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

解读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

解读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
2013年12月19日
什么是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精神障碍,其核心表现是心情低落、不易高兴起来,兴趣减退,以及疲劳感增加、精力不够用或活动减少。

抑郁障碍常伴有的躯体症状群:睡眠障碍:多表现为早醒,少数为睡眠过多,但睡醒后不解乏。

身体不适:头昏、头痛、胸闷、胃痛、胃胀、消化不良、肢体及肩背部疼痛。

食欲下降或体重明显减轻,有小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增大,体型肥胖。

性欲下降; 症状可能呈现出晨重夜轻的规律。

抑郁症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三环类、SSRI、SNRI、NaSSA等抗抑郁药;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家庭治疗等。

其他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工娱治疗等);抑郁症与其他相关疾病的关系抑郁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会阻碍中风的康复; 帕金森氏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抑郁可延缓原有疾病的康复,影响各种躯体疾病的预后。

家人应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充分认识抑郁症不适思想病,不是意志不坚强,更不是“装病”。

理解患者的痛苦,不要指责批评。

鼓励患者表达痛苦,鼓励倾诉。

多陪伴、多倾听。

鼓励患者寻求医生的帮助,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

和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计划,并鼓励执行。

切忌强迫患者做他/她目前难以进行的活动。

对于有强烈自杀观念乃至自杀行为的患者,要有专人全程看护,确保其人身安全。

患者如何面对抑郁症?
尽早识别:重视症状,尽早咨询专业人员或就医,做到早识别、早康复。

正确面对:认识到这是一种可治性疾病,应正确面对并树立治疗和康复的信心。

患者不会“分裂”,不会成“疯子”。

积极治疗:坚持按医嘱服药并配合医生进行心理调节。

主动预防:努力完善个性,锻炼适应能力。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这种情况下,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四处就医,各种医学检查无异常发现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
消病人对自己各种不适症状的疑虑和担心。

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疾病,但不能解释病人所有症状及程度。

比如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胸闷、胸痛,但是心脏相关的检查并没有提示相应病变的证据,然而患者仍十分担忧自己的病,到处求医问药,按照冠心病治疗并没有效果。

我们就认为该患者患有躯体形式障碍。

这些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常常拒绝承认是心理病因的可能。

同时,患者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树立治疗信心。

心理治疗:是主要治疗形式,通过该治疗让患者逐渐了解所患疾病的性质,改变其错误的观念或减轻精神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对自己的身体情况与健康状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评估。

药物治疗:遵医嘱服药十分重要。

其他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针灸、理疗等对部分患者有效。

弗洛伊德专家友情提醒;患有以上两种疾病的患者,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病症,通过治疗是可以痊愈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