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查尔达什舞曲

查尔达什舞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听辨音色,导入课题
1、问题:你能介绍一下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组吗?
[设计思路: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使学生了解西洋乐器及西洋管弦乐队,这一问题既是对前一课时内容的检查与回顾,又能通过师生间的简单交流,融洽课堂气氛,提高师生之间的凝聚力。

]
2、播放《查尔达什舞曲》第一部分的主题
问题:1、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它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设计思路:1、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了解小提琴的音色及其表现力。

2、从作品某一段落的欣赏开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
三、作品赏析
1、整体感受
* 要求:感受乐曲情绪,为乐曲分段。

播放《查尔达什舞曲》录音
* 学生思考并讨论,感受速度与情绪的变化,从而把作品的结构分为“慢——快——慢——快”四个部分。

[设计思路:抓住速度这一主线,对作品的结构与情绪进行分析,让学生对作品有整体的感知。

]
* 作曲家蒙蒂简介
维托里奥·蒙蒂(1868-1922),意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

蒙蒂从小热爱音乐,在那不勒斯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和作曲。

曾在拉姆努管弦乐团任小提琴演奏员,在音乐厅管弦乐团任指挥。

后从事小提琴和曼多林的教学,并继续作曲。

作有舞剧,轻歌剧和器乐小品等,其中小提琴曲《查尔达什》和《爱之晨曲》最为著名,《查尔达什》还被改编成小号、单簧管等多种乐器的独奏曲,流传十分广泛。

2、分段赏析
(1)第一部分
* 播放音乐,感受抒情性与歌唱性。

* 出示第一部分主题曲谱
A 用小提琴演奏主旋律
B 学生随琴哼唱第一部分主题
(2)第二部分
* 播放音乐,谈感受。

* 出示第二部分主题曲谱。

比一比,找一找,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在写作手法上的异同。

(3)第三部分
播放音乐,按表格要求引导学生感知:
* 在速度、拍子和调式上与第二部分形成对比,音乐宽广,富有
气势。

* 分为两段,第二段是以泛音重复第一段的旋律,在音色上形成对比,同时使人发挥联想。

(4)第四部分
播放音乐
问题:这段音乐你熟悉吗?(第二部分的再现)
[设计思路:设计表格,引导学生边体验边思考,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欣赏中运用了比较法,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到速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也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写作手法上,虽有共同之处,但因为速度与力度的不同,情绪就不同。

]四、拓展
法国作曲家德里布的芭蕾舞剧《葛蓓莉娅》里的一段《查尔达斯舞曲》,非常有名。

播放舞剧片断,学生欣赏并谈感受。

[设计思路:通过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查尔斯舞曲的风格特点,并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
五、小结
*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感受。

* 作品推荐:除了蒙蒂的《查尔达什》之外,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西班牙作曲家萨拉萨蒂的《流浪者之歌》等,也是用查尔达什舞曲的体裁写成的。

[设计思路:1、让学生自主地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馈。

2、
向学生推荐优秀曲目,有效地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堂之外。

]学生在《查尔达什舞曲》中走出教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