济的基本特征:
外部性。 规模效应。
(三)物流网络的构成要素
2、信息功能 物流节点是整个物流系统或与物流节点相连接的
物流信息传递、收集、处理、发送的集中地; 每一个节点都是物流信息系统的一个点,若干个 这种类型的信息点和物流系统信息中枢结合起来,
形成指挥、管理、调度整个物流系统的信息网 络,这是一个物流系统建立的前提条件。
3、管理功能
• 物流系统的管理设施和指挥机构往往集中设置 于物流节点之中,是集管理、指挥、信息、衔接及 货物处理为一体的物流综合设施;
其它问题是使用的信息技术(例如:手工文件档 案系统、简单的数字文件或关系数据库)、硬件 、软件和供应商选择决策的延伸。
5.3作业层次决策
与网络层次和战略规划层次决策相比,
作业层次决策,只需要更短的时间和更小的范围。
作业层次决策划可分成如下九组:
需求预测、库存管理、 生产、采购和供应管理、 运输、产品包装、 物料搬运、仓储 订单处理。
1、物流园区(logisitics park)物流基地
是物理集结地---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 运作共同化,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 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集中建设物 流设施群,使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集结的特定区 域。
显著特点: ① 是物流组织和物流设施的集聚体,
是一种特殊的产业集聚;
(三)物流节点的功能
1、衔接功能:
Ø 通过转换运输方式,衔接不同的运输手段,各种 运输工具的运输能力差别很大,需要不同规模和类 型的物流节点与之有机结合,来形成高效的物流网 络系统。
通过加工,衔接干线物流及配送物流等不同目的 的物流;
通过储存,衔接供应物流和需求物流等不同时间 的物流;
通过集装处理(集装箱、托盘等),衔接整个 “门到门”运输,使之成为一体。
物流网络战略性物流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物流网络空间结构类型选择 网络中各级物流节点数量、规模、位置 各物流节点的进货与供货关系,即与客户和供
应商的关系 物流服务质量水平与信息网络的结构 物流管理的组织结构模式
2、物流网络规划设计的原则
1)按照经济区域建立网络 2)以城市为中心布局网络 3)以厂商集聚形成网络 4)建设信息化网络
1、物流网络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二)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
1、物流网络的服务性 : 以最低的成本在有效时间内完好地从供给方 送达需求方,逐步实现“按需送达、零库存、短在 途时间、无间歇传送”的理想的物流业务运作状态, 使物流并行于信息流、资金流而能够以低廉的成本 及时完成。
2、物流网络的开放性:
(四)逆向物流优化的关键技术
1、产品回收技术:包括产品回收策略、产品回收模型、 产品回收分类方法;
考虑逆向物流中回收产品的时间、数量、地点的不 确定性,建立逆向物流网络模型,进行逆向物流网络 优化是逆向物流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2、库存技术
逆向物流的库存管理比传统的库存管理更为复杂, 研究逆向物流库存控制问题一般借鉴传统库存论中的 模型方法和解决技巧,推广建立了各种逆向物流库存 模型。
1)物理设施网络
物理设施(Physical Facility缩写为PF)网络的
一个重要网络决策是确定PF网络战略,具体是指全
球网络组织或网络结构(比如:分层递阶的程度和 梯次编队的数量,集中制/分散制的程度),并取 决于前面有关客户服务目标、垂直整合程度和外包 程度的决策,同时还要考虑更多有关现有及潜在供 应商、客户和市场之类的参考信息。
业化的逆向物流网络 ,如下图所示:
3、可重新使用包装的逆向物流网络
• 在食品和化学工业里广泛使用可重新利用的包装、容器
,例如玻璃瓶、塑料瓶、罐、箱和托盘。

下图表示了这种逆向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
4、重新制造的逆向物流网络
商业退货发生在零售业到制造业.例如:
超额库存,根据合同的退货,发送错误的货物,损坏的货物. 退回的货品如果质量好,将被送到正常的营业库存,再次销售; 质量不好的进行回收处理。如下图所示:
战略规划层次:
包括具有战略性质的高层次物流决策,这种决策 可能跨越物流以外的功能领域。
这个层次的决策与工作目的、纵向整合程度和外 包程度有关。
一个基本的战略决策是客户服务的定义以及客户
服务的相关评价标准。
5.2网络层次决策
网络层次物流决策主要包括两部分: 物理设施网络决策 通讯信息网络决策。
1、简单逆向物流系统
• 在简单逆向物流系统( 如图1所示)里完全利用 原有的物流系统实现逆 向物流功能。
• 逆向物流的设施、运输 线路相对正向物流系统 没有变化。下游企业把 回流物品直接递送给上 一级供应商。
2、复杂逆向物流系统

在复杂逆向物流系统中不再简单使用原有的
物流系统网络来实现逆向物流功能,而是建立专
② 具有多种物流服务一体化功能;
③ 是一种社会公共基础设施。
2、物流中心: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 定义:
物流中心 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
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 ① 主要面向社会服务; ② 物流功能健全; ③ 完善的信息网络; ④ 辐射范围大; ⑤ 少品种、大批量; ⑥ 存储、吞吐能力强; ⑦ 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CLM)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正式定义 指代物流在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和管理危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