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人教版附答案和解释)七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期末检测题(120分钟 120分)第Ⅰ卷一、(本大题共13小题,共31分。
1~9小题,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发髻(jì)宽恕(shù)嶙峋(xún)目眩(xuàn)B.茁壮(zhuó)伫立(zhù)虬龙(qiú)撤销(chè)C.猝然(zǔ)论语(lún)湛蓝(zhàn)黄晕(yùn)D.竦峙(sǒnɡ)骸骨(hái)峰峦(luán)静谧(mì)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出光彩。
(2)传统书信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3)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了无尽的力量。
A.散发承载凝结B.焕发承载凝聚C.焕发承担凝结D.散发承担凝聚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一种新媒介,微博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
B.通过为期三个月的市容环境整治,使老城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C.市卫生监督部门要求各餐饮单位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管理。
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4.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与大义担当。
B.有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阳光、空气、水和笑容。
”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5.下面情境中,小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情境】小林晚上要参加少年宫组织的一项活动,放学后打电话告诉妈妈准备晚饭。
A.你马上给我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B.妈妈,你必须早一点准备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活动,别耽误我的事。
C.妈妈,您能早一点准备晚饭吗?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D.快点儿给我做饭,我六点半要去参加少年宫的活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繁星》《春水》表现了母爱、童真、自然三大主题,这三大主题构筑了冰心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B.《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文章写出了孩子的天真、顽皮,并寄予了深深的母子之爱。
C.《化石吟》题目用了拟人手法,自述了化石的产生及亿万年前生物世界的状况。
D.《看云识天气》属于说明文,说明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阅读下面的节选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有一件小事,我不知道还值不值得提它,但回想起来,在那时却占据过我的心灵。
我父亲那时候在军阀部队里。
好几年没有回来,我跟母亲非常①他,不知道他的死活。
[A]我的母亲常常站在一张褪了色的神像面前焚起香来,把两个有象征记号的字条卷埋在香炉里,然后磕了头,抽出一个来卜问吉凶。
[B]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小“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啰!”[C]那时的我,真好像死了父亲似的那么悲伤。
[D]这时候蔡老师②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还写了一封信劝慰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
一个老师排除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③!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7.在文中画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①牵挂②增援③支援B.①担心②支援③援助C.①牵挂②援助③支持D.①想念②援助③支援8.“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也略略懂了些事。
”这一句应该放在文中A、B、C、D这4处中的处。
9.关于这段文字的最后一句,有以下几种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度赞美蔡老师,表现出儿童自然而纯真的感情。
B.运用了排比的手法,是短语的排比。
C.句中“慈爱”“公平”“伟大”这3个词语可以调换位置。
D.“慈爱”“公平”“伟大”都是形容词,而且都是褒义词。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
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
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
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郁离子•僰人舞猴》【注】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chǐ):剥去,脱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元方入门不顾顾:(2)耻己之不如也耻:(3)思所以败之所以:(4)乃袖茅栗以往袖:11.翻译下面的语句。
(3分)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12.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3分)13.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3分)第Ⅱ卷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上句或下句。
(7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3)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5)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6),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7),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
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
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缒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
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
俯仰度⑨数谷。
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弄珠璧○11。
到家,二鼓○12,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
顾影颓然,不复甚寐。
书以付过。
东坡翁。
【注】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
白水:山名。
过:苏轼第三子,名过。
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
②佛迹院:寺庙名。
③汤池:温泉。
④悬水:瀑布。
⑤折:弯转。
⑥缒(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
⑦倒行:顺来路往回去。
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
⑨度:越过。
⑩击汰:击水。
汰:水波。
○11掬:用双手捧取。
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
○12二鼓:二更。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食馀甘煮菜(2)顾影颓然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1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18.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消失的故乡谢冕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
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分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
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
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
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
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
【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
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
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
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
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
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
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
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
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
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
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
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
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
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
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
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
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
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
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
【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
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
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