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篇一:洛泽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东西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汇报材料(2014年9月)尊敬的顾组长及一行的各位领导:大家好!金秋九月,你们不辞辛劳,莅临我镇调研指导工作,这充分体现了县委政府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为此,受唐书记、魏镇长的委托,我谨代表东西河镇党委政府及全镇农民朋友向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按照会议安排,现就我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东西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东西河镇是一个集干热河谷、二半山、高寒山区为一体的农业大镇,属中深山深切割山地地貌,境内山高谷深,沟壑纵横。
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780米(全县最高点),最低海拔850米,相对高差1930米,立体性气候突出。
全镇有耕地万亩,人均占有耕地仅亩,平坝面积不足2%,林地万亩,森林覆盖率%,是耕地面积的倍。
辖13个村2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61055人,其中农业人口5834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010年末,全镇农民人均有粮216公斤,人均纯收入2424元。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一产调结构,二产抓服务,三产建平台”的目标定位,在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的基础上,积极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积极发展生核桃、花椒、烤烟、魔芋、蔬菜等特色产业种植和生猪、土鸡养殖。
初步构建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新体系,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林产业初具优势规模。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靠山吃山”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思路,坚持把核桃、花椒作为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加以培植,2007以来,全镇规划完成核桃种植7个村73个村民小组万亩,花椒种植5村43个村民小组万亩,漆树种植2村20个村民小组万亩,2010年,仅退耕还林种植的3000亩花椒,收入就超过1500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元。
同样,2年后,10多万亩核桃将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块状日益明显。
(二)畜牧产业不断壮大。
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化发展,把全镇13个村划分为“河谷果蔬区、二半山粮林区、高寒畜牧区、粮烟综合示范区、工矿经济区”五大发展区域。
在虎丘、大寨、龙潭、太坪四个村上半村和笋叶村高寒畜牧区,重点抓好土鸡、能繁母猪、商品猪示范小区建设。
近年来,全镇已建生猪养殖小区3个,扶持规模养殖大户6户,规模养殖户生猪出栏占全镇比重的15%。
沿蚂怀线和猫谢线建立毛坪湾湾滩、虎丘朝门“现代养猪项目”各一个,扶持养殖户100户;在虎丘村三寨、小苗、朝门新建“退耕还林后续养猪项目”一个,带动扶持养殖户148户。
建立虎丘芦茅、小苗、三寨万只土鸡养殖示范点,示范点有上千只4至5斤土鸡已上市。
目前土鸡养殖初见成效,为农民带来不错的收益。
(三)其它产业得到有力巩固。
2011年,规划完成蔬菜种植15600亩,其中核心样板840亩;完成魔芋种植6600亩,核心样板1600亩,根据目前市场价,预计魔芋一项收入将达1400多万元,农民人均可增收200多元;烤烟规划种植5700亩,市级样板1000亩,7月份如没有遭受大雨冰雹灾害,烤烟将是我镇献鸡、簸以、仓盈三村烟区农民的经济支柱产业。
(四)农业生产组织更加完善。
为了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和新产品开发,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的繁荣和发展,增加产业经济的市场竞争能力,自2007年以来,东西河镇相继成立了东西河镇花椒协会、虎坵村核桃产业协会、向家塆蔬菜协会等农业产业化新经济组织。
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规范产业协会,明确协会职能,进一步建好产业发展的服务保障机制,真正做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经济、技术保障。
二、下步发展计划为加快东西河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科学规划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前提,要做大做强各项农业产业,必须进一步搞好发展规划。
一要注重产业规划的科学性。
按照“功能分区、布局合理、资源集约、生态环保”的总体要求,降低开发建设成本,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二要注重产业规划的前瞻性。
根据全镇不同的资源条件、地理区位、产业基础,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开发潜力,紧密结合长远发展需求,科学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努力完善配套设施,有效避免低水平产业结构,确保农业产业可持续长足发展。
三要注重产业规划的严肃性。
严格执行建设规划,杜绝农户无序发展,促进核桃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加大产业建设投入。
要建好各项农业产业,必须加大投入。
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抓住产业发展政策机遇,有重点的增加产业建设资金投入,不断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积极拓展各项产业发展空间。
二要坚持集约利用土地。
规范实施地上栽核桃,树下种牧草的复合型开发模式,辐射带动畜牧产业的发展,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单位产出率和资源环境容量。
三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对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立足村情、社情,建立科学、合理、完善的产业管理机构,使产业管理机构的职能职责制度化,为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产业发展上档次、上水平。
二要建立精简高效的服务保障机制。
按照农村经济专业和经济组织的要求,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依托产业优势,争取扶贫项目资金,规范扶贫互助合作社,为产业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三要打造配套和谐的产业发展环境。
按照实地、实际、实效的原则,通过会议、举办科技培训班,现场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广大农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
邀请知名专家举办科技讲座,对镇、村、社干部进行培训,推广普及产业技术,提高管理水平,营造配套和谐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
篇二:镇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调研报告镇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体发展现状调研报告一、**镇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在上级各部门的政策引导下,新型农业项目兴旺发展,成立农民合作社29家,其中种植业18家,畜牧业6家,服务业3家,合作社成员432个,带动农户1100多户。
在类型上,以畜牧业发展为主的专业户数量较多,发展较早,共计36家。
其中养猪28户,年出4700多头,蛋鸡场6座,存栏万只,蛋鸭成员户76家,带动240多户养鸭,年出栏青年蛋鸭300万只,蛋鸭存栏5万多只。
近年来种植业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以花卉、苗木为主园艺项目迅速发展,规模经营大户9个,总面积1910多亩,带动农户70多家,改变了种植结构。
我镇积极响应县委、政府号召,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成立茶叶合作社4家,新增茶叶面积2400多亩;农机服务业与时俱进,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土地利用率不高,农机合作社有了用武之地。
通过多种形式流转,农民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劳动强度大大降低,种植质量和产量得到大幅提升,劳动成本降低,农业新技术能充分应用,机械化应用程度较高。
二、土地规模经营现状我镇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是出租。
所出租的土地一是与农机合作社合作,种植粮食作物;二是茶叶生产;三是苗木花卉的种植。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规模小、资金少、农民合作社成员少,流转土地规模小,合作社的作用不能显现,各自为战,没有合力,没有统一的销售网络。
三、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议对建立家庭农场、土地经营大户要出台政策,给予项目上的扶持,所经营的土地给予补贴,从政策上切实调动土地经营者的积极性,减轻负担,给予优惠贷款的政策、税收减免政策等,鼓励大户、实业家参与土地经营。
根据我镇实际情况,建议以茶叶、苗木花卉生产为主要发展方向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解决农业科技棚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收入等,切实让我们的土地通过流转、托管、代管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多元化,农民挣钱途径更为广阔,单纯的土地收入已满足不了需要。
土地零散、不能集约化生产,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劳动成本高,农业新技术推广难。
2、土地集约化,生产经营结构容易调整,生产管理、销售专业化,能达到农机、园艺完美结合。
3、解放了劳动力,从事效率更高的工作,农民收入增加,达到了省心、省力,改变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篇三:镇农业发展调研报告镇农业发展调研报告关于**镇农业现代化发展调研报告“农业,国之根基”。
农业一直是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主线。
近几年,随着国家在农业建设方面惠农、利农政策的不断推出,各项先进生产技术的不断应用,农业发展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粮食连年增长”、“农民持续增收”,广大农民的生活稳步提高,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
一切的变化,再次证明发展现代农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同时也对我们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农业发展现状。
基本情况:我镇行政区域面积18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6811公顷。
其中,水田1835公顷,旱地4976公顷。
全镇共有12个村(居)委,共53个自然屯301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数12248户51524人。
2014年全镇农民人均村收入6283元。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制约因素。
(一)耕地、淡水、生物资源相对缺少。
**镇地理位置属于经典的喀斯特地貌,多山岩石山脉,平原土地较少。
土地保水能力较差,土壤肥力不够。
(二)农业基础薄弱。
**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相对较落后一些,导致整个现代农业基础比较薄弱。
(三)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识不够强。
受传统经营习惯的影响,农民的思想根深蒂固,不愿接受外来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导致农业效益居低不下,给发展现代农业的思想阻力较大。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道路畅通,交通方便。
本镇辖区内国道324纵贯南北,县道316横穿东西,并且在浪湾村内有着高速路出口,整个镇辖区的路组合成一个交通便利的路网结构,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创造了条件。
(二)地理位置优厚。
距离县城30公里,离**市62公里。
刚好处在两者之间一个很好的物流、人流交汇处,便于各种信息技术的传播,形成较大的辐射面。
(三)**金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现代农业的龙头企业,起到很好的带头引领作用。
据统计,**金穗农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香蕉基地面积从2012年的12150亩扩展到2013年的万亩,同比增长%。
公司年支付土地流转金7830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6813万元,累计培训农民工258场,创造农民工劳动就业10万人次以上,辐射带动周边香蕉种植面积10万亩。
(四)政策的支持。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国家鼓励积极探索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实践。
发展规模化。
集约化经营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迫切需求,是适应市场经济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四、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