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陈正伟-2014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生)》试题解答
陈正伟-2014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研究生)》试题解答
d 为 t 期实际货币余额,其中 M 为名义货币余额,p 为价格平减指数; yt 为 t 第 t 期实际 GDP 或 GNP; it 为第 t 期的利率。 (2 分) a0 为初始值表式实际货币需求量的起点; a1 、 a2 、 a3 为回归系数,分别表明 GDP、利率
式中: 和上一时期实际货币余额增加一个单位时引起 t 时期实际货币余额增加的数量。 (1 分)
8.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的内部因素有( D ) 。 A 自然资源 B 收入分配结构 C 经济体制 D 资本存量技术刚性 9.影响产业结构成长的外部环境因素有( A ) 。 A 自然资源 B 管理水平 C 资本存量 D 技术水平 10.根据我国货币存量的各层次定义,M0 称为( A ) 。 A 流通中的现金 B 货币 C 准货币 D 货币+准货币 11.根据我国货币存量的各层次定义,M1 称为( B ) 。 A 流通中的现金 B 货币 C 准货币 D 货币+准货币 12.现代通货膨胀理论的主要学派有( B ) 。 A 数量经济学派 B 新凯恩斯学派 C 重农学派 D 重商学派 13.下列属于我国关于通货膨胀的测度方法的是( D ) 。 A 社会货币流通量测度法 B 缺口测度方法 C 广义货币法。 D 物价指数测度法 14.下列属于西方关于通货膨胀的统计测定方法的是( A ) 。 A 缺口测度方法 B 货币购买力测度法 C 货币供求比较测度法 D 货币数量公式测度法 15.在通胀的物价指数测度法中,物价水平在 1%~3%以内,称为( A ) 。 A 爬行的通胀 B 温和的通胀 C 飞奔的通胀 D 恶性通胀 16.在通胀的物价指数测度法中,物价水平在 3%~10%以内,称为( B ) 。 A 爬行的通胀 B 温和的通胀 C 飞奔的通胀 D 恶性通胀 17.经济周期中的繁荣是指国民经济活动( A ) 。 A 达到高峰的状态 B 从萧条转向上升达到高峰的阶段 C 降到最低点的状态 D 从高峰转向持续下降到最低点的阶段 18.景气调查对于企业采用的方式是( D ) 。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抽样调查 19.景气分析中经济活动的先于基准循环日期的经济序列称为( B ) 。 A 同步经济指标 B 先行经济指标 C 滞后经济指标 E 质量指标 20.物价指数反映的通胀是( A ) 。 A 公开通胀 B 隐性通胀 C 公开和隐性通胀 D 温和通胀
Md p
五、简答(每小题 5 分,选做 2 题,共 10 分)
1.简述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的主要步骤。 (6 个步骤) 答: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工作的主要步骤有: 1)确定分析对象和主要目的;2)初步调研;3)分析体系的设计;4)分析所用统计资料 的搜集、整理的和计算。5)形成研究分析报告;6)成果的提供与发布。 (前 4 点 1 分,后 2 点 0.5 分) 2.简述世界各国对基尼系数的测算评价。 答: 大多数国家的基尼系数都在 0.2~0.6 之间。 经济学家根据经验和分析对基尼系数的区间 范围作了如下判断:基尼系数抵于 0.2 表明收分配高度平均;0.2~0.3 为相对平均;0.3~0.4 大 致合理;0.4~0.6 显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0.6 以上则表明收分配严重的向一部分人倾斜。 (各个
六、计算分析(每题 10 分,选做 3 题。写出计算公式,中间过 程保留 4 位小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某地区 2006 年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单位:亿元) 收入分配项目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其它 固定资产折旧 80 112 128 80 劳动者报酬 768 157 410 416 生产税净额 96 224 179 128 营业盈余 176 179 307 176 合计 1120 672 1024 800 试计算:1)各部门的个人,集体和国家分配和主体之间的分配格局; 合计 400 1751 627 838 3616
二、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下列属于宏观经济制度化的统计分析工作是( A ) 。 A 重庆市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B 重庆市投资结构分析 C 重庆市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D 重庆市中产阶层分析 2. 下列属于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是( C ) 。
A 多元统计分析 A 多元统计分析 B 描述统计分析 C 动态比较经济分析 D 经济周期与预警分析 B 描述统计分析 C 常规经济统计分析 D 经济周期与预警分析
三、多选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选出正确的答案,多选少 选都全错)
1.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统计的模式有( CD ) 。 A 生产法 B 分配法 C 直接法 D 间接法 E 平衡法 2.MESA 具有的特征为( ABCD ) A 是宏观经济统计工作的最后阶段 B 宏观性 C 以微观条件假定为前提 D 实证性 E 数量性 3.下列属于宏观经济专题统计分析工作是( CDE ) 。 A 重庆市国民经济统计公报 B 重庆市国民经济蓝皮书 C 重庆市社会发展水平分析 D 重庆市中产阶层分析 E 重庆市投资结构分析 4.下列属于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的是( BDE ) 。 A 多元统计分析 B 投入产出分析 C 常规经济统计分析 D 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E 经济周期与预警分析 5.下列属于经济统计分析方法的是( ABC ) 。
注意:答卷内容不能超过密封线,否则为无效试卷!本套试卷共 4 页,本页为第 2 页。
: 院(系)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 ……………………….密……………………….封……………………….线………………………. …………………… 答 题 不 要 超 过 此 线
2)分析各部门对于国家的贡献。 解:1)根据资料计算得到三者的分配格局和各部门的主体分配格局如下: (3 分)列向结构 三者分配格局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其它 合计 个人所得 68.57143 23.3631 40.03906 52 48.42367 集体所得 22.85714 43.30357 42.48047 32 34.23673 国家所得 8.571429 33.33333 17.48047 16 17.3396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计算分析表明,个人,集体和国家的整体分配格局是个人占较大比重为 48.42%,国家占 17.34%。从各个行业的三者分配上看,农业和其它是个人所得占较大比重,轻工业和重工业都 是集体所得占较大比重。 (2 分) (3 分)横向结构 主体分配格局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其它 合计 固定资产折旧 20 28 32 20 100 劳动者报酬 43.86065 8.966305 23.41519 23.75785 100 生产税净额 15.311 35.72568 28.54864 20.41467 100 营业盈余 21.00239 21.36038 36.63484 21.00239 100 合计 30.97345 18.58407 28.31858 22.12389 100 2)计算分析表明: 该地区 2006 年不管是从贡献率还是从部门分配比例上看都是轻工业的对 于国家的贡献大。行业贡献率为 33.33%;地区总体税收的 35.73%都是轻工业贡献的。 (2 分) 2.某地区 2004-2007 年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需求的资料如下:
注意:答卷内容不能超过密封线,否则为无效试卷!本套试卷共 4 页,本页为第 1 页。
: 院(系)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 ……………………….密……………………….封……………………….线………………………. …………………… 答 题 不 要 超 过 此 线
A 多元统计分析 B 描述统计分析 C 常规经济统计分析 D 计量经济模型分析 E 经济周期与预警分析 6.从广义来讲,国民收入是由下列指标组成: ( ABCDE ) 。 A 国民总民收入 B 国民净收入 C 按要素成本价格计算的国民净收入 D 个人收入(PI) E 个人可支配收入(GDP) 7.根据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可知,恩格尔系数为( ABCDE ) 。 A 60%以上为生活绝对贫困 B 50%~60%为勉强度日 C 40%~50%为小康水平 D 20%~40%为富裕, E 20%以下为最富裕生活水平 8.影响消费结构的因素有( ABCDE ) 。 A 经济发展水平 B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C 居民收入水平。 D 价格水平 E 人口 9.投资需求拉动见影响分析中常用的分析指标有(ABCD ) 。 A. 投资拉动系数 投资需求增加量 B. 拉动名义增长 名义投资需求增加量
C. 拉动实际增长
实际投资需求增加量 上年(或茇年)实际GDP
D.拉动物价上升=拉动名义增长-拉动实际增长
E.投资拉动=基期 GDP×投资需求增长率 10.46.影响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BC ) 。 A 基础货币的增加 B 货币比率的变化 C 准备金比率变动 D 利率 E 国民收入
四、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指以宏观经济理论指导,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其 数整体所进行的实证经济统计分析。 2.消费需求弹性系数:消费需求弹性系数是一个较为具体地反映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 用或制约性的分析指标。 它是经济增长率与消费需求增长率之比, 说明消费需求每增长 1 个百分 点能带动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 3.内在传导机制:是指经济系统内部节机制,在数学形式上表现为分布滞后关系,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内生性,即经济波动的自 我推动。 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是已实现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简称为固定资产投资需求。 5.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益:是指在通货膨胀过程中,一部分人从收入中得到好处,一部分人 则遭到损害的结果。
3.下列属于数量经济分析方法的是( D ) 。 4.下列属于消费需求的是: ( A ) 。 A 居民消费 B 居民储蓄 C 机关团体存款 D 投资贷款 E 利用外资 5.下面属于投资需求的项目是( A ) 。 A 利用外资 B 出口 C 政府消费 D 居民消费 6.消费支出与物价水平之间呈( B )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完全相关 D 零相关 7.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投资一般指( B ) 。 A 广义投资 B 狭义投资 C 经济投资 B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