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设计方案

机房设计方案

XXXX信息管理中心机房建设方案一、概述本工程是XXXX数据中心机房,位于XX办公楼六楼。

长7.5米,宽5.4米。

层高3.9米,主梁下2.9米。

南侧机房为网络中心机房,面积与数据中心机房相同。

网络中心机房已装修完成,投标方只需要解决空调问题。

1.1机房概况1.2主要工程项目:1、计算机机房装饰工程2、空调设备安装工程3、门禁工程4、电气安装工程二.设计思想XXXX数据中心机房工程建设是根据XXXX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并围绕XXXX信息化系统实施的中心工作和信息化建设要求,建设一个布局合理、有现代感、功能完备、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设施先进,绿色环保、投资合理的现代化数据中心机房,切实为主机服务器等设备提供一个安全、可靠、温湿度及洁净度均符合要求的运行环境,同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工作环境,并为管理人员提供安全、高效的管理手段。

三.设计原则1)系统的整体性原则所有的系统设计应在建设时统一规划。

2)系统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在满足可靠性和实用性前提下,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材料建设该机房。

3)系统的可靠性原则对于各系统应采用高可靠性设计标准。

应具备在现有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应具有长期可靠和稳定工作的能力;并具有合理的容余能力及灾难备份能力,为信息应用系统的高可靠性目标要求提供匹配的基础环境设施条件。

4)系统的安全性原则应具有完整的安全策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手段来保障信息机房用户运行系统基础环境实施的安全。

从防火、防水、防盗、接地、防雷、防电磁干扰、降噪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并考虑地面承重能力等特殊技术措施。

5)系统的可管理性原则各系统应具有较强的集中式管理加分布式实施的可管理性逻辑。

6)系统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各系统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并在系统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7)工作的舒适性原则机房内应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首先,要保持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符合国家标准。

同时需保证噪声能符合国家有关规定(1类建筑昼间低于55dB,夜间低于45dB)。

四.主要设计依据1) 《电子信息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50016-2006)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95)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6)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9)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版)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2)《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06)13)《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1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 50311-2007)15)《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98)五.需求分析1、一般规定•计算机房的室内装修工程施工验收主要包括吊顶、隔断墙、门、窗、墙壁装修、地面、活动地板的施工验收及其他室内作业。

•室内装修作业应符合《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地面及楼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木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及《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在施工时应保证现场、材料和设备的清洁。

隐蔽工程(如地板下、吊顶上、假墙、夹层内)在封口前必须先除尘、清洁处理,暗处表层应能保持长期不起尘、不起皮和不龟裂。

•机房所有管线穿墙处的裁口必须做防尘处理,然后对缝隙必须用密封材料填堵。

在裱糊、粘接贴面及进行其他涂复施工时,其环境条件应符合材料说明书的规定。

•装修材料应尽量选择无毒、无刺激性的材料,尽量选择难燃、阻燃材料,否则应尽可能涂防火涂料。

2、吊顶•计算机机房吊顶板表面应平整,不得起尘、变色和腐蚀;其边缘应整齐、无翘曲,封边处理后不得脱胶。

•按设计及安装位置严格放线。

吊顶及马道应坚固、平直,并有可靠的防锈涂复。

金属连接件、铆固件除锈后,应涂两遍防锈漆。

•吊顶上的灯具、各种风口、火灾探测器底座及灭火喷嘴等应定准位置,整齐划一,并与龙骨和吊顶紧密配合安装。

从表面看应布局合理、美观、不显凌乱。

•固定式吊顶的顶板应与龙骨垂直安装。

双层顶板的接缝不得落在同一根龙骨上。

•活动式顶板的安装必须牢固、下表面平整、接缝紧密平直、靠墙、柱处按实际尺寸裁板镶补。

根据顶板材质作相应的封边处理。

•安装过程中随时擦拭顶板表面,并及时清楚顶板内的余料和杂物,做到上不留余物,下不留污迹。

3、活动地板•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应符合国标GB6650-86《计算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活动地板的铺设应在机房内各类装修施工及固定设施安装完成并对地面清洁处理后进行。

•建筑地面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清洁、干燥,活动地板空间作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就作防尘处理,不得起皮和龟裂。

•现场切割的地板,周边应光滑、无毛刺,并按原产品的技术要求作相应处理。

•活动地板铺设前应按标高及地板布置严格放线将支撑部件调整至设计高度,平整、牢固。

•活动地板铺设过程中应随时调整水平。

遇到障碍或不规则地面,应按实际尺寸镶补并附加支撑部件。

•在活动地板上搬运、安装设备时应对地板表面采取防护措施。

铺设完成后,做好防静电接地。

六.设计内容6.1机房装饰工程6.1.1信息中心机房功能房间需求主要功能:主机设备面积需求:约42m2左右6.1.2中心机房装修A.吊顶数据中心机房及UPS配电间安装吊顶。

机房核心区采用明龙骨方形铝合金微孔板吊顶(600mm*600mm),形式简单又不失现代感,造型规整而简洁。

视觉效果协调美观。

在顶部做防尘保温处理,所用吊顶杆及预埋件均做防锈处理。

机房顶棚接缝处要做防水处理,如果发生楼层漏水现象可以通过顶层措施导入相应排水管道。

采用抗变形设计,吊顶板的吊杆单独与楼顶板固定,吊顶内其他管道之间独立固定。

吊顶顶板上需要安装灯具、烟感、温感探头。

吊顶上部空间则要安装各种强电、弱电管路线槽,管线繁多,因此设计上要综合考虑,使各系统管路纵横交错,排列有序。

本机房选用铝合金微孔方板(烤漆),用钢筋做主吊,50型轻钢龙骨做主龙骨,并把吊顶做多点接地。

B.地板数据中心机房安装600×600mm高档抗静电活动地板铺设。

地板耐用、阻燃、隔音,采用配套支架,组装灵活,互换性好、便于维修。

且地板与四周啮合性好。

机房内地板铺设高度200mm。

注意支架的安装调校,保证各处地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地板下敷设电源线管、线槽、综合布线、消防管线等以及一些电气设施(插座、插座箱等);本机房防静电地板采用金岛牌玻化砖全钢防静电活动地板;地板铺设高度为200mm。

为保证抗静电地板的防尘效果,地面找平后涂刷地板防尘漆。

地板下四周墙壁也刷防尘漆。

选用的地板接地必须良好,其他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应规范的要求。

设计的抗静电活动地板做地板支架与地面均做锚固处理。

在机房主通道门下或存在高差并须搬运设备的位置根据不同情况做缓坡、阶梯处理。

以方便设备运输。

C.墙面数据中心机房及UPS配电间装修墙面。

用轻钢龙骨做骨架进行墙体找平,用防水板做基层,用3mm厚的双面铝塑板做饰面,板与板之间的接缝处用密封玻璃胶封边。

在墙体的四面的不同位置连接8条屏蔽接地线,并且这些连接线与等电位体相连接。

D.边角线机房的吊顶下四周与铝塑板墙面的交接处及地板上四周与墙面的交接处,用铝塑板折成L的形状,粘贴成顶角线及踢脚线。

E.门数据中心机房及网络中心机房原有门拆除,门口与墙面装饰协调统一。

UPS配间门前安装隔断并安装门禁系统。

6.2空调设备安装工程6.2.1空调系统设计施工范围本工程空调通风系统设计施工范围包括:数中心机房、配电间、网络中心机房。

机房良好的空调系统为电子信息系统能够连续、稳定的运行,及时消除信息设备及其它设备系统所散发的热量,维持机房内的恒温恒湿状态并控制机房的空气含尘量提供保证。

机房空调系统必须从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方面达到机房环境标准,且性能安全可靠,易于维护管理。

6.2.2机房专用空调系统设计要求根据机房设定的分割区域和功能划分以及设备发热量设计需要配置的机房专用空调基本台数和功率。

机房专用空调设备应根据设备、围护结构、工作人员、灯具等冷负荷考虑机组备份,计算选型。

专用空调区应配置空调2台;空调机布局要考虑使气流流动顺畅、阻力小,布局要均匀、合理,保证机房内湿、温度达到GB50174标准。

设计原则应为独立机房区内所有机组的冷媒管线长度不应有太大差异,保证各机组有相近的工作效率和机器损耗,保证机房湿、温度均匀。

6.2.3机房专用空调设备选型及技术性能要求a)空调整体技术性能本工程采用风冷直接蒸发式恒温恒湿空调机,设备应满足机房高热湿比,长时间运行,高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

b)温度、湿度控制性能工作环境温度:-34℃~45℃温度控制范围:18~28℃温度控制精度:设定点±0.5℃,温度变化率<5℃/小时湿度控制范围:30%~75%RH湿度控制精度:设定点±5%RH温湿度波动超限能发出报警信号。

c)空调机噪音标准室内机组:距机组2米高1米的自由空间声压级≤63dB(A)。

室外机组:距机组5米处自由空间声压级低于≤55dB(A)。

d)过滤器应设有初、中效过滤器,过滤器应便于更换。

过滤器应符合ASHRAE52-76或Eurovent4标准。

e)适用性风机:离心式、可调速风机,可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环境情况调节。

机组应满足在不同工况和负荷下的应用。

并能在今后机房增容的情况下增加相同或不同制冷量机组。

备件规格统一或成为系列。

f)空调设备的控制系统能按设定温度要求自动调节,显示工作状态,控制和切换机组运行。

具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并能够实现热备份、轮换、级联(并机)等功能。

g)节能环保制冷压缩机应采用技术成熟的全封闭高效涡旋式压缩机,整机能效比EER不低于3.5。

当逐步停止使用HFC制冷工质后,采用替代工质制冷效率不低于原来的10%。

h)安装维护要求整机采用全正面维护、检修。

具有维修窗口,所有制冷回路的至关重要部件只需打开机器前门便可进行维修。

i)电源技术特性空调机组的电气性能应符合IEC标准j)电源制式:交流三相 380V±10%频率 50Hz±1Hz交流电源停电和恢复时,应有告警功能,电源恢复后能自动并保留相关信息。

控制电路应对交流电源和设备用电的过流、过压、欠压、过热、短路有可靠的保护装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