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法总比困难多
――谈班级管理的技巧
内容摘要:从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名家的管理成果和个人的实践经验,从思想、班会、树立规则、树立目标等等方面说说班级管理的现状和方法。
关键词:励志上好班会树立规则意识目标构建小组管理监督评价寻找原因学会总结
各位同仁,你见过“屡教不改”的学生吗?你见过“铁石心肠”的学生吗?你见过“油盐不进”的学生吗?你还见过……相信你见过的还有比这些更奇怪的学生,如与老师大打出手、课堂废话不止、破坏公物、打架斗殴、酗酒闹事、“烟熏火燎”、存在心理问题等等的学生,如果有时间,相信各位做过班主任的能数出几箩筐。
问题总是解决不完的,可以说是此消彼伏,但是我也知道魏书生、高金英这样的“甩手”班主任,他们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经过多年的班级管理实践,从各位班级管理行家的经验总结中,我获益匪浅。
首先、固化思想,励志为首
我们的党最终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是思想保障的结果,从这一实际出发,我认识到:人的思想理念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因此,我把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做为做好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很多孩子不是不想学习,而是找不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所以励志工作贯穿我班级工作的始末。
孩子们能从各个励志故事中汲取到所需的营养,寻找到自己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
其次、上好班会第一课、班会内容成体系
凡事处理好第一次,好的开端才会有好的结尾。
因此,作为班主任老师,第一堂班会课的好坏,影响到以后班会课的效果。
那么,第一堂班会课要上什么呢?有鲜活的主题,不做教条的规定,如熊芳老师的第一堂班会,以惜时、努力为主题,引导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努力。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效果非常好。
为什么要强调班会课要成体系呢?因为学生的热情和意识是有时效性的,我们说的“三分钟的热情”用来形容我们的初中生是再形象不过的了。
成体系的班会课,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老师定期为孩子们打“鸡血”,不断唤起学习学习热情。
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会一个学期都专注一件事,如“改变从点滴做起”,我一个学期都都会在每一节班会课上,让学生去发现那些正在一点一滴改变的孩子,如外表形像、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小组状况、小组文化……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
再比如“为人生加油”,每周的班会课我都让孩子说说自己上周为自己的目标做了什么,由于班级人数多,不一定人人谈到,怎么办呢?我的做法是1:2:3,就是让每组里的好、中、差的学生来谈,给学困生谈的机会多,是为了更多地关注他们,不一定组组谈到,但一定要体现以上的比例关系。
再次、理清思想、树立规则意识
很多孩子的行为习惯非常不好。
因为他们没有规则意识,他们在家里就很随便,有的甚至无法无天,怎么办?说实在的,孩子不一定怕家长,但大部分的孩子只要老师方法得当,他们很乐意听老师的。
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冷静分析孩子的性格成因,利用班上研讨班规、组规的机会,针对他们的问题,让他们来制定相应有效的规则,让全班同学来监督,同时帮孩子们树立规则意识,为
了做到这点我,我做了一个小视频“别让纵容伤害了你”,告诉孩子们,规则的重要性,当然只凭这点是不够,我们需要每节班会课都进行强化,而且建议老师们以故事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枯燥的教条变得充满故事性,发人深思。
第四、人生需要引导,目标不宜过高
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一天总是有让你有处理不完的事,因为他们没有人生方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
因此做为班主任,我们要做的是为这些孩子树立人生方向,让他们明白有意义的人生有多重要,我在班上和孩子们交流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而读书?孩子们首先想到是“为钱而读书”,也有孩子引用周总理的“国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当然,他只是开玩笑。
我们都知道钱的重要性,但那是一句空话,老师怎么引导呢?当你有一定的学识,一定的能力,钱不是你非要去找它,反过来它会找你,因为社会需要你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最后让孩子明白:读书是为了将来有尊严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被迫谋生。
同时,我们给问题孩子树立的目标不宜不过,一定要让他站着就能实现,然后再逐步提升目标,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第五、构建小组、落实任务
小组的建设正如一个小社会的建设,是实现管理的最基层单位,小组管理好了,班级的事就少了,如何进行小组建设呢?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一定要实践魏书生先生的“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
”把每一个细小的事情,依据各小组的成员情况,由组长、班委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如桌长管理小组桌子是不干净整洁、是否对齐;“护花使者”负责全班植被等等,老师一定要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岗位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每个同学的能动性。
第六、民主管理、加强监督、落实评价
班级管理不能出现家长式管理,一定要充分体现民主,班上的大小事务,学生要有知情权,每个问题的出现后,要由全体同学来想办法解决问题,对于突出而又可行的办法要给小组加分,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要加大表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及时看到自己的“业绩”,看到小组的现状,从而提升小组凝聚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组规、任务认领等等的事务的落实必须要有人监督,而监督本身就是一项任务,监督结果纳入评价,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第七、降低门槛、放大优点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因此,对不同的学生,在不违背班组规定的条款外,我们应该区别对待,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本身对自己没有要求,因此在民主管理环节要多听听他们的想法,把规矩定在他们参基本达成的层面,等他们能完全实现后再逐步提高,这也是“门槛效应”在管理中的一个要求。
通过降低门槛,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增强成就感;发现一点进步,我们都就不吝词汇地进行表扬,而且大张旗鼓地表扬,表扬过后再提高对他的要求,时间长了,他们的表现会越来越突出。
第八、面对问题、寻找原因
魏书生先生说得好,老师和医生一样,孩子有问题,就像一个人生病一样,当你有病进医院时,医生是先诊断,再出处方,绝不是先问病人你为什么要生这个病。
所以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不是惩罚、惩罚、再惩罚,而应该是分析、分析、再分析,冷静思考。
班上出现了早恋问题,有一位班主任的做法可供我们参考,她找两位同学分别谈话,这两个孩子的成绩都不错,老师担心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当她和女孩谈话时,女孩说:“老师,我知道您是为我们好,您放心,我们不会影响成绩的,我是真的喜欢他,您就别操心了。
”多次谈话无效,老师
一筹莫展,但一个小小的发现改变了老师所有苦口婆心的教育;一天课间的时候,当老师与那个男同学擦肩而过时,闻到了这孩子身上有怪味(估计是狐臭),老师立刻“计上心来”,她把女孩找来谈话,但只字不提恋爱的事,末了,她实然抛出一句话,“你和他相处一段日子了,你发现没有,他身上有点……”老师欲言又止。
接着又对女孩说:“算了,你回去吧!”,女孩很好奇,怎么会走呢?不停地追问,老师故作痛苦对她说:“有点……有点臭,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女孩摇摇头,老师让她回去了,过些日子,这两个人分了,老师再找到女孩谈话的最后,也是一句:“你们现在处得还好吗?”女孩说分了,老师故作惊奇,“怎么了?”。
“我也发现他身上有味”,女孩说。
这个事例给了我一些启示,当问题到来时,我们应该去我分析分析,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第九、学会总结、发现优点
人在经验是需要不断总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长得更快。
因此,每一次教育故事我都把它记下来,发现不足,总结得失,有时孩子让我很生气,我就把他刻画一上,写到我的空间上,班上有Q群,我故意让孩子们看到,内容上不点名,但事件是很清楚的,当孩子看到自己的形象后,往往都不好意思,会以别样的方式来道歉。
所以建议我们年经的班主任多写写自己的管理故事,一定大有收获!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愿意多思考,多积累,相信每个班主任都会成为一名深受学生、家长、学校欢迎的优秀班主任。
参考资料:
/s/blog_67f5cccb0102wemt.html《新学期第一次班会课》
/gongzuoyishu/444.html《魏书生班级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