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8讲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第38讲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解答】 (1) 如图(2),连接BD,MO,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
因为O为AC的中点,所以O为BD的中点,又M为PD的中 点,所以PB∥MO,
因 为 PB⊄ 平 面 ACM , MO⊂ 平 面 ACM , 所 以 PB∥ 平 面 ACM.
第七章 立体几何
因为BC1⊂平面BB1C1C,所以AD⊥BC1. 又BC1⊥B1D,且AD∩B1D=D,所以BC1⊥平面B1AD.
第15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目标2 存在性问题 (2019·如东调研)如图(1),在梯形ABCD中,AB∥CD,AD=DC=CB=
a,∠ABC=60°,平面ACEF⊥平面ABCD,四边形ACEF是矩形. (1) 求证:BC⊥平面ACEF;
第22页
栏目导航
第七章 立体几何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所以QM∥PF,且QM=PF, 所以四边形PQMF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PQ∥FM. 又因为FM⊂平面A1EF,且PQ⊄平面A1EF, 所以PQ∥平面A1EF.
第23页
栏目导航
第七章 立体几何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30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2) 求证:AD⊥平面PAC;
【解答】因为∠ADC=45°,且AD=AC=1,所以∠DAC=90°,即AD⊥AC. 又PO⊥平面ABCD,AD⊂平面ABCD,所以PO⊥AD,
因为AC∩PO=O,所以AD⊥平面PAC.
第31页
第26页
栏目导航
第七章 立体几何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2) 求证:FG∥平面BCD; 【解答】 如图(2),取AB中点H,连接GH,FH, 所以GH∥BD, FH∥BC,所以GH∥平面BCD,FH∥平面BCD, 所以平面FHG∥平面BCD,所以GF∥平面BCD.
目标1 平行、垂直的综合问题 (2019·太仓月考)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平面
BB1C1C⊥平面ABC,AB=AC,D是BC的中点,且B1D⊥BC1. (1) 求证:A1C∥平面B1AD;
第13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解答】 如图(2),连接BA1交AB1于点O,连接OD.由棱柱知 侧面AA1B1B为平行四边形,所以O为BA1的中点.
第5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解析】 该几何体为正方体截去两个三棱锥所剩的几何体,把该几何体放置到 正 方 体 中 ( 如 图 (2)) , 取 AN 的 中 点 H , 连 接 HB , MH , GB , 则 MC∥HB , 又 HB⊥AN,所以MC⊥AN,所以A正确;由题意易得GB∥MH,又GB⊄平面AMN, MH⊂平面AMN,所以GB∥平面AMN,所以B正确;因为AB∥CD,DM∥BN,且 AB∩BN=B,CD∩DM=D,所以平面DCM∥平面ABN,所以D正确.故选C.
第24页
栏目导航
第七章 立体几何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翻折问题通常在折痕的同侧的位置关系和线的长度、角的大小不变,异侧就会 发生变化.由于图形被翻折后从平面图形变成了空间图形,故很多原始位置关系和 平面几何条件都不能使用.
第25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18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所以EM=AN,又EM∥AN, 所以四边形EMAN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AM∥NE. 又NE⊂平面BDE,AM⊄平面BDE, 所以AM∥平面BDE.
第19页
栏目导航
第七章 立体几何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如果点M存在,那么该命题在证明时,则必须先说明 存在和具体位置,再证明面面垂直;如果不存在,则必须用反证法证明,先假设线 面不平行,推出矛盾.其中点是否存在,这里需要结合线面平行进行分析.
已知直角梯形 ABCD 中,AB∥CD,AB ⊥BC,AB=1,BC=2,CD=1+ 3,过 A 作 AE ⊥CD,垂足为 E,G,F 分别为 AD,CE 的中点, 现将△ADE 沿 AE 折叠,使得 DE⊥EC.
(1) 求证:BC⊥平面 CDE; 【解答】 由已知得DE⊥AE,DE⊥EC, 所以DE⊥平面ABCE, 所以DE⊥BC. 又BC⊥CE,CE∩DE=E,所以BC⊥平面DCE.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3) 求直线AM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答】如图(2),取 DO 的中点 N,连接 MN,AN,所以 MN∥PO,MN=12PO
=1,由PO⊥平面ABCD,得MN⊥平面ABCD,
所以∠MAN是直线AM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又D是BC的中点,所以OD∥A1C. 因为A1C⊄平面B1AD,OD⊂平面B1AD,所以A1C∥平面B1AD.
第14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2) 求证:BC1⊥平面B1AD. 【解答】因为D是BC的中点,AB=AC,所以AD⊥BC.
因为平面BB1C1C⊥平面ABC,平面BB1C1C∩平面ABC=BC,AD⊂平面ABC,所 以AD⊥平面BB1C1C.
第20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目标3 翻折问题
如图(1),在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C中,E,F,P分别为AB,AC,BC上的 点,且满足AE=FC=CP=1.将△AEF沿EF折起到△A1EF的位置,使平面A1EF⊥平 面EFB,连接A1B,A1P,如图(2)所示.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第38讲 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
第1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栏 目 导 航
第2页
栏目导航
链教材 ·夯基固本 研题型 ·技法通关
第七章 立体几何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链教材 ·夯基固本
第七章 立体几何
(2) 在线段EF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M∥平面BDE?若存在,求出FM的长,若 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答】当 FM= 33a 时,AM∥平面 BDE. 如图(2),在梯形ABCD中,设AC∩BD=N,连接EN, 则CN∶NA=DC∶AB=1∶2. 因为 FM= 33a,EF=AC= 3a, 因为 FM= 33a,EF=AC= 3a,
第4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2.如图(1),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MD⊥平面ABCD,NB⊥平面
ABCD,且MD=NB=1,G为M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C)
A.MC⊥AN
B.GB∥平面AMN
C.平面CMN⊥平面AMN
D.平面DCM∥平面ABN
第10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知识聚焦 1.平行和垂直关系可以按照下表进行相互转化:
第七章 立体几何
第11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研题型 ·技法通关
第12页
栏目导航
第七章 立体几何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分类解析
(1) 若Q为A1B的中点,求证:PQ∥平面A1EF;
第21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解答】 如图(3),取A1E的中点M,连接QM,MF. 在△A1BE中,Q,M分别为A1B,A1E的中点, 所以 QM∥BE,且 QM=12BE. 因为CFAF=CPBP=12, 所以 PF∥BE,且 PF=12BE,
第9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2) 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____垂____心.
【解析】如图(2),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点H,D,G.因为 PC⊥PA , PB⊥PC , PA∩PB = P , 所 以 PC⊥ 平 面 PAB , AB⊂ 平 面 PAB , 所 以 PC⊥AB,又AB⊥PO,PO∩PC=P,所以AB⊥平面PGC,又CG⊂平面PGC,所以 AB⊥CG,即CG为△ABC边AB的高.同理可证BD,AH为△ABC底边上的高,即O为 △ABC的垂心.
第16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第七章 立体几何
【解答】 由题意知,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且AB=2a,AC=a,所以 AC⊥BC,
又平面ACEF⊥平面ABCD,平面ACEF∩平面ABCD=AC, 所以BC⊥平面ACEF.
第17页
栏目导航
高考总复习 一轮复习导学案 ·数学提高版

Rt△DAO
中,AD=1,AO=12,所以
DO=
5 2.
(2) 求证:A1E⊥EP. 【解答】如图(4),取BE中点D,连接DF. 因为AE=CF=1,DE=1, 所以AF=AD=2,而∠A=60°,即△ADF是正三角形. 又因为AE=ED=1, 所以EF⊥AD. 所以在题图(2)中有A1E⊥EF. 因为平面A1EF⊥平面EFB,平面A1EF∩平面EFB=EF, 所以A1E⊥平面BEF. 又EP⊂平面BEF,所以A1E⊥EP.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