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女教师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事迹
材料
XXX是XX县沙溪初级中学的一名普通女教师,今年42岁,于89年毕业于巢湖师专中文系,分配以来,一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爱岗敬业,爱生如子。
在工作中与志同道合的爱人相识、相知、相爱、结缘,斗转星移十几个寒暑,二人携手相伴,从无怨言,家庭和睦。
从教以来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及嘉奖:02/03年度被评为庐江县“优秀教师”称号;04/05年度被评为庐江县泥河镇“优秀教师”;同年所授班级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在95、98、01、02、03、05等年度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等次。
从教数十年如一日,满腔热情育桃李,生命之火铸爱心,用母亲特有的关爱与激情实现了家庭和事业的双丰收。
爱是人间最朴实的情感,是让生命之花绽放的最佳肥料。
作为一名教师,她把过多的精力,更多的母亲般的爱心奉献给了学生,从教数十年来,总是怀揣着一颗爱心,关爱每个孩子的每一天:班上的学生感冒了,下课时她会为他送上一杯热水;下雨了,学生忘了带伞,她就把自己的伞送给他;住宿的学生没有吃饭的米和必需的生活费,她会积极地帮助解决;过节了,她会给同学们送上一句祝福,甚至和他们一起欢度快乐的节日……多年来,黄老师努力做到:对学生思想上积极诱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
黄老师曾教过一个学生名叫马义春,因父母双亡,靠已出嫁的姐姐资助读书,生活困难,情绪低落,对生活一度失去信心。
当黄老师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担当起马义春的义务母亲,学习上帮助她,生活上照顾她,为了不让她感到孤独和失落,为了让她也能体味有妈妈的孩子过生日的快乐,黄老师找准时机,精心安排,和同学们一起给她过了一次特别的生日,鼓励她扬起生活的风帆。
马义春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过的第一个生日,与同龄人相比我是不幸的,但我有象妈妈一样关心我、爱护我的黄老师,我又是非常幸福的。
毕业后的她亲切地叫黄老师“妈妈老师”。
董凯峰,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在家里也是最小的孩子,一直备受父母宠爱的他很是幸福,但突然有一天,爸爸被误诊为癌症的时候,他痛苦极了,也失落极了,好像天塌下来似的,为此生了一场病,黄老师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把他接到家中住下,一方面调养他的身体,另一方面抚慰他受伤的心灵,调整他的情绪,使他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后来他爸爸康复了。
一年后董凯峰顺利地考上省市示范高中。
当他回想起这段经历时,总是无限深情地说:“师恩难忘啊,那时要不是黄老师慈母般的爱,我很难跨过那个坎,恐怕连普通高中也难考上。
”
母爱不仅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母爱更能让家庭焕发盎然春意,呈现勃勃生机。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黄老师的爱人家庭贫困,人口较多,兄妹5人,而且她爱人是家中长子,弟妹年龄尚小,公公身体又不好,全靠婆婆拼死拼活操持,勉强度日。
当她刚踏进爱人的家庭不久,婆婆就因劳累过度英年早逝,家庭遭此灭顶之灾,弟妹都惊慌失措,家庭的重担理所应当落在她和她爱人的肩上。
为了不让公公过度操劳,家中一切事务都由她自己一手承担,妥善安排;为了让弟妹们吃得饱穿得暖,就把她自己和爱人的工资全部拿回家补贴家用。
由于她的精打细算,让这个家度过了一个个难关。
到了弟妹们成家的年龄,她就更没有一刻闲过,四处张罗给他们介绍对象,特别是小弟比较挑剔,一旦遇到他中意的人选,就托人三番五次登门说媒。
当时她自己的小家也有了爱情的结晶,孩子出生后家中开销较大,结余也不多,为了操办小弟的婚事,她把家里仅有的二千多元钱一齐交给弟弟,还向别人借了一些钱,让弟弟风光体面地办完大事。
提起黄老师的为人,邻居们都夸她是新时代的“嫂娘”。
如今弟妹都已成家立业,他们都感激地说:“我们这个家多亏有大嫂的支撑才有我们今天的光景。
”
“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家庭默默奉献,她是我们心中最完美的‘好妈妈’”这是黄老师的侄儿黄海峰在日记中评价她的一句话。
这要从97年说起:那年她的侄儿海峰刚6岁,
第3页共7页
一场疾病夺走了他亲爱的妈妈,留下了他和2岁的妹妹海云,还给家庭留下一身债务,爸爸因痛失爱妻而一蹶不振,精神恍惚。
他和妹妹便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当时已年近60岁,还患有严重的气管炎,一到冬天气喘得厉害,自身难保。
可怜的海峰兄妹俩,吃得不好,穿得不暖,瘦骨伶仃,全身脏兮兮的。
善良的黄老师看不下去了,为了给侄儿侄女一份没有缺憾的母爱,让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黄老师毅然做了6岁侄儿和2岁侄女的“代理妈妈”,开始了漫长的“代理”生涯:冬天棉的夏天单的,从鞋垫子到内衣内裤,从学习用品到水果小食品,只要自己的孩子有的海峰他们也一定有,甚至自己的孩子没有的,他们也可能有。
在海峰9岁时,黄老师把他接到自己身边,教他读书做人,她经常教育海峰要做一个正直、诚实、有爱心、对社会有用的人。
海峰进步了她表扬、鼓励,海峰有了缺点和错误她毫不气馁,循循善诱。
十年过去了,大家欣喜地看到海峰已经从一个内向瘦小的男孩成长为开朗、自信、眉眼俊朗的小伙子,XX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示范高中庐江一中。
在海峰考上高中的那一年,黄老师把侄女海云也接回了家中。
这孩子因从小缺少母爱,奶奶的溺爱和放纵让她变得性格怪异,上初中的她广交朋友、滥用钱物,成绩严重滑坡。
为了这孩子黄老师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只有她自己知道。
经过黄老师苦口婆心的耐心教育和认真辅导,海
云的个性在悄然变化,成绩逐步上升,XX年中考以602分的成绩升入泥河中学高中部就读,可以说是黄老师用爱心感化了她,用耐心改写了她的人生轨迹。
作为妻子,她也愿意和别的妻子一样付出全部的情爱,作为母亲,她更希望儿子能够获得更多的母爱,然而,她心中那架爱的天平却始终得不到平衡。
爱人能理解她的付出,支持她的事业,可作为她的儿子却不能理解这些,更不能接受这失衡的爱。
在她儿子汤伟16年的成长过程中,黄老师和别的母亲一样亲历了儿子成功的喜悦,但她更承受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阵痛,其中体会最深的是如何和孩子沟通,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小学时候的儿子曾一度成为她的骄傲,老师夸他头脑聪明,为人热情,乐于助人,但上了初中的他变了,变得让老师、让妈妈难以认识的一个孩子,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自由散漫,成绩下降,各门功课常不及格。
苦闷、压抑写在了黄老师那张憔悴的脸上,她怎么也想不明白:她的学生都是那么听话,学生家长那么信任她,而她的儿子却让她后院起火,这是为什么?她为此粗暴地责罚儿子,棍棒相加,但气急的儿子毫不示弱,竟留下一张便条摔门而去:“你是我的妈妈吗?你把耐心给了学生,你把笑容给了学生,你把一切都给了学生,我现在也是你的学生,我不奢求你给我更
第5页共7页
多,起码的人格尊重总该给我,但是,请问妈妈:你给了我什么?你不是我妈妈!我不想要这个家!”是啊,在更多的时候,为了学生的点滴进步,黄老师总能不厌其烦地耐心说教,而对自己的孩子总是要求过高,给予极少。
她把耐心、爱心给了学生,给了别的孩子,而把不满、急躁的情绪带回家,学生看到的永远是黄老师阳光的一面,而作为孩子,则看到了他妈妈的另外一面。
这对孩子公平吗?面对儿子的责问,黄老师在痛苦中思索、反省。
这段时间,她认真学习了校长和同事们给她推荐的一些书,如《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成才》、《我的家庭怎么了》等,终于悟出:“平等对话”才是打开孩子心灵的一把金钥匙。
为了和孩子进行心灵的沟通,和他“有话说”,黄老师开始尝试着改变和儿子说话的态度,把他当作全班别的孩子一样看待,考试成绩哪怕有一点点进步,身上哪怕有一点闪光点都加以表扬,并有意识地当儿子的面给亲戚朋友和其他老师报告他学习进步的好消息;发现了他的缺点和别的学生处理方式一样,尽量不让他的缺点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双休日,节假日我们经常看到他们母子俩形影不离的身影:打打球,聊聊天,上上网,娱乐娱乐……功夫不负有心人,母子俩的敌对情绪得以缓解,儿子有问题也乐于和妈妈交流,最终以607分的成绩完成了中考,虽然成绩与市重点无缘,但毕竟是达到了普通高中的录取分数线,并且理解了母爱,找回了自信,一只雏鹰终于展开了他稚嫩
的翅膀飞向明天。
只要心中有爱,就会随着岁月的积累而如精华般源远流长,只要心中有爱,哪怕经历再苦再累,也能把痛苦煎熬幻化成最美丽的生命颜色。
岁月的沧桑磨难,使黄老师不再年轻,但她的爱心与真情又让人生变得如此美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弘扬母爱的道路上,她会渐行渐远,用她特有的关爱与激情为我们谱写一曲更加和谐的母爱之歌。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