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讲座2PPT课件
❖ 尽量避免教师指定,用自荐和选举的方式 产生,只有充分考虑学生意愿产生的小组 长,才容易成为实际活动的核心。
10
二、小组组建的原则
5.教室布置有利于小组学习(班主任反思) ❖ 在小组学习的情况下,6人的学习小组组合对坐,
对面是“学习对子”,临近是“帮扶对子”,6 人组成一个紧密的讨论小组,有利于合作、交流。
13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二)、课堂展示,主要由中下学生展示,中 生为主。 小组展示过程的要求是:全面、完整, 口头展示要声音洪亮,黑板展示要整洁、 规范。有一题多解的情况,鼓励其他小组 进行补充展示。
14
❖ 课堂展示不是为了展示而展示,更不是“预演”。 展示是一个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真正的目的 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检验其掌握的基础知识, 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增强小组活力。
5
一、如何组建小组?
❖ 2.选出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 ❖ 常务组长管纪律,要带领组员制定组
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还 要督促目标的落实。 ❖ 学习组长负责督促组员的学习。 ❖ 小组长由学生自荐、选举等方式产生, 还要定期述职和接受组员评议,工作 不出色的,会被及时更换。
6
二、小组组建的原则
高效课堂模式的助推 器
——小组合作学习改变课堂基因 (一)
1
“合作”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各项领域的发展需要合作! ❖ 人与人之间的劳动需要合作! ❖ 人与人之间的学习需要合作! ❖ 合作一词已成为时代的主题词。全国上下、大江
南北、农村与城城市的学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 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合作学习” ❖ 国家之间的发展需要合作!
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组长的调整,也 包括组名、组规、组训及小组发展目标等的变化。 ❖ 只有适时调整,才能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持续地 开展。
9
二、小组组建的原则
❖ 4选择一个优秀的学习小组长(班主任反思) ❖ 小组长应具备3个基本条件,首先,他应当
是本组的学习骨干和积极分子,在知识和 能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其次,具有初 步的组织能力,再次,愿意对学习有困难 的同学提供帮助。
11
二、小组组建的原则
❖ 综述: ❖ 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 ❖ 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每个学
习小组都成为一个合作互助、独立运行的“小 班”,成为一个个“动车组”。
12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一)、预习 将“学导案”做为引导学生学习的
“红线”。学案下发: (1)独学:在 预习本上用双色笔标注重点、难点和模糊 的地方;(2)对学:同层次的学生交流, 然后扶助弱生;(3)群学:普遍性问题 组内学习讨论。互学:组内无法解决,班 内其他组或老师帮助解决。
(共同愿景) 小组每个成员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个
人目标)
19
五、小组的管理与评价工作
一、小组管理 一方面建立起依托小组的学生自主管理体系,
一方面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考核形式实施小组捆绑评价,追求整体进步。
如果把每个小组看成是一个小班,那么一间教室 就成了N个小班。高效课堂就等同于小班化教学。
❖ 如何组建合作小组?如何管理好学习小组?如何 利用好学习小组?是我们合作学习模式成功的关 键所在、、、、是当班主任必须认小组?(班主任)
❖ 1.每组最好6人,组员从A、B、C三层两两选出 ❖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成ABC三个层
级,组间优中差搭配基本均衡; ❖ 注意男女生比例,各组人数一致; ❖ 关注学生的性格因素,活泼型与内敛型的相结合,
2
榕江一中在“合作学习”的探究中取得了哪些进 展?
榕江一中高二年级进行课改以来,以小组 学习为抓手,从组建小组、小组学习流程、 小组建设、小组管理与评价等方面提出了 具体细致的要求,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
给“合作学习”搭建合作的平台
❖ 没有平台就谈不上合作,正如演员没有了舞台就 没有了自已的戏唱,表现不了自已的才华一样。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合作平 台就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这是班级内学习的最 小学习单位,学生个人就是这一“合作社”的成 员。
16
四、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一)小组长培训: 一是任课教师进行课前培训,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课堂 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二是班主任定期培训,每周 固定时间与组长交流,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三是 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随时招集学科组长开会, 了解本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探讨解决办法。 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开 展小组学习和管理工作。
❖ 2.尽量尊重学生意愿(班主任反思) ❖ 在分组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同时注
意不把彼此暂时排斥的学生编在一组,以 免激发其逆反心理。 ❖ C层学生宜编入对他们持中间态度或欢迎态 度的小组,以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8
二、小组组建的原则
❖ 3.适时调整(班主任反思) ❖ 小组必须在必要的时候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 展示,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和展示欲,进一步 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 而教师的备课时会经常预设:学生学会了没有?内 心怎么想?情感态度怎么样?在展示中,教师很好 地实现了一次学情调查。
15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流程
❖ (三)、点评:主要由优生负责完成。判定正误, 讲解思路,总结规律和方法,补充不完善的环节 和其他解法,然后征询其他小组或任课老师的意 见,完成点评任务。
17
四、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 (二)小组凝聚力的培育 通过小组成员对学习能力提高的期望,不甘示弱 的团对精神,家庭式的亲情关系、个人能力展示 的欲望等诸方面体现出来,使小组学习朝着正确 的方向发展。
18
四、小组的巩固建设工作
❖ (三)小组目标意识的培养 回答好两个问题: 小组的集体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实现?
❖ 1.均衡(班主任要反思这一问题) ❖ 这是指在学习成绩,能力水平和课外
活动能力等方面,各个小组的力量保 持均衡,大体相当。
❖ 均衡配置有利于每个小组都能进行充 分的讨论,利于学生互相帮助和深入 交流,并据此获得积极的学习情感体 验;同时也有利于各小组在同等条件 下展开竞赛。
7
二、小组组建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