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梦与诗》读后感
原文:
都是平常经验
!
!
!
是一首节奏明快、主题明确的哲理诗。
日有所思,才夜有所梦,而诗人总以为自己比别人看得更远,所以才变幻出多少新奇的诗句。
梦和诗是相对独立的概念,也许在一般人看来,找不出任何关联,而在作者眼中,做诗和做梦却是相通的:我做我的诗,你做你梦,只有投身其中,才能体会到乐趣。
诗和梦可以相互引用,却不能取而代之。
,文化发展正处于一种新旧交替、东西交替的状态,双方争论不断升级、炽热化。
我们可以假设:一种观点是梦,另一种观点是诗。
那么,这两种观点的对立是无可厚非的。
胡适强调“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表面上看来是有关风月,其实不然,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只是个开端,它的好坏应该由实践来评判。
一是章法结构。
全诗分三节,每节四句,逢偶句押韵,并且在句式长短这方面
有很好的把握,这已经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新诗格式相差无几,而在此后的20年代,新诗史上最有影响的新月派诗人很大程度上都是以这种章法出现的。
但胡适作为新诗的开山鼻祖,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这跟作者所受西方文化影响有关,比如说里乐尔克的十四行诗,《梦与诗》是多少有所借鉴的。
直至30年代,冯至才在十四行诗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实际上,后来胡适的政治构想也是受了西方政治的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