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系统安全检查表格模板
防爆电气设备的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镀锌制品。
GB 50257-961.0.9
2.13
防爆电气设备安装的支架应牢固。
GB 50257-962.1.3
2.14
防爆电气设备的进线口与电缆应能可靠接线和密封,应将压紧螺母拧紧使进线口密封。
GB 50257-962.2.1
2.15
电缆与电气设备连接时,电缆与过渡线必须在相应的防爆接线盒内连接。
化工电气系统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项目及内容
依据标准
检查结果
备注
1
6KV变电所
1.1
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在接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接近电源侧、设备运输方便、地势不低洼不易积水场所、在爆炸危险场所之外。
GB50053-94
2.0.1
1.2
6kV母线分段处宜装设断路器,当不需带负荷操作且无继电和自动装置要求时,可装设隔离开关。
GB50053-94
6.2.6
1.12
变压器室宜采用自然通风,夏季排风温度不宜高于45℃。
GB50053-94
6.3.1
1.13
高、低压配电室、变压器室、电容器室不应有与其无关的管道和线路通过
GB50053-94
6.4.1
1.14
油浸电力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二级,高压配电室、电容器室和非燃(或难燃)介质的变压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低压配电室、电容器室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屋顶承重构件应为二级。
GB50058-92
2.5.11
2.9
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钢管配线的电气线路必须作好隔离密封。
GB50058-92
2.5.12
2.10
防爆电气设备应有“EX”防爆标志
GB 50257-961.0.5
2.11
防爆电气设备的铭牌应有国家检验单位发给的“防爆合格证号”
GB 50257-961.0.6.4
2.12
GB 50057-94
3.3.11
3.15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处。
GB50057-94
3.3.7
3.16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宜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带)组成的接闪器。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10m×10m或12m×8m的网格。
GB 50217-94
5.1.10.3
4.5
配电线路的敷设应防止外部机械性损害而带来的影响。
GB 50054-95
5.1.2.3
4.6
电缆桥架距离地面的高度不宜低于2.5m。
GB 50054-95
5.6.13
4.7
装置内的电缆沟,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或含有可燃液体的污水进入沟内的措施。电缆沟通入变配电室、控制室的墙洞处,应填实、密封。
S
16<S≤35
16
S>35
S/2
4.3
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应使电缆敷设在爆炸危险较小的场所,易燃气体比空气重时电缆应在高处穿管或置于桥架中敷设。易燃气体比空气轻时,电缆应敷设在较低处的管、沟内。
GB 50217-94
5.1.10.1
4.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缆穿过不同区域之间的墙、板、孔洞处,应以非燃性材料严密封堵。
SH 3097-2000
3.4.1
3.7
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应正确配备和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鞋、工作服、手套等)
SH3097-2000
4.10.1
3.8
按有关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规定不需要接地的下列部分,在爆炸性气体环境内仍应进行接地:
1.在不良导电地面处,交流额定电压为380V及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为440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
GB 50057-94
3.2.1
3.3.2
3.19
用电仪表、自控设备的金属外壳和正常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于绝缘破坏而有可能带危险电压时,均应作保护接地。
SH 3081-97
3.20
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保护,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GB 50160-92
8.2.2
3.12
采用金属螺栓紧固的金属法兰,可不装静电连接线,但应保证至少有两个螺栓具有良好的导电接触面。
SH 3097-2000
4.3.3
3.13
在生产装置区所有用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用单独的保护支线与保护干线(PE)相连,或用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体相连
SH 3038-2000
10.4.2
3.14
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罐,当其壁厚不小于4mm时,可不装避雷器,但应接地,且接地点不应小于两处,两接地点间距不应大于30m,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Ω。
3.21
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钢罐,必须设防雷接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
2、装有阻火器的甲B、乙类可燃液体地上固定顶罐,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线;当顶板厚度小于4mm时,应装设避雷针、线;
3、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感应雷接地;
变电站的门应向外开,高压室内门应向低压室开,相邻的配电室的门应双向开
GB50053-94
6.2.2
1.9
变配电站(室)的门、窗、孔应安装网孔小于2.5×2.5mm的金属网
GB50054-95
3.3.7
1.10
变配电所的电缆夹层、应采取防水、排水措施
GB50053-94
6.2.7
1.11
长度大于7m变配电室应设两个出口,并宜布置在变配电室的两端
GB 50160-92
8.3.4
8.3.5
3.4
固定设备(塔、容器、机泵、换热器)的外壳,应进行静电接地。
SH 3097-2000
4.1.1
3.5
设备与保护线、接地线的连接应可靠,不应将需要保护接地的部分互相串联后,再用一根接地线与接地体相连接。
SH 3038-2000
10.4.3
3.6
对需要静电接地的设备、管道,设置接地端头与接地支线采用镀锌螺 栓坚固连接。
5.6.6
2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
2.1
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送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时,应进行爆炸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
GB 50058-92
2.1.1
2.2
爆炸性气体环境应根据爆炸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分区。
GB 50058-92
2.2.1
2.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危险区域的分区、电气设备种类、结构、级别和组别选取。
4、浮顶罐(含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线作电气连接;
5、压力储罐不设避雷针、线,但应作接地。
GB 50160-92
8.2.3
3.22
可燃液体储罐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应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应作电气连接。
GB 50160-92
SH 3097-2000
3.1.1
3.1.4
3.2
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固体的管道在下列部位,应设静电接地设施:
1、进出装置或设施处;
2、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
3、管道泵及其过滤器、缓冲器等。
GB 50160-92
8.3.2
3.3
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静电专用接地线。每组专设的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宜小于100Ω。
3.1.4
1.20
6KV母线的分段处宜设断路器,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并有相色标志。
GB50053-94
3.1.2
3.2.5
1.21
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面地坪不宜低于1.8m。
GB50053-92
6.2.1
1.22
石化企业变电所应设火灾报警装置。
SH3038-2000
GB50053-94
3.2.5
1.3
变压器低压侧电压为0.4KV的总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或隔离开关。
GB50053-94
3.2.15
1.4
当低压母线为双电源时,变压器低压总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的两侧、宜装设刀开关或隔离触头。
GB50053-94
3.2.16
1.5
对有大量一级或二级负荷的变电所,宜装设两台及以上变压器。
GB50058-92
2.5.15.二
3.10
接地干线应在不同方向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连接
GB 50058-92
2.5.15.三
3.11
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与装设在建筑物上防止直接雷击的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可合并设置,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亦可合并设置,接地电阻应取其中最低值。
GB50058-92
2.5.15.四
GB 50057-94
3.3.1
3.17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在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不应大于18m。每根引下线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GB 50057-94
3.3.3
3.3.4
3.18
突出屋面的排放爆炸危险气体的排风管,为屋面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的非金属物体时应装设接闪器,其高度应满足:当排放管有管帽时,应高于管帽2.5m以上。并与屋面防雷设装置相连。
GB50053-94
3.3.1
1.6
装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的变电所,当其中一台变压器断开时,其余变压器的容量应满足一级负荷及二级负荷的用电。
GB50053-94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