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简介
桐城丝枣
桐城特产,割裂本地生枣,浸入糖水,先用铜 锅煮沸,继以文火慢煮,约7小时枣熟汤尽后, 取出烘干,味甘生脆,为上等丝枣。相传桐城 丝枣,曾进贡清帝,定为贡品。
江毛水饺
安庆市有名的风味小吃。饺馅选料是用山区的 黑毛猪后腿肉,佐以虾仁、榨菜制作,用纯鸡 汁或骨头汤煮饺,具有皮薄、肉嫩、汤鲜独特 风味,深得人们喜爱。因其创始人江庆福颈上 有一撮白毛,绰号“江毛”,故称“江毛水 饺”。现被安徽省旅游局列为“地方风味小
安庆名人
名人榜
【陈独秀】——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 始人,中国共产党一到五届的最高领袖 【邓稼先】——安徽怀宁人,中科院院士,两弹元勋、中国原 子弹之父 。 【叶笃正】——安徽安庆市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恨水】——中国“新鸳鸯派”文学代表人物,代表作是: 《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中国著名的通俗小 说家。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1989),笔名海子,中国当代 诗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高河查湾1个农民家庭,在农 村长大。 【大、小乔】——潜山县人 分别为三国时期孙策、周瑜之妻
胡玉美蚕豆辣酱
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胡玉美酱 园采用川中辣酱风味,试制成“胡玉美蚕豆辣 酱”,色泽泛红,味香细腻,微辣而甜,风味 独特,一时名扬四海,远销国内外。曾在巴拿 马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国际荣誉奖章,并先 后在上海国际展览会、西湖博览会上,获“国 光”银质奖章,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和轻工 业部优质产品。“振风牌”胡玉美蚕豆辣酱为 畅销国内外的名牌食品。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长江十大沿岸城市之一 中国辛亥革命先驱城市之一 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诞生地 中国黄梅戏之乡
——我的家乡
“安庆”一词的由来
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安徽省简 称“皖”即由此而来。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 改舒州德庆军为舒州安庆军,“安庆”自此得 名(含“平安吉庆”之意)。安庆城始建于公 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东晋诗 人郭璞曾称“此地宜城”,故安庆又别名“宜 城”。
黄梅戏的故乡
黄梅戏的最早源头可能是来自湖北与安徽交界的大别 山地区(目前此观点较为普遍)。传说清朝乾隆时期, 湖北省黄梅县一带的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 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 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当时称 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其后黄梅戏又 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 演出“本戏”。后以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19 世纪初至解放前)的发展,黄梅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 方戏曲剧种和全国知名的大剧种
振风塔
振风塔是坐落于长江 边上的迎江寺内,有“万里 长江第一塔”和“过了安庆不 看塔”美誉。当时是北京白 云观老道人张文采的精心 设计,相传它是为了振兴 文风所建,建于明代,有 400多年的历史。
皖江公园
皖江公园位于莲湖和东湖之间,总用地面积34.68公顷,原称市 民公园,于2007年5月1日建成,同年11月初,市ZF批准市民公园、 市民广场更名为皖江公园、皖江广场。该公园在功能上划分为娱 乐观景区、商业文化区、黄梅戏艺术园区和生态景观区四个大区。 商业文化区是皖江公园的核心区域、功能性较强的城市公共活动 中心,也是建成后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中心建有A、B两 号楼,总面积2.34万平方米,作商业、展览等用途。作为皖江公 园园景的重要一环,皖江广场平面为椭圆形,总面积2.61公顷, 广场建有大型喷泉,四周竖有12根浮雕立柱,柱上雕刻安庆新十 二景。小菱湖景观区占地80亩,和贯穿公园的绿化带一起构成了 特有的生态景观区,小菱湖沿岸有阳光沙滩、观景平台、木栈桥 等景点。
天柱山
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 市潜山县境内,因主峰如“擎天一柱”而得名。 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曾被汉武帝封为 “南岳”,被誉为“江淮第一山”。这里自然 风光雄奇灵秀,兼容并蓄;人文景观博大精深, 历史悠久,堪称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迎江寺与振风塔
迎江寺
迎江寺位于安庆市东门,濒临长江,占地3万余平方 米,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光宗曾亲书 匾额“护国永昌禅寺”,清顺治七年(1650年)敕改 “迎江禅寺”,乾隆帝赐“善狮子吼”额,光绪八年 (1882年)题匾“迎江寺”,慈禧太后赐额“妙明圆 镜”。 迎江寺大门上方书有“迎江寺”三字匾额,门两边 各置铁锚一个,重约3吨,这是该寺有别于其他寺庙 的独特之处。据说,安庆地形如船,塔为桅杆,若不 以锚镇固,安庆城将随江东去,故设之。
文化艺术
历史名人
旅游景点
著名小吃
京剧之源
为庆祝大清乾隆帝八旬寿辰 ,扬州盐商江鹤亭(原籍安徽 徽州人)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班, 由艺人高朗亭奉安徽布政使司和皇帝圣旨率领进京参加祝 寿演出。这个徽班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 子等,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 在这场艺术竞赛当中,第一 次进京的三庆徽班即崭露头角,引人瞩目。 三庆班进京获 得成功后,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进入北京, 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 京”。 四大徽班进京献艺,揭开了200多年波澜壮阔的中 国京剧史的序幕。著名京剧艺人程长庚名列"三鼎甲"之首。 被称为徽班领袖、京剧鼻祖。把“四大徽班”推向了极盛 顶峰。
宿松雪枣
传说,慈禧太后小时候随父亲居住安庆,一到秋冬 季节就咳嗽不止。有个地方官闻讯送来一些宿松雪枣, 她吃后病也渐渐好了。后来慈禧临政掌权,就让宿松 定期进贡,作为御膳点心。于是,宿松的雪枣便名播 天下。其实,所谓御膳雪枣是宿松的传统特产,已有 千年以上的历史。它是用上等糯米、白芋浆、白糖、 花生油等为原料精心制作而成。它外形如枣,内如瓜 瓤,色如白玉,皮薄清脆,入口即化,香甜独特,易 于消化,营养丰富,有防喘、止咳、化痰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