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雨之后作文指导及讲评

风雨之后作文指导及讲评

《风雨之后》作文指导及讲评初一年级第一学期写作练习兰田中学吴婧一.教学设计思想本学期第五单元的主题为“面对逆境”,揭示了在逆境中的人物及植物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能了解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更可感受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产生情感共鸣,进而认识逆境能激发人奋进的道理。

当今的学生基本是“温室的花朵”,但从长远来看,风调雨顺的惬意环境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绝对乐观的事。

因此,让他们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就显得非常有意义,本单元的思想意义也就显得格外重要。

此外,本单元课文写法各异。

有的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抒发感情;有的用日常小事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有的通过生活片断来表现人物;有的运用插叙和对比手法;有的用象征手法抒发思想感情。

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风雨之后》的命题写作,更能让学生有感而发,且能借鉴已学的多种写作手法,更恰到好处的构思与表达。

二.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展现人物特点,塑造饱满、丰富的人物形象,从而为突出中心服务。

2.对关键字词剖析与讨论,充分拓展审题角度,整理素材。

借鉴课内单元的多种写作方式进行写作教学。

3.直面“风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文章立意。

三.教学过程四.习作点评:经过指导课的思考、讨论与交流,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写作积极性很高。

有的同学根据最近观看的影片《隐形的翅膀》感悟到人生经历磨难的飞跃;有的同学用“风雨”来比喻父母吵架,描写自己在“风雨”后的无助和痛苦,渴求家庭的幸福;还有的同学甚至尝试写起了小说,写一匹母狼在风雨后的生活,从而引发人类的思考……写作方法上也各取所需,写作能力弱的同学还是集中在训练人物描写的基本功上,能力强的同学都大胆尝试运用了插叙、象征等方式方法。

我从中选取了几篇作文让学生互相比较、点评、修改。

由于篇幅有限,现摘录一位同学的初稿、二稿和三稿。

另附三篇范文(修改后)。

附一:风雨过后(初稿)初一(8)班王文萱“阳光总在风雨后,迷雾上有晴空”。

是啊,世间万物,不经过风吹雨打,不经过种种磨练,怎么能成大器呢?……我过去喜欢养花,便在家里栽了几株茉莉,平时把它放在阳台上,让它享受阳光的抚摸,微风的呵护,但天有不测风云。

记得有一天,窗外的倾盆大雨哗哗的下,粗心大意的我,忘记将它们搬回屋里,直到第二天清晨起床时才猛地想起.当时,我绝望地自言自语着:这下完啦!3,4盆的茉莉花全都被我“害”死啦!我沮丧着脸,准备给几珠茉莉“收尸”,不料,推开门,迎接我的不是一株株茉莉的残花败叶,而是一朵朵或是嫩绿的花苞。

或是洁白,迎风绽放的茉莉花!看到此景,我不由得大吃一惊:一夜狂风暴雨的摧残,被风雨打落得花瓣是有的,但更多是蕴涵着生气、充满着希望的花!它们怎么会没有倒下?现在不是很流行一句话: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吗?难道是……它们虽然柔弱,但决不懦弱!茉莉花因总是人们的“错觉”,而没有暴露出内心的坚韧不拔,面对着风雨,它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决定迎战!抱着不能任人宰割的决心与不轻易服输的信念,与暴风雨决战!最终,是的,它们赢了,它们是胜利者!茉莉花都如此,我们人类不更应该坚强了吗?我们还应该遇到困难就退缩吗?当我们遇到困难想退缩时,请想一想那几株茉莉花吧.被人们称为“娇弱”的茉莉花都能够不屈服那些狂风暴雨并能顽强的反抗.我们还能够如此懦弱吗?朋友们,奋斗吧,请记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点评综述:这位同学原来写作基础中等,因此整篇文章看来,语句较平淡,亮点不多。

但最重要的是文章缺少丰富联想,所以显得较空洞,缺少回味。

不过这篇作文的基本结构和思路符合题意,并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所以我建议小作者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将自己面对挫折时的行为与茉莉花的精神形成对比,从而提高文章立意。

同时同学们也在语言点上提出了一些建议,比如多运用一些修饰词,加重描写的笔墨等等。

在听取了这些建议后,小作者进行了修改。

风雨过后(二稿)“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啊,世间万物,不经过风吹雨打,不经过种种磨练,怎么能成大器呢?……我过去喜欢养花,便在家里栽了几株茉莉,平时把它放在阳台上,让它享受阳光的抚摸,微风的呵护,但天有不测风云。

有一天,窗外的倾盆大雨哗哗的下,粗心大意的我,忘记将它们搬回屋里,直到第二天清晨起床时才猛地想起。

当时,我绝望地自言自语着:这下完啦!四盆茉莉花全都被我“害”死啦!我沮丧着脸,准备给几株茉莉“收尸”。

不料,推开门,迎接我的不是一株株茉莉的残花败叶,而是一朵朵或是嫩绿或是洁白的花苞,这迎风绽放的茉莉花!看到此景,我不由得大吃一惊:一夜狂风暴雨的摧残,被风雨打落得花瓣是有的,但更多是蕴涵着生气、充满着希望的花!它们怎么会没有倒下?现在不是很流行一句话: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吗?难道是……它们虽然柔弱,但决不懦弱!人们总是因为对茉莉花的误解,而没有体会出内心的坚韧不拔,面对着风雨,它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决定迎战!抱着不能任人宰割的决心与不轻易服输的信念,与暴风雨决战!最终,是的,它们赢了,它们是胜利者!看着经过暴风雨洗礼后,朝气蓬勃的茉莉花。

突然发现自己很懦弱:遇到一点困难,就只想着逃避,认为过去了就不会留下“后遗症”。

从没想过要面对困难,挑战困难。

一味逃避的唯一结果就是,自己愈来愈胆怯。

是啊,万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茉莉花经历风雨后,原本柔弱的枝条变得富有弹性;原本苍白的花瓣变得富有光泽。

它之所以会有如此的变化,正因为遇到困难,茉莉她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我呢?我是一个高级动物—人,难道还不如几株小小的茉莉花吗?想着想着,从未有过的彻悟穿过我的心:我不能再退缩了,想想那几株茉莉吧,她曾经是多么的瘦弱!而如今,茉莉正昂着头,迎风微笑呢!……从此,我变了,我不再是一个遇到困难只会退缩与逃避的人了,现在每当我又想逃避困难时, 茉莉迎风微笑的样子不由得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茉莉用她的实际行动告诉我: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点评综述:经过小作者的努力,第二稿文章内容比初稿显然更坚实,前后语句的连贯性加强不少,结构也更完整了。

小作者虽然已将“我”的思考放进了文章,但仍然没有与文章“融合”,而是成了一个评论者。

由于没有叙述一件关于自己的事情,只是简单的议论与反思反而显得非常刻意,纯粹为了议论而议论。

于是,我在不改动中心思想和文章整体结构的情况下,提出了上述建议,要求她对作文进行了第三次修改,将这种思想认识的过程融入文章。

目的是让学生比较三次作文后体会文章的整体变化,强化写作技巧,提高阅读能力及写作意识。

风雨过后(三稿)“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是啊,世间万物,不经过风吹雨打,不经过种种磨练,怎么能成大器呢?我过去喜欢养花,曾在家里栽了几株茉莉。

平时把它们放在阳台上,让它们享受阳光的抚摸,微风的呵护。

但天有不测风云。

有一天,倾盆大雨哗哗的下,粗心大意的我,竟忘记将它们搬回屋里,直到第二天早晨才猛地想起。

我不禁绝望地自言自语着:“这下完啦!4盆茉莉花全都被我“害”死啦!”我沮丧着脸,准备给几株茉莉“收尸”。

不料,推开门,迎接我的不是一堆残花败叶,而是一朵朵或是嫩绿或是洁白的花苞和花朵儿。

美哉,这迎风绽放的茉莉花!一夜狂风暴雨的摧残,只有几片被风雨打落的叶瓣,更多的是蕴涵着生气、充满着希望的花!它们竟然没有倒下!我的茉莉花虽然柔弱,但绝不懦弱! 茉莉花经历风雨后,原本柔弱的枝条变得富有弹性;原本苍白的花瓣变得富有光泽。

人们总是因为对茉莉花的误解,而没有体会出它内心的坚韧不拔。

面对着风雨,它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决定迎战!抱着不能任人宰割的决心与不轻易服输的信念,与暴风雨决战!最终,是的,它们赢了,它们是胜利者!看着经过经暴风雨洗礼后越发朝气蓬勃的茉莉花,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与钦佩。

我颤抖的伸出双手,捧起花盆,轻轻抚摸着这娇嫩的花瓣。

在它们面前,我突然发现自己很懦弱。

这几天,我正为自己的考试成绩而寝食难安。

就在刚才,又为了不想参加补习班的事和妈妈吵了一架。

我不想补课,因为那边的老师一定也会为这次糟糕的成绩而批评我。

在学校我听够了老师的教育,看够了同学的冷眼,在家里受够了妈妈唠叨,所以实在没有心情再去上补习班,没有心情学习。

我明知道这样逃避对学习进步毫无帮助,但却没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失败,甚至不准别人提起我的失败。

一阵微风拂来,淡淡的茉莉花香弥漫在这小小的阳台上,我的思维越来越清晰。

我抬起头,眺望远方,天很蓝,蓝的很纯净,就像一面清澈的镜子,反射出了我的渺小与胆怯。

想着想着,从未有过的彻悟穿过我的心:我不能再退缩了,想想那几株茉莉吧,她曾经是多么的瘦弱!而如今,茉莉正昂着头,迎风微笑呢!没有鞭策,何来良驹?老师的批评,其实是要唤醒跌倒的我,怕我沉沦,助我成才哪。

我拣起一片掉落的叶瓣,奔回房间,拿起几天没有翻看的辅导书,将它小心翼翼的夹在书中,整理好书包,迅速冲出房间,去为自己的头脑积极充电。

从此,我变了,我不再是畏惧风雨的娇蕊了。

每当我遭遇挫折时,我总会拿出那片茉莉书签,闻着它淡淡的清香,茉莉迎风微笑的样子不由得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我将它贴近脸颊,听见它对我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你听见了吗?点评综述:这次改动较大,小作者将文章重点从“茉莉”转移到“我”身上。

并删去了一些重复议论的语句。

本文的出彩之处显然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而其中许多内容在初稿中是没有的。

小作者在三稿中尝试添加了“不愿补课”的素材,使文章内容更充实,并借“茉莉书签”将茉莉精神提到了更高的高度,从而更贴切深刻的阐述议论,给人更多的启迪。

同时,小作者在语言上也更注重细节描写,语言生动,摆脱了粗线条式的情感刻画,让人感觉细腻并为之动容。

附二:风雨之后初一(7)班王紫蔷我们家那幢楼是远近闻名的“火药仓库”。

邻居见了面,形同陌路,一句话也不说。

要是一家侵犯了另一家的“地盘”,两家肯定会“烽火连天”,有时,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会吵得不可开交。

没想到,“韦帕”台风竟然“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那天因为台风暴雨,学校停课一天,我一人在家。

天阴沉沉的,时不时一阵大风夹着一阵大雨呼啸而过。

隐约中,我似乎听见了一楼陈老伯微弱的呻吟声。

他的腿脚不好,是不是风湿病又犯了?正准备去拿药膏,可转念一想:他平时与我们并不和睦,这次应该让他尝尝苦头。

他的呻吟声仿佛越来越大了,如同屋外的风雨声,我的心不由得扯了一下。

于是,我飞速奔到楼下,推开了他家的大门。

陈老伯见我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心中不悦,嗓音低沉了下来,不耐烦地问:“你来这干什么,想看我笑话啊?”他竟然这样对我,但我强压着火气,问:“陈老伯,还疼不疼?喏,这有一贴药膏,您先拿去用吧!”这时,他皱紧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了,轻描淡写地说了句“谢谢”。

我正要离开他家时,他叫住了我,回头一看,他低下头,愧疚地笑了一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