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乐宫人物壁画的考察报告细谈个人对永乐宫壁画人物形象的理解及分析大二工业班陈奕诺1.考察目的:通过参观永乐宫内壁画从而可以达到提高个人对元代人物壁画的了解与深入分析以及提高自身对壁画造型色彩的研究兴趣。
2.考察地点介绍:(永乐宫,位于芮城县城北约三公里处的龙泉村东,建在原西周的古魏国都城遗址上,同时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
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永乐宫的宫宇规模宏伟,布局疏朗。
除山门外,中轴线上还排列着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四座高大的元代殿宇。
这些元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的优秀遗产。
在建筑总体布局上风格独特,东西两面不设配殿等附属建筑物,在建筑结构上,吸收了宋代“营造法式”和辽、金时期的“减柱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
)3.考察内容:主要是考察永乐宫内的人物壁画及了解壁画的搬迁史。
4.考察过程:全程由导游讲解参观了永乐宫各个大殿,观解壁画人物熟悉壁画所描述的内容并听解老师的分析。
5.考察具体分析:(1)壁画历史:(元代壁画元代壁画创作由于比较兴盛,分布范围也很广。
它是在继承唐宋和辽金壁画传统基础上亦有新的变化,同时元代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社会,统治阶级需要利用宗教维护和巩固政权,对各种宗教采取利用和保护政策,因此各种宗教和教派都很活跃,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道教和佛教。
最有代表性的元代壁画就是山西芮城县的全真教永乐宫壁画。
这些壁画规模宏大,描绘人物众多、内容丰富、画工精细、异彩纷呈,宗教艺术在这些壁画上得到了发展的空间。
(2)壁画分析:龙虎殿是永乐宫的宫门,坐落于1.8米高的台基之上。
殿内壁画分布在殿后东西两壁,现有壁画是元代所作。
内容为神荼、郁垒、天丁、神将、城隍、土地,损坏较为严重。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内壁画共计403平方米。
画面高4.26米,全长94.68米。
壁画内容为《朝元图》——描绘道教诸神朝拜道教最高神元始天尊的盛大行列,共画天神289身。
帝后主像高达3米多,玉女身高也在2米以上。
朝拜队伍大体份四层排列,方向大致朝北拱笏、捧圭、拈花持葆,神情肃穆,场面十分壮观。
画面整体布局是按照对称仪仗形式,以青龙、白虎为先锋,三十二天帝君为后卫,东部绘紫微、玉帝、后土领群神为左翼;西部画勾陈、木工、金母领群神为右翼;东极和南极领玄元十子为近侍;君以三清为中心,表达所谓“三清比如北辰,居其所而群神拱之”的气派。
八位帝、后除在神龛东西外侧为立像外,其余六位都在宝座上。
两侧分别有玉女侍立,众神环绕周围,高低错落有致。
人物的神情面貌极富变化,有须发猥立、横眉怒目的神王,也有持花微笑、凝眸欲语的玉女,有神态恭谨的仙侯,也有恂恂儒雅的学士,有丰满俊朗的真人,也有状貌奇特的天神。
形象之间顾盼有神,表现出传统线描的高度成就。
线条圆浑有力、豪放洒脱,各种质地的服饰器物、自然景物,特别是难以摹拟的云气,都得到绝妙动人的表现。
全图众仙朝着同一个方向行进,腾云驾雾,浩浩汤汤,按层次展升,错综复杂,动静相参,气势雄伟,群仙徐徐进入朝拜仪仗。
整幅画不仅绘形绘色,而且给观众以天上人间的艺术联想,气氛神圣、庄严。
)刚进大殿光线黑暗不能适应同时看到如此壮观的壁画有点承受不住,最让我惊奇的地方就是顺着导游给我们讲述的精彩部分之一的南极长生大帝及诸仙真。
虽说他所占的壁画面积不大,但给人的视觉冲击效果十分了得,尤其是南极长生大帝头冠的飘带,那线条是一气呵成没有半丝参差。
想想古代经济生活条件落后,这么长的飘带是不可能用同等身高画的自然是有接笔处但全然找不到,此笔甚是惟妙惟肖,为大帝的气魄更添风采。
就算是过了几个世纪仍然在我们现代人的美学视野里超群。
再说说另一幅精彩的《朝元图》为什么说精彩呢,这回可是我自己先发现的,不过后来导游也说了。
最初吸引我的是这个大胡须的,虽然我不知道这个人物的尊称,但从他的神情衣着以及画者对他的刻画也就知道他不一般。
仔细揣摩这幅人物壁画,可以发现其绘画用笔十分讲究。
画中人物的胡须、云鬓在接近皮肤的地方用笔尖细,随着向两侧展开,笔画逐渐变粗、变淡,远远看去,人物的胡须仿佛是从肉里长出来的一样,即所谓的“毛根出肉”画法。
不管是近看元看都隐约感觉人物胡须、云鬓随风而动,因为刚好这个人的头是向左扭,那么更加知道他是强有力的扭过去因而胡须顺着风的方向拂动。
可以看出他是迫切的想要和旁边的那个人交谈。
其实也可以发现其他人物壁画不衣着表情动作之所以不一样是为了表现当时人物本身的心理动态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十分鲜明,人物排放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
就现在来看都非常壮观何况是几个世纪以前呢,不经我自己内心都深有感触,不是被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所触而是被每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壁画背后艰辛的画师所触动,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与热爱。
纯阳殿的壁画完成比三清殿晚了三十多年,绘画形式和风格也与三清殿不同。
(纯阳殿共有壁画203平方米,在该殿东、北、西三面墙以52幅连环画的形式,展现了吕洞宾从出生到羽化成仙的种种传说,即《纯阳帝君神游显化图》。
每幅图画都附有榜题说明,但画面并没有彼此割裂,而是以山、水、树、房屋、等既区分有关联地组织在一个大画面里。
)由于变现的是吕洞宾在人间的“神游显化”,所以也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风俗民情,是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也为我国宋元时代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形象资料。
纯阳殿中最为精彩的壁画应是神龛强背面的《钟离权度吕洞宾》了。
画中吕洞宾恭谨的神态通过低头聆听和叉手的动作传达出来,而钟离权袒腹屈膝而坐,是一种精神上的豁达超脱、完全自由的状态,两人动作的收与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表现出心灵沟通、思想启迪和充分说理的度化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画中的吕洞宾和钟离权坐在深山磐石上,背景是一棵苍劲老松,左右两旁流淌着山中泉水。
背松而坐的钟离权,体态壮健,袒胸露腹,赤脚穿着麻鞋。
)他双目炯炯有神,脸上带着慈祥、亲切的笑容,正注视着吕洞宾。
吕洞宾则拱手端坐,神态谦恭的静听,但其两手笼袖、左手轻捻右衣袖的细节,却暴露出内心处在不知何去何从的矛盾之中。
供奉道教全真及其弟子“七殿内采用连环王重阳从降生真人”成道的画基本上继承现方法,用49王重阳一生经晚(东壁画中重阳殿,(是为派首领王重阳真人”的殿宇。
画形式描述了到得道度化“七故事。
重阳殿壁了纯阳殿的表幅画面来描述历。
虽然时代稍石碑上有洪武元年字样,可知壁画当完成于明洪武元年1368以后),破损亦较严重,但是从其反映道教有关事迹及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来说,仍具一定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从其绘画风格看,仍与纯阳殿相近,当仍为朱好古门人这一派系匠师所绘。
)纯阳殿、重阳殿内的连环画,虽是叙述吕洞宾、王重阳的故事,但却妙趣横生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活动。
这些画面,几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的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缩影。
这幅图老师和导游也是特别提到。
可以看到屋内的人与屋外的马与仆人是一个相互照应的关系,很鲜明的体现出屋内人想要拜师的真心。
看似简简单单几个人一场景却有内而外的体现出画者想要表达的涵义。
尤其是屋外的那匹马和仆人的动态无不体现了屋内他主人的意志。
6.考察收获:虽说考察永乐宫的时间简短,但对于我自己的内心收获巨大。
不过是从触觉还是听觉上,这些事物都成为了我脑中宝贵的记忆。
永乐宫的壁画源于元朝又经历搬迁,仍然保存相当完整,这对于我来说能看到真迹真的是相当兴奋。
我觉得关于人物壁画不仅在于看还在于想在于研究,看一遍想一遍是不够,i参考文献:(为文章加粗括号内内容) i 1.soso问问之考察报告的格式2.互动百度之永乐宫壁画篇二:观音寺壁画考察报告观音寺壁画考察报告2010级美术学2班张迪312010********* 西华大学10级美术学壁画考察终于在兴奋中和欢笑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次外出有关壁画的考察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古寺的观音寺。
观音寺,以惊世绝伦的明代壁画著称,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城南约7.5公里的永商镇境内,面临邛水,背负群山,苍松翠柏,清水环绕,山如九峰拱卫,状如莲花,故有“莲华接翠”之称。
1956年8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深秋清晨8点的成都总是带着几分寒气,期待了很久观音寺壁画考察之行,就在这瑟瑟寒风中开始了。
经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目的地新津县观音寺,上午十点的阳光穿透了雾气,照在寺庙古朴的砖瓦上,总有种让人肃然起敬的感觉。
后来一打听,自己才知道这座寺庙早在东汉时期就已经修建,而这份历史的厚重也让我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
当然,最让我感兴趣还是寺庙中四周墙壁上和穹顶上的明代壁画。
虽然观音寺的香火不是太旺,但它的壁画和雕塑确实惊世绝伦,不仅是西南地区古代壁画的佼佼者,而且其艺术水平可以与敦煌,永乐宫壁画相媲美。
虽然有些壁画因为年代久远出现了脱落和破损,但是我们还是能隐约感受到当时画师高超的技艺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其中我对“十二圆觉菩萨壁画群”印象最为深刻,整个壁画运思精湛绝妙,画工技艺超群。
虽然其人物形像和比例完全按照佛教的《造像量度经》中的要求绘制,但艺术家对每一个人物的衣饰细节和面部表情,却刻划得惟妙惟肖,生动活泼,一反传统宗教艺术因内容严肃而流于僵化刻板的通病。
整个壁画色调柔和,壁画中所绘菩萨像,身材匀称,脸庞圆润,凤目低垂,樱唇微闭,不仅画出了菩萨的丰润饱满,也表现了菩萨的温存慈祥。
特别是左壁最后一幅““文殊菩萨”画像,笔法尤为精细,连文殊菩萨所披薄纱上的雪花图案,也画得笔笔精到,将丝织品特有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完壁画之后,我们还有幸在寺庙中吃了一次斋饭,这是我第一次吃斋饭,不能说有多好吃,不过吃斋饭前,一系列诸如诵经,打坐等的佛教礼仪,倒是让我对佛教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虽然因为当天寺庙中正在做诵经的教会活动,有些殿堂我们并没有参观到,但游走在观音寺中,听着柔和的经文,看着历史悠久而精美的壁画,总是让我感到身心平静,有种穿梭在历史中的感觉。
总结:通过这一次观音寺考察之行,使我们对中国传统的佛教文化,古代壁画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为我们的艺术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篇三:考察报告外出学习考察报告2014年10月8号—15号,在学习老师的带领下美术系进行下乡赴西安考察,由于本人身体因素,未能与同学老师一同进行,在老师的建议下留校就近考察。
考察地区有山西芮城县永乐宫与山西介休绵山。
9号下午,我坐火车抵达考察第一站:山西芮城县,开始了我的考察。
在山西芮城最出名的莫非就是称妙绝动宫墙的元代宗教壁画永乐宫了。
永乐宫,元代道教建筑,原在山西芮城永乐镇,因处于三峡水利工程淹没区内,1959年将全部建筑迁移到县北龙泉村复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