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疾病防治要求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内科疾病防治要求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
1 2
感染
理化因素
3 变态反应和免疫因素
4
肿瘤
5 肺血管因素
6 全身疾病和其他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一)病史 (二)常见症状 主要有咳嗽、咳痰、咯血、气急(促)、喘鸣 和胸痛等 (三)体征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 2.痰液检查 3.抗原皮肤试验 4.胸腔积液检查和胸膜活检
防治进展
(一)重视烟草危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二)发展呼吸危重医学 (三)重视呼吸健康 (四)重视呼吸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宋玲 云南省昭通卫生学校
学习目标
1.掌握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2.熟悉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并发症、实验室
和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预防 3.了解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病理

病因
➢ 病毒感染:70%~80%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 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等
➢ 细菌感染:20%~30%的为细菌引起,以溶血性链 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和葡萄球菌等
发病机制
• 受凉
• 2气候突变
• 过度劳累→降低 防御功能
是否发病,取决 • 传播途径 • 人群易感性
临床用药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诊断:根据鼻咽部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 可作出临床诊断
➢ 鉴别诊断
✓ 流行性感冒 ✓ 过敏性鼻炎 ✓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 急性传染病如麻疹
治疗
治疗原则
➢ 无特效药物,以对症处理为主 ➢ 戒烟、休息、多饮水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和防治继发细菌感染 ➢ 辅以中医中药治疗
病理
1 上皮细胞破坏 2 黏膜充血水肿 3 炎症因子参与
临床表现
普通型
病毒性 咽喉炎
疱疹性 咽峡炎
咽结膜炎
• 最常见 • 多为病
毒感染 • 鼻部卡
他症状 为主
• 咽痒和 灼热感
• 声嘶、 讲话困 难
• 发热
• 柯萨奇 病毒A • 咽痛 • 发热
• 发热、 咽痛
• 畏光、 流泪
• 咽及结 膜明显 充血
概述和分类
分类
➢ 按解剖部位:大叶性、小叶性、间质性 ➢ 按病因:细菌性、病毒性、其他病原体、过敏性、
真菌性等 ➢ 按患病环境
✓ 社区获得性(CAP) ✓ 医院获得性(HAP)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
1.需要有创机械通气 2.感染性休克需要血管收缩剂治疗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次要标准
1.呼吸频率≥30次/分 2.氧合指数(PaO2/FiO2)≤250 3.多肺叶浸润 4.意识障碍/定向障碍 5.氮质血症(BUN≥7mmol/L) 6.白细胞减少(WBC<4.0×109/L) 7.血小板减少(血小板<10.0×109/L)
重症肺炎诊断标准
次要标准
8.低体温(T<36℃) 9.低血压,需要强力的液体复苏 符合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以上者可诊断为重症 肺炎,考虑收入ICU治疗
咽扁桃 体炎
• 溶血性 链球菌
• 扁桃体 肿大
• 发热
并发症
➢ 急协性助 鼻窦炎、中推耳荐炎、气管-支气管炎
➢ 风主湿编 热
编者
➢ 肾小球肾炎
➢ 病毒性心肌炎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 血常规
✓ 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 升高
✓ 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
➢ 病原学检查:一般无需明确病原学检查 ➢ 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敏试验以指导
内容提要
➢ 概述 ➢ 病因 ➢ 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内容提要
➢ 并发症 ➢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 预防
概述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指外鼻孔至环状 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 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 ➢ 病情轻、病程短、可自愈,预后良好 ➢ 发病率高,可有严重并发症及传染性,应积极防
预防
➢ 重点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 生活规律、改善营养,避免受凉和劳累 ➢ 流行季节,注意防护,避免到公共场所
第三节 肺炎
宋玲 云南省昭通卫生学校
学习目标
➢ 掌握:肺炎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 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 熟悉:肺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并发症、实验室 和其他检查、其他病原体肺炎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四)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5.影像学检查 6.支气管镜和胸腔镜 7.肺活体组织检查 8.呼吸功能测定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阻塞性和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的肺容积与通气功能的特征性变化
检测指标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VC
减低或正常
减低
RV
增加
减低
TLC
正常或增加
减低
RV/TLC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 呼吸系统是一个直接与外界相通的开放系统,由呼 吸道、肺和胸膜组成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
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
肺的血液供应
左心房
双重血液供应右心室Fra bibliotek肺循环—交换血管
支气管循环—营养血管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一)肺的呼吸功能 包括通气与肺换气功能 (二)呼吸系统的防御、免疫功能
一、肺炎球菌肺炎
病因 肺炎球菌为革兰染色阳性球菌,多成对排列或 短链排列,有荚膜,其毒力大小与荚膜中的多糖结构 及含量有关。根据荚膜多糖的抗原特性,肺炎球菌可 分为86个血清型。成人致病菌多属1~9及12型,以第 3型毒力最强,儿童则以6、14、19及23型多见
明显增加
正常或略增加
FEV1 FEV1/FVC MMFR
减低 减低 减低
正常或减低 正常或增加 正常或减低
注:VC为肺活量, RV为残气量, TLC为肺总量, FEV1 为第一秒用力呼 气容积,FVC为用力肺活量,MMFR 为最大呼气中期流速
容积曲线
正常人、肺气肿和肺纤维化患者在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时的 典型流量-容积曲线
➢ 了解:肺炎的病因
内容提要
➢ 概述 ➢ 病因 ➢ 发病机制 ➢ 病理 ➢ 临床表现
内容提要
➢ 并发症 ➢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 预防
概述和分类
概述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 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 多种因素引起,以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
内科疾病防治要求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概论
肖伟 四川省内江医科学校
学习目标
1.了解 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 2.了解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疾病诊断、防治
展望
主要内容
➢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 ➢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 ➢ 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进展
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