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1.1编写说明1.1.1编制依据1.1.2编制原则1.1.3编制围1.1.4工期、质量、安全目标1.1.5施工规及验收标准1.2工程概况1.2.1 工程概述1.2.2高架桥梁结构设计1.2.3采用的材料1.2.4主要工程数量表1.2.5气象、水文、地质条件1.2.6施工条件1.2.7本工程的特点和重难点工程1.3组织机构1.3.1组织机构1.3.2人员职责1.4施工准备1.4.1组织准备1.4.2技术准备1.4.3生产准备1.4.4现场准备1.5人员、设备、材料进场1.5.1人员1.5.2机械设备1.5.3材料1.6临时工程布置1.6.1施工用电1.6.2施工用水1.6.3施工通讯1.6.4施工用房1.6.5施工便道二、施工部署及施工进度安排2.1施工部署2.1.1组织机构的设置2.1.2上部箱梁施工方案选择2.1.3施工队伍投入及任务划分2.1.4施工平面布置2.2施工进度安排2.2.1施工进度总体安排2.2.2主要工程工期进度安排三、交通疏导建议书3.1总体交通疏导方案3.2桩基、墩柱、支架模板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方案3.3现浇箱梁砼浇注施工期间的交通疏导方案四、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4.1路面结构施工4.2桥梁施工4.2.1钻孔灌注桩施工4.2.2承台施工4.2.3墩柱施工4.2.4现浇连续箱梁施工4.2.5防撞护栏及伸缩缝施工4.3车站施工4.3.1车站结构工程施工4.3.2车站装修及附属工程施工4.3.3电气工程4.3.4车站给水工程4.3.5车站排水工程五、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5.1、路基填筑5.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5.3、钻孔灌注桩:5.4、承台施工:5.5、墩身施工顺序:5.6、现浇箱梁施工顺序:5.7、预应力拉施工顺序:六、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6.1各项工序质量控制措施6.1.1钻孔桩质量控制措施6.1.2承台施工质量控制措施6.1.3墩身质量控制措施6.1.4连续箱梁施工质量控制措施6.2质量保证措施6.2.1质量目标6.2.2建立质量管理保证体系6.2.3质量保证措施6.3工期保证措施6.3.1施工组织措施6.3.2管理措施6.3.3农忙、炎热季节采取的措施6.3.4工期调整和追赶措施七、重点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7.1上部现浇连续箱梁7.1.1梁柱式贝雷支架施工7.1.2现浇箱梁模板结构7.1.3现浇箱梁支架模板主要材料计划用量:7.1.4现浇箱梁钢筋施工:7.1.5现浇箱梁砼施工:7.1.6预应力钢绞线拉:7.1.7真空吸浆:7.2 防撞护栏施工八、雨季施工安排8.1雨季施工安排8.2雨季土方施工8.3雨季砼施工8.4雨季施工其他注意事项九、质量、安全保证体系9.1质量保证体系9.2安全保证措施十、其他应说明的事项10.1环境保护措施10.2文明施工措施10.3控制造价措施10.4优质服务承诺10.5防台风措施10.6竣工后的保障措施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1.1编写说明1.1.1编制依据(1)快速公交系统(BRT)2号线(同安线)工程B合同段招标文件。
(2)快速公交系统(BRT)2号线(同安线)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3)快速公交系统(BRT)2号线(同安线)工程技术规。
(4)业主在招标期间的补遗书和其它正式有效文件。
(5)交通部颁现行《设计规》、《施工规》、《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及有关文件、和操作规程。
(6)《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TB10002.1-2005。
(7)市建委颁发的有关建筑施工规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文件。
(8)我单位对施工实地现场踏勘所取的有关工程地质、气象、砂石料、道路交通状况以及当地民风民俗、自然环境、水文资源状况等现场的调查资料。
(9)我单位积累的在市区修建高架桥(立交桥)的成熟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及同类市政桥梁工程的施工经验。
(10)我单位拥有的用以高架桥施工的先进机械设备和各类资源。
1.1.2编制原则(1)遵循招标文件原则。
满足合同条款及业主提出的各项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报价分析,均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条款和标准要求进行。
(2)遵循设计和规、验收标准的原则。
在编写主要项目施工方法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遵照工程施工规和验收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坚持实事的原则,根据本公司实力,确保施工组织的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
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突出控制工期的工程节点,确保关键工程的进度计划和工期目标的实现,为桥梁贯通提供条件。
(4)坚持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
制定本标段的质量目标和创优计划,执行ISO9001质量标准,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5)确保工期的原则。
在制定施工方案中,突出重难点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坚持科学组织、统筹安排、均衡施工,确保按期优质高效完成合同段的施工任务。
(6)确立安全管理目标,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现场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7)施工队伍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在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
坚持专业化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施工企业的整体施工水平和施工效率,结合本工程特点,运用流水作业和网络技术,做好劳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的综合调配。
(8)坚持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
在施工中应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9)施工组织管理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快节奏,施工现场突出标准化作业。
精心布置施工现场,合理安排设施,节约用地,少占道路,保护周围环境,做好水土保持及消防工作,创建文明标准化工地。
(10)优化施工组织和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措施具体可靠,满足总工期和阶段性工期的要求;分项工程施工作业安排,做到切实可行,做到均衡连续施工。
(11)统筹考虑各项施工,合理安排雨汛台风等特殊季节的施工。
(12)优先选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和设备。
施工机械设备、检测试验仪器配套齐全,满足施工工艺方法要求,并能保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材料供应计划满足施工进度计划的要求。
(13)现场组织机构设置合理,项目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满足施工需要,劳动力配置合理。
(14)施工中对工程工期、质量、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满足招标文件要求,保证体系健全、措施可靠。
(15)推行责任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确保质量和工期。
1.1.3编制围本标书编制围为快速公交系统(BRT)2号线(同安线)工程B合同段工程,桩号为K17+548.62~K18+975.82及K19+277.62~K21+697.81(含136、275号墩,不含184、193号墩),全长3847.19米。
建设容包括:含本段桥梁下部结构(含136、275号墩,不含184、193号墩)、上部结构、附属结构等桥梁工程、道路工程、车站工程及系统工程。
1.1.4 工期、质量、安全目标(1)工期目标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要求建设工期(中标合同工期)为250日历天。
开工日期:2009年4月8日。
竣工日期为2009年12月13日。
总工期为250日历天。
开工日期: 2009年4月8日我单位计划于2009年12月13日前完成B合同段全部施工任务。
(2)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标准要求合格(其中:基础和外观达到优良标准)。
(3)安全目标我单位安全目标为:①重大因工死亡责任事故为0,重伤率为0;②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为0;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道路交通责任事故,不发生重大责任火灾事故。
杜绝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爆炸、火灾、中毒等重大事故。
不发生因施工而造成既有管线的破坏。
1.1.5 施工规及验收标准1.2工程概况1.2.1工程概述快速公交系统(BRT)2号线岛西柯至同安段起自滨海大道,沿滨海大道、海翔大道、同集路、同莲路,终于同安枢纽站。
线路全长11.993km,全线高架,共设七座高架车站,一座枢纽站。
B合同段里程围为: K17+548.62~K18+975.82及K19+277.62~K21+697.81(含136、275号墩,不含184、193号墩),全长3847.19米。
1.2.2 高架桥梁结构设计(1)桥梁总体布置方案①桥梁横断面布置根据快速公交(BRT)的车辆限界,桥梁横断面布置为: 0.5m(防撞墙)+0.25 m(路缘带)+3.75m(行车道)+1.0m(双黄线)+3.75m(行车道)+0.5m (路缘带)+0.25m(防撞墙)。
②B合同段区间桥梁孔跨布置方案见下表:2号线(同安线)工程B合同段高架桥梁孔跨布置汇总表③B合同段路段路口节点桥梁布置方案B合同段路段有:西福二路、西福路、海高速匝道、规划G324、梧侣路、林瑶路,布置如下:B合同段路口节点孔跨布置及结构形式(2)桥梁上部结构设计①高架桥梁的梁型断面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并从景观方面考虑,区间高架桥的梁型采用大斜腹板的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截面形式为单箱单室。
主梁顶宽10m(每端留10cm与防撞墙现浇),底宽4.45m,翼缘板挑臂长2.0m;顶板厚28cm、底板厚度为25cm,腹板厚度40cm,翼缘板端部厚18cm,与腹板交接处加厚到45cm。
斜腹板的斜度为2:1,腹板与翼缘板、底板的外轮廓交接均以圆弧过渡,与翼缘板的交接半径为1.5m;与底板的交接半径为15cm。
②箱梁的施工方法选择B合同段的高架桥梁位于同集路的中央分隔带或侧分带上。
由于同集路两则商场、店铺和居民社区也较多,地面车辆较多,故决定采用贝雷支架现浇。
车站梁部构造比较复杂,异型构件较多,预制难度大,且各车站构造不尽相同,因此,车站梁也采用现浇。
B合同段各路段施工工法划分见下表:B合同段施工工法划分明细表本标段围现浇箱梁总计3847.2m。
③标准联的梁部设计根据孔跨布置原则,区间桥梁标准联主要以3×30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主,辅以4×30m、3×25m、(30+40+30)m等几种作为调整;车站梁根据车站建筑形式均布置为3×25m。
为了使全线的梁高在视觉上有连续性,景观上比较统一协调,跨径32m以下梁高统一采用1.8米。
④车站桥梁本合同段高架车站共有3个,为西柯路口站、竹仔林站、林瑶路口站。
桥梁均布置为3x2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现浇法施工。
根据车站建筑形式和断面客流,车站站台宽度3m,站台围的桥面宽15m,其余与区间同宽为10m。
车站站台长度近期53.8m,远期客流达到一定峰值后,再加长至75m,目前仅在结构上预留升级条件;但考虑到故障车的临时存放,每隔2~3个车站,站台长度一次成形75m长,开辟专门的区域作为故障车临时停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