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公开课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公开课用)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考查形式: 1.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说明/分析 作者的描写意图。) 2.赏析景物描写。
鲁迅《故乡》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 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2.要结合文本答题,不可贴标签,使答案空 洞。
4.分点作答。
3.准确判断环境描写的作用,语言力求精准。
1、识记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2、完成试卷上的考题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相关考 点及常见题型。 2.探讨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3.掌握答题的技巧,从容应对高考。
小说“自然环境描写”在近几年各地高考题 中的考查形式:
2014湖北卷《六指猴》 2013年山东卷《活着》 2011广东卷《严冬海猎》 2011浙江卷《第9车厢》 2008浙江卷《乌米》
反映了主人公小弗郎士无忧无虑的纯真、幼稚的 心理状态。
归纳总结
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 ②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表现人物性格;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暗示人物命运; ⑤深化主题。
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思考角度
环 境 情 节 描写了……景,渲染了……气氛 ( (环境本身) 推动情节发展,为……作铺垫 (指向情节) 烘托……感情,表现……性格 (指向人物) 突出……主题 (指向主题)
高三语文小说阅读复习专题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万 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 的车轮碾碎了地上的冰雪,却碾不碎天地间的 寂寞。
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 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 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 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 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人 物
主 题
第14题: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2011年浙江卷《第九车厢》
作用:
①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 旷、荒芜的氛围。(环境) ②烘托了人物的无助感。(人物) ③以月之圆显示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 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情节)
答题规范应注意:
1.踩点要全,要有多角度意识,从环境、人 物、情节、主题四个角度考虑。
交代了时间、地点,暗示社会背景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 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鲁迅《孔乙己》中结尾段的描写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 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许穿上棉袄了。
暗示人物命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 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③“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情节的发展
《祝福》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 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 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 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 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 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深化主题
归纳总结
小说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环境; ②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表现人物性格; ③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暗示人物命运; ⑤深化主题。
鲁迅《社戏》中“我”和伙伴们去看社戏途中的一段描写
1.这段文字对人物活动、季节和地点作了描写,属于 自然环境 描写 环境描写中的 2.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渲染了伙伴们踊跃的气氛,烘托了“我”看社戏 的急切心情 。
①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 我,况且他说过要问我们单词,可是我连一个字也说不上来。 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 ②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可是 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 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败仗 啦,征发啦,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我也不停步,只在 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 (都 德《最 后 一 课》) 1、文段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
16.小说中有关“凤凰墩”一段环境描写的 作用 。客观题。(2分) 21. 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 用。(4分) 16.阅读文中两处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请 分别说明作者的描写意图。(4分) 14.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5分)
2、指出第五自然段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 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