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钻》读后感
非洲大陆长期以来流传着一句俗语:“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如果你想要长久的生活下去,就不要碰钻石。
”压榨别人,被别人压榨,世界就是如此。
不能太过偏激,我们还活在现实的社会里,生活还在继续着。
九十年代非洲塞拉利昂,连连战火使这片土地饱受摧残,非法钻石贸易日益猖獗。
阿彻(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是一个地道的战争贩子,靠倒卖战区钻石为生,他在监狱中无意得知渔夫所罗门手里有极品粉钻。
意识到这是自己离开非洲的机会,出狱后,他找到所罗门,准备和他一起找出钻石,离开非洲。
所罗门是普通的渔民,因为内战和家人分离,被叛军强制开采钻石,他发现一颗极品粉钻,藏了起来;战乱来临,所罗门进了监狱,后被阿彻救出,并在战地记者麦迪•鲍文(珍妮弗•康纳利饰)的帮助下,找到了失散的家人,此时,他的儿子迪亚却被叛军带走,生死未卜。
悲愤的所罗门答应和阿彻合作,在叛军的控制范围内寻找钻石,并寻找儿子。
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因为一颗血钻将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
阿彻尔的梦是发财走出非洲大地;麦迪的梦是找到真实的故事和确切的证据揭露肮脏的交易;所罗门的梦是儿子做医生全家团圆;叛军的梦是掌握政权;走私商的梦是偷到更多的钻石发更大的财;而大多数非洲人的梦不过就是和平。
原本纯真的孩子,拿起枪杆用鲜血结束童年,眼睛里更多的是迷茫和恐惧,不知道未来在哪里,生命为何物。
好心的黑人男子说,他们是童子军,不过就是孩子,可却在孩子的枪下流血。
资源丰富对于一个国家究竟是幸事?抑或灾难?象牙、石油、黄金、钻石,可以让整个国家的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可却恰恰相反,这个国家里所有的人都没有家。
是什么让同胞互相残杀?是什么让善良的人们举起枪杆生起仇恨?是什么让我们满眼充满疑惑和不信任?他们可以为了一颗晶莹剔透的钻石发动一场空袭,可以为了钱财和权利砍断无数人的臂膀。
如果说人之生本善,那是什么让善变成了恶?最后,会不会有回归于善?看完了电影,我还只是在思考,没有答案。
多希望那些枪林弹雨、流离失所、鲜血淋漓的画面,仅仅只是电影。
我们在遥远的这里,永远也想象不到非洲大地的人们,过着怎样一种生活。
他们想要的,仅仅是原本属于他们的生命。
影片的最后,阿彻尔将钻石交还所罗门,笑着对他说:“带你的儿子回家。
”电话给纽约的麦迪:“帮助所罗门,带他的儿子远离这一切,不要让他再卷入进来。
”“我看到的,是一幅最美的图画,真希望你也在这里。
”我分明看不到那个冷酷的军火、钻石走私犯。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广告语,来自于当今世界最大的钻石公司德比尔斯。
对这家南非公司的名称,许多中国人都不熟悉,但是对这句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广告语,国人即便不是耳熟能详,也应该是似曾相识。
钻石并非那么稀有的矿物,但是钻石的矿藏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集中在非洲。
百年前,这家南非公司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几乎垄断了世界钻石市场,迄今仍然占据着过半的世
界市场份额。
百余年来,德比尔斯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最消耗成本的并非开采加工钻石,而是包装和收购钻石。
显然,德比尔斯非常成功的把钻石这种非稀有矿物,包装成为了价格昂贵且具有纪念价值的石头。
一方面是巨额广告成本的投入,一方面是巨额回收钻石成本的投入,再加上销售渠道方面得当的控制。
于是,非稀有就真的成为了稀有。
当然,人的世界原本就充斥着人为赋予的价值,高档与名牌就真的值那么多钱吗?不好说。
但既然大众心理可以接受,那么就可以成立。
而钻石这种高档消费品与其他类型的高档品之间,有着一些区别。
那就是,为了钻石,非洲的许多百姓,至今还在生灵涂炭。
钻石不会杀人,但为了钻石,人会杀人。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在这句温馨浪漫的广告语背后,杀机重重。
人命换来的美丽,血洗的钻石,怎不昂贵?一个真真切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