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区路床未筛分碎石填筑试验路施工方案

9区路床未筛分碎石填筑试验路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试验路段目的 (2)三、试验段日期安排 (2)四、试验段地点及概况 (2)五、试验段的准备工作 (3)1、备料 (3)2、人员 (3)3、技术准备 (4)4、机械准备 (4)六、施工方案 (5)(一)、施工准备 (6)(二)、铺筑及碾压 (9)1、路床铺筑厚度控制 (9)2、未筛分碎石湿拌及含水量控制 (9)3、混合料运输及堆放 (9)4、混合料摊铺 (9)5、碾压方法及遍数 (10)6、压实度检测 (11)7、试验段数据整理与分析 (11)8、松铺系数的测定 (11)9、施工质量控制的标准 (11)10、施工工艺图 (13)七、施工排水措施 (13)八、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4)九、安全文明生产保证措施 (15)十、环境保护措施 (18)96区路床为筛分碎石填筑试验路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图设计,监理、业主相关文件和要求。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二、试验路段目的1、通过试验段确定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松铺厚度下施工参数:填料的技术要求及压实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最合理的机具组合及相应的压实遍数。

最主要的是检验路基96区的施工质量。

2、根据填料供应、试验段施工情况,确定日施工进度,修订施工计划。

3、检验人员配置能否满足施工要求。

4、通过本试验段施工,收集相关数据,指导路基路床(96区)工程施工,并填筑质量达到施工规范标准。

三、试验段日期安排计划开工时间:2016年9月20日计划完工时间:2016年10月10日四、试验段地点及概况为满足试验段各种要求,选取K1270+730~K1271+180右幅段为96区路床未筛分碎石路基试验段,路床分层填筑,填筑宽度比设计路基边缘加宽50cm,确保路基边缘压实度。

根据业主桂海发(2016)190号文,关于对路床填筑材料优化设计的通知,为了对路床进行加强,增加富余度,路基设计中拼宽及新建路段路床采用80cm 未筛分碎石+40cm合格填料进行处理的方案,低填浅挖段路床1.2米范围采用未筛分碎石填料的方案。

五、试验段的准备工作1、备料根据业主对桂海发(2016)211号文件关于明确路基96区未筛分碎石路床材料要求,结合本标段的地理位置以及原材料的实际特点,试验段填筑方案为:路床分层填筑,填筑材料为未筛分碎石,指定料场加工形成,填筑压实度≥96%,材料来源采用外购的石场碎石。

(1)未筛分碎石根据石场破碎机械轧制出来的粒径大小不一的碎石混合料,仅用一个筛孔尺寸与规定最大粒径相符的筛筛除超尺寸颗粒后得到的碎石混合料。

当未筛分碎石4.75mm以下颗粒所占比例不足时,可以掺配4.75mm以下石屑粉拌合组成混合料。

(2)使用本项目圬工再生集料,缺乏 4.75mm以下石屑粉时,可以添加4.75mm以下细砂砾或粗砂。

(3)所有未筛分碎石混合料,其颗粒组成级配曲线应在级配范围内。

2、人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专业工程师和机驾人员等已全部到位,挂牌上岗。

试验段现场人员一览表3、技术准备(1)我部组织所有工程技术人员认真学习了有关技术规范、施工图纸及《路基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试行,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经理参与,对技术、领工及施工班组人员进行了96区填筑施工技术交底会,确定施工方案,并进行培训学习。

(2)对下层路基面进行中、边桩测量放样、标高测量,确保路基宽度和路床底高程。

(3)为保证试验段的代表性,同时考虑合理的石灰岩加工调配,试验段填料从外面石场取料,对填筑料进行颗粒分析、最大密实度、最佳含水量等实验;各种指标符合规范要求,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作为本试验段填筑材料。

(4)本次路基试验段的压实度检测采用水准仪沉降观测法进行控制。

4、机械准备对参加试验段施工的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自卸车等施工机械进行检查,确保机械完好率为100%。

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测量仪器设备表六、施工方案未筛分碎石路床试验段铺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九流程。

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验收阶段。

九流程:施工准备—基底处理—拌合运料—摊铺平整—机械碾压—撒布填隙料—再机械碾压—洒水终压—检验(一)、施工准备未筛分碎石垫层铺筑的施工准备,除要做好施工调查、核对设计文件、交桩复测、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等准备工作外,还须着重做好材料的试验和测量放样工作。

1、料源的选定及技术参数参照施工图设计的材料试验报告,本标段的所有未筛分碎石垫层材料都需外购,我部根据施工图设计和现场工程实际制定了外购方案。

所有填料试验前均需按照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方法进行各项试验,选用合格填料。

未筛分碎石垫层颗粒组成范围未筛分碎石的技术要求:2、施工前四大界面检查:设置在边沟下的排水渗沟必须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回填未筛分碎石前的下承层平整度、压实度、标高是否经验收合格;旧路横向排水管已全部查清、登记、拼接部位的排水管是否连接完整,如旧路无法找到原排水管是否已经补充;与旧路拼接有无特殊情况(渗水、坍塌、松散等)病害是否处置完成。

3、未筛分碎石混合料应施工前提前1天在备料场洒水、拌合、闷料,含水率比最佳含水率宜大于1%。

4、混合料装车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并计算卸车后的堆放距离,避免混合料堆积过多,施工机械反复推、刮造成混合料的颗粒离析,不宜碾压成型、板结。

5、混合料堆放在拼接路基上后要尽快整平碾压,避免水分流失后不能碾压成型。

6、禁止在拼接路基上堆放碎石混合料后洒水闷料。

7、准备下承层(1)渗沟施工及检验合格渗沟在路床填筑前必须完成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路床填筑;渗沟施工根据设计变更图S3-37-1,变更后渗沟布置在边沟底部靠路基侧,尺寸为宽0.5m,高1.05米(含垫层5cm),具体施工步骤为开挖基坑—基地浇筑C15砼封底—铺设土工布—铺设φ200mm软式透水管—填筑碎石(直径2-4cm)。

(2)路床下部合格土填筑及技术指标检验合格拼宽及新建路段进行路床施工,路床下部填料为合格土填筑,填筑厚度40cm,压实度必须达到≥96%,填筑完成后必须通过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床上部未筛分碎石施工。

(3)对路基表面进行清理,并用压路机碾压若干遍,确保下承层表面清洁,平整度、密实度、层厚符合规范要求。

8、施工放样施工放样是路床填筑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我部将采用GPS进行测量放样,索佳B30-C1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已确保线形平顺、标高准确。

根据设计图纸现场放样出加宽部分道路中桩及左右边桩,每隔10米一个横断面,用水准仪测出各桩的高程,用红笔在桩上做好标记并插上花杆,同时按照提前计算好的每车填料能摊铺的厚度,在试验段的范围用白灰线打好方格网,在卸车时按照方格网依次卸车。

9、人员配置路床填料铺筑采用自卸卡车运输,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26T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密实。

施工组织及劳动力配置表(二)、铺筑及碾压1、路床铺筑厚度控制根据业主桂海发(2016)190号文,关于对路床填筑材料优化设计的通知,为了对路床进行加强,增加富余度,路基在拼宽及新建路段路床采用80cm未筛分碎石+40cm合格填料,低填浅挖段路床1.2米范围采用未筛分碎石填料。

2、未筛分碎石湿拌及含水量控制(1)为防止混合料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产生离析,在料场或现场提前洒水加湿进行拌合闷料,使混合料使用前的含水量控制在大于最佳含水量的1%。

通过试验段得出填料所需最佳含水量。

3、混合料运输及堆放我标段计划采用15T自卸车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装车时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根据路段路床宽度、厚度及规定的压实干密度及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由远向近按照事先画好的方格网依次卸集料。

4、混合料摊铺(1)在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上料填筑。

摊铺按测量松铺厚度挂线,用推土机将混合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采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用平地机配合人工按规定的路拱精平,整平过程中,测量员应跟踪控制标高,局部不平整再次用平地机配合人工精平并消除离析。

筛分碎石摊铺平整后,对表面局部离析的部位,用人工补撒石屑并扫平。

(2)松浦系数参考以往试验段成果和经验,松铺系数暂取1.16,第一层松铺厚度取23.2cm,压实厚度为20cm,第二、三层松铺厚度取34.8cm,压实厚度为30cm,根据计算需用方量进行布料,然后按挂线的标高用人工配合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平,在技术员确认方格内车数准确后指挥推土机将混合料推平,推平时先中间,后两头。

沿线路纵向方向保持内侧高,外侧低(超高段除外),路基横向按设计横坡摊铺,摊铺完成后用精密水准仪测量计算出松铺厚度,计算实铺与计划摊铺厚度的误差,以便为计算压实系数提供数据。

5、碾压方法及遍数在自卸汽车按布格卸料后,我部按如下顺序进行碾压:推土机初平→平地机精整→压路机静压两遍→压路机微振一遍→压路机振动碾压3-4遍。

采用1台26吨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

碾压原则为“先压边缘、后压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静压2遍、弱振1遍、强振3-4遍)。

第1、2遍静压,行走速度约2.8Km/h;第3遍慢速弱振碾压,激振力190KN,振动频率28HZ,速度2.8Km/h碾压完毕后按所布设的测点测量其高程并做好记录;第4遍进行慢速强振碾压,激振力330KN,振动频率28HZ,行走速度为2.8 Km/h,碾压完毕后按所布设的测点测量其高程并做好记录;第5、6遍仍然强振碾压,激振力330KN,振动频率28HZ,行走速度5.3Km/h,碾压完毕后再次按照已布设的测点测量第6遍的高程并做好记录。

第3~6遍碾压时先慢、后快,先外、后内,由弱振到强振,由外向内、纵向进退式进行。

横向接头重叠1/3轮迹宽,前后相邻两区段间纵向重叠0.8~1.0m。

碾压6遍后看路基表面是否有明显轮迹,现场技术员跟随压路机随时检查,并做好记录,确保无漏压,无死角,压实的表面做到嵌挤无松动,密实无空洞,平整无起伏。

(2)在未筛分碎石摊铺完毕后,按每20m观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布设3个点,并用全站仪及钢尺准确测放出测点位置,在第3、4、6遍碾压完毕后分别测量已布设的所有测点的高程,并记录到测量簿上。

测量完毕后进行数据分析。

碾压轮重叠轮宽1/3~1/2,一般就可以达到密实度要求,具体遍数通过试验段确定。

6、压实度检测(1)现场技术员和试验检测工程师全过程跟踪检测,采用灌砂法和沉降观测法对压实度进行双控,从第三遍开始每碾压一遍检测一次,做好记录绘制压实度变化曲线,直至达到规范要求(路床压实度≥96%),确定沉降观测值。

在碾压完成后,必须有较好的平整度,不得有槽、低洼或凸起的石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