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提出遵守各国在中国“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的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凡尔赛和约》 C.《四国条约》 D.《九国公约》
2.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3.某同学学了《凡尔赛条约》的内容后,写了以下体会如下图:“德国人沮丧,日本人得意”。
其中“日本人得意”是因为《凡尔赛条约》()
A.有利于日本进一步打击美国对华势力的扩张而独霸中国
B.使日本取得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殖民地统治权
C.使日本成为世界霸主
D.有利于日本控制国际联盟
4.列宁是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他的活动曾极大地影响了20世纪世界历史的进程。
下列事件与列宁有关的是()
A.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参加雅尔塔会议
C.发表《共产党宣言》 D.领导反法西斯战争
5.标志着苏联模式形成的是下列哪一事件( )
A.1917年十月革命的胜利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
D.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公布
6.1921年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时间点,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对之后的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叙述符合1921年史实的是()
①这一年对中国革命的影响可谓是“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②这一年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
③这一年苏俄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进行了成功的探索
④这一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非洲在15世纪早期就遭受西方殖民国家的奴役,时间长达近500年,因此有“黑暗大陆”之称。
下列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是()
A.1952年埃及的独立B.1960年“非洲独立年”
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D.1956年古巴革命的胜利
8.与凯末尔革命相比,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不同之处是()
A.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B.采取和平手段进行
C.资产阶级领导了斗争D.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发生9.2019年是巴黎和会召开100周年。
下列有关该会议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 B.决定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C.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与太平洋的秩序 D.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10.十月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A.巴黎公社B.彼得格勒起义C.攻占巴士底狱D.巴黎和会11.苏联于1922年成立,1991年解体,它的“缔造者”和“终结者”分别是()A.斯大林赫鲁晓夫 B.列宁赫鲁晓夫
C.列宁戈尔巴乔夫 D.斯大林叶利钦
12.下图是苏联电影《十月》的原版海报,图中的主体人物是列宁。
这部电影的内容应包括()
A.沙皇彼得一世改革 B.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D.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13.北京时间4月16日凌晨,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终点处发生两起爆炸,FBI初步将爆炸事件定义为恐怖袭击。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恐怖事件是()A.萨拉托加事件 B.摩洛哥事件
C.萨拉热窝事件 D.波斯尼亚事件
14.“到1916年,两大军事集团已经在战场上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厮杀,欧洲开始奔向
毁灭,并且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材料认为欧洲“奔向毁灭”的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 B.巴黎和会 C.慕尼黑会议 D.希特勒上台15.《震撼世界的十天》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
十月革命最“震撼世界”的是()
A.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D.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16.国家利益影响着国际关系的走向,而国际关系的变化又主导着世界格局的调整。
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先后经历的演变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
17.从下表的史实中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是()
A.都是帝国主义战争B.都带来了巨大灾难且破坏了经济C.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D.都对人口的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18.“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
……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材料主要说明()
A.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
B.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
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一战加剧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19.“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
”材料中的“条约”出自哪一会议( )
A.华盛顿会议B.巴黎和会C.雅尔塔会议D.慕尼黑会议20.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变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B.德、奥为加强同俄、法对抗,缔结军事同盟
C.英,德的竞争促使英国协调它同法、俄的矛盾
D.意、法矛盾激化促使意大利加入德奥同盟
2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新阶段”主要
是指()
A.建成了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C.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建立 D.成功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22.小华学了《九国公约》的内容后,写了以下体会:“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
”其中“美国人得意”是因为《九国公约》()
A.有利于美国进一步对华扩张 B.使美国取得德国的大片海外殖民地
C.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D.有利于美国控制联合国
23.下列条约与中国有关的是()
①《四国条约》②《五国条约》③《九国公约》④《凡尔赛和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4.“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突然发出了几声炮响,工人、士兵向冬宫发起了猛烈进攻……一场伟大的革命取得了胜利。
”下列有关这场“伟大的革命”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②革命胜利后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③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④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5.下图为某学者所绘的《一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
A.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短暂的 B.十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C.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D.沙皇改革催生俄国民主革命
二、简答题
26.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战后列强关系进行调整,并对世界秩序进行重新安排。
(1)一战后,帝国主义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这两次会议分别以什么问题为核心?
(2)两次会议各签署的主要政治文件是什么?
(3)两次会议各暂缓了在哪一地区的矛盾?
(4)通过这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建立的国际关系新体系是什么?这一体系能够维持长久吗?为什么?
27.纵观20世纪的世界历史,国际格局几经变动。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分别签署的条约是什么?
(2)二战期间召开雅尔塔会议,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20世纪八九十年代,“和平发展”成为世界主题,但影响和平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你认为有哪些?
28.一战后世界形成了什么体系?这一体系是通过哪两次会议确立的?
29.20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体系)的三次大变动。
请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什么体系?
(2)二战后,形成了以哪两个国家为首的东西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这一格局终结的标志是什么?
(3)你怎样认识当今正在变化的世界格局?
参考答案
1.D 2.A 3.B 4.A 5.D 6.A 7.C 8.B 9.D 10.B 11.C 12.B 13.C 14.A 15.C 16.A 17.B 18.D 19.B 20.A 21.C 22.A 23.C 24.A 25.C
26.(1)巴黎和会:德国问题;华盛顿会议:中国问题;
(2)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3)巴黎和会: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的矛盾;华盛顿会议: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能;因为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27.(1)《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
(2)打败法西斯德国后,彻底消灭其法西斯主义;决定建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将对日作战。
(3)北约和华约组织建立
(4)大国霸权主义、战争问题、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恐怖主义等
28.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9.(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苏联和美国,苏联解体
(3)世界正向多极化发展,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