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费城故事观后感影评

费城故事观后感影评

费城故事观后感影评
费城故事》是一部国外的影片,述说的内容有点另类。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费城故事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费城故事观后感1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是爱,是一分钟都不能缺少的感情和安慰。

爱和感情像阳光和空气一样,让一个活着的人获得生命,获得成长的力量和勇气……
——题记
前几天看了一部想看很久的影片《费城故事》,先前就听说过它是讲关于同性恋方面的,但我对于此类类主题并不是大感兴趣,而真正地原因是在于其获得过奥斯卡大奖及其主演是汤姆。

汉克斯,恰巧我又是喜欢看电影的人,所以便抽出空来去学校礼堂瞧了一瞧,因为这场电影是为了纪念世界艾滋病日而专门放映的,感兴趣的人不是很多,所以空位不少,随便挑了一张椅子坐下,可这一座,便是90分钟……
主人公安德鲁是费城一位十分杰出的律师,他毕业于名牌大学,思维敏捷,精通法律,原本在事业上一帆风顺,可由于他同时是个同性恋,和其他“同志”一样,不时地出没于各种专属于同性恋者的场所,到那里去寻找只属于自我的快乐。

但是十分可惜,
他因此患上了艾滋病,我们都明白,这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死亡率很高,而在主人公生活的年代,因为自身的某种“不良行径”而患上这种病则还有另一层含义:你将被社会所抛弃。

因此当他的上司从他脸上的伤疤明白他患有艾滋病之后,便使用诡计将他开除出了公司,安德鲁当晚明白他被开除的真正原因,能够预见其当时的绝望情绪,但他并不服输,随后在走访了9家律师事务所都没能如愿找到帮他打这起非法解雇员工案子的律师之后,他踏进了乔(我们的男二号)的事务所。

但是同其他多数人一样,乔对于艾滋病(尤其是因为“同性恋”引起的)一开始也是十分反感。

他看不起同性恋者,认为他们是社会的异类,是不洁身自好的臭虫,并不肯为其打这场官司。

于是安德鲁只好绝望的离开,但是当镜头长时光地给到其出门后在大街上好似四处寻觅的双眼时,我开始意识到我错了,他的眼睛里闪现的并不是绝望,而是“坚韧”,是期望。

影片到此已经是很吊观众的胃口了,观众急于想明白主人公将怎样处理这一绝境的,不出意料,安德鲁的确是个不肯轻言放下的人,他只身坐在图书馆中查阅有关保障同性恋权益的法律条文,或许在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不变的信念:我与其他人一样,没有任何的不一样。

另外,我想影片之所以把背景设置成为费城——《独立宣言》的签署之地,就应是有意为之的,而主人公恰是一位律师——美国司法界的一员,更是有想对美国司法界说点什么的意思。

事实上这起案件重点并不是经理对员工的解雇是否非法,而在于他的上司是因为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才将其解雇。

真正令我感动的也并不是艾滋病患者的权益最终被保护,而是主人公最后真的能够说一声“I’mready”。

他深知自我也许活不到庭审结束就会死亡,但是他依然不屑的努力,去争取自我的尊严,这种信念与坚持,正式打动我最深的地方。

影片并没有将笔墨过多的放在主人公的个人情感上,也没有过多的描述如何去打赢这场官司获得赔偿,相反地,这些情节仅仅是一笔带过,重点是突出了安德鲁之所以能坐下去的原因。

那么安德鲁的信念来自何处呢?回答很简单:爱。

并不仅仅仅来自于他的“伴侣”,更来自于他的家人,他的父母、兄弟姐妹……
没有他们的支持与鼓励,安德鲁就不会有勇气走到法庭上,去追求自身的权益。

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也是导演想要将他融会到社会问题中去的原因,艾滋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患病后被人抛弃,失去爱的感觉。

当世人对你不予理睬,当你失去了工作,当你被人误解时,来自家庭、爱人的情感将支撑你走向最后。

影片结尾的一曲《Philadelphia》以及背景上孩童时期的安德鲁玩耍时的情景意境幽远,寓意深刻……
那么就请相信爱的力量,因为他会带给你生活的勇气。

拥有爱,天堑终会变通途;丧失爱,你将寸步难行……
费城故事观后感2
汤姆汉克斯的这部费城故事是我最喜欢的也是我个人认为他演的最好的,最难忘他病态的模样憔悴却异常坚定的眼神,没有理由不被他感染和牵动,他身上与生俱来的魔力是令人震撼的,如我,就是这样被征服了,我从来没有这般热情的迷恋着一个剧中的人物,很奇妙。

剧情其实简单透彻,并没有理解上的困难。

一位年轻律师,在职场上如沐春风潇洒得意,虽工作劳累却也能获得上司宠爱,在影片开头,几乎是不能想象其接下来会是怎样的发展趋势。

然就是这样出乎你的意料,你瞪大着眼睛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他因同性的生活方式而不幸染上了AIDS(爱滋是台湾翻译而来,名称容易造成恐慌和误解,故专业人士一般不这样直接称呼),同事无意间的一瞥就这样注定了他不公的下场,他被解雇了,他完美的事业就此结束。

一个人物缩成一个社会群体的影子,弱势群体,这种意义是深刻且真实的。

他放下极大的自尊来求助于一个曾经一同较劲的对手,而对手轻蔑的语气和断然的拒绝使他的眼神在那一刻灰暗无比,他笑了,然后离开了,我们都能猜得到他有多大的绝望。

那个对手也同样影射出了社会的另一群体,麻木的人,因常期处于城市烦躁独立的生活方式里而变得谨慎和小心,很难敞开心关注身边的人,亦不懂得理解彼此,距离越大隔阂越深。

爱是需要理解和宽容的。

然而最终图书馆里,两者相遇,人性在那些微弱的灯光下灼灼发光,这一刻,我噙满泪水。

安迪让对手念出联邦就业法1937拟定的禁令,让他了解有同样一个性质案例却有着相反结局的事实,让他体会他所坚持的真理是值得的且令人尊重的。

此刻彼此的眼神越来越浑合越来越有同一种颜色,那就是信任。

我看到了光辉的人性,美丽动人。

对阿,世界充满闪动的人性美,无不照耀失望沉滞的心。

如安迪的家人一般,每一个人的真诚和善良以及至高的爱意,都在他们平静的笑脸上浮开飘扬溶进我们脆弱的心田里,滋润成一片春暖花开的天地。

法庭上的驳论占了影片的很大部分,我们能真切的感受到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对方律师傲人冷漠的姿态和安迪对手(同意作为安迪的辩护律师)的诙谐率真的言辞形成强烈对比,都代表一种社会态度,却赋予不同现实意义。

法庭上一位妇女的证词很多人提及,她说,我没有罪,也不无辜,只是想活下去,她温柔善意的眼神轻轻浮过安迪,两颗受
伤的心得到刹那的慰藉。

这又是影片的一个人性的碰撞点,极其委婉。

辩驳过程中,为了证实安迪的确在当时被辞退前就出现病变症状,安迪不得不解开衣领,敞开胸脯,让大家看到最不忍看到的一幕,胸前布满病变的斑痕,红褐色,大块大块的,令人触目不已。

当然,最后的结局是安迪方获胜得到索赔,只是在接近尾声的时刻,安迪却再也起不来了,他在病床上笑着说,一千个律师被捆在一起丢进海里,那叫什么。

他说,好的开始。

的确是个好的开始,律师少了,不公少了,社会不需要太多的律师来主持正义了,那么,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影片最后,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加入那么多安迪童年的欢乐时刻,这是意在说明什么,表达什么,或许如我浅见,是童年的美好纯真与现实社会的复杂无常形成一定的对比吧,表现人心最初的和最深的善吧。

顺便提一句,影片的剪辑也是做的不错的,如安迪的辩护律师也就是他以前的对手,在得知他患病之后的一系列神态举止与安迪的动作的穿插,运用的非常好。

费城故事观后感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