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质基础理论11识图
剖面图内一般不要留有空白。地下的 地层分布、层序、构造特征推断绘出。
3.地层柱状图 正式的地质图或地质报告中常附有工 作区的地层综合柱状图。地层柱状图可以 附在地质图的左边,也可以绘成单独一幅 图。比例尺可根据反映地层详细程度的要 求和地层总厚度而定。图名书写于图的上 方,一般标为“x x地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一般正规的地质图应有图名、比例尺、 图例和责任表(包括编图单位或人员、编图日 期及资料来源等)。
“图名”表明图幅所在地区和图的类型。 一般采用图内主要市镇、居民点、山岭等名 称。如果比例尺较大,图幅面积较小,地名 不为人们所知,则在地名前要写上所属的省 (区)、市或县名,如北京市门头沟区地质图 、周口店第四纪地质图及湖北大冶黄荆山水 文地质图等。
地质图的比例尺与地形图或地图的比例 尺一样,有数字比例尺和线条比例尺。
图例是地质图上各种地质现象的符号和标 记,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色调来表明地层、岩 体的时代和性质。图例要按一定顺序排列,地 层图例在前,次为岩石图例,构造图例一般排 在最后。
地层图例的安排从上到下由新到老;如横 排,一般从左到右由新到老。已确定时代的喷 出岩、变质岩可按其时代排列在地形图例相应 的位置上。岩浆岩体的图例放在地层图例之后 ,已确定时代的岩体可按新老排列,同时代各 岩类按酸性到基性排列。
剖面在地质图上的位置用一细线标出, 两端注上剖面代号,如I—I’,Ⅱ一Ⅱ’ , 或 A—A’ ,A—B等。在相应剖面图的两端 也相应注上同一代号。
剖面图的比例尺应与地质图的比例尺 一致,如剖面图附在地质图的下方,可不 再注明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表示在剖 面两端竖立的直线上,下边先选定比本区 最低点更低的某一标高(可选至0以下)一条 水平线作基线,然后以基线为起点在竖直 线上注明各高程数。如剖面图垂直比例尺 放大,则应注明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 熟悉图例是读图的基础。首先要熟悉图幅 所使用的各种地质符号,从图例可以了解 图区出露的地层及其时代、顺序,地层间 有无间断,以及岩石类型,时代等。读图 例时,最好与图幅地区的综合地层柱状图 结合起来读,了解地层时代顺序和它们之 间的接触关系(整合或不整合)。
32 岩层产状
• 在阅读地质内容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区的 地形特征。在比例尺较大(如大于1:50000) 的地形地质图上,从等高线形态和水系可了 解地形特点。在中小比例尺(1:10万一1:50 万)地质图上,一般无等高线,可根据水系 分布,山峰标高的分布变化,认识地形的特 点。
第七章 阅读地质图
认识和阅读地质图
一、目的要求 1.初步建立地质图的概念,了解地质
图的图式规格和阅读地质图的一般步骤及方 法。
2.读水平岩层及倾斜岩层地质图,掌 握各种产状岩层的出露特征。
3.认识和阅读剖面图,学会绘制图切 剖面图。
B
二、地质图
1. 地质图的概念及图式规格
地质图是用一定的符号、色谱和花纹将 某一地区地表出露的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 (如各时代地层、岩体、地质构造、矿床等) 按一定比例尺概括地投影到地形图(平面图) 上的一种图件。
(3)角度不整合接触:上下两套岩层产 状不同,层时代不延续,其间有地层缺 失。
在图上常表现为较老的一套岩层界线被 不整合线切割,而新的一套岩层的界线则与 不整合线大致平行延伸。
水平岩层 未经变动的新岩层
水平岩层的主要特征:
• 一幅地质图反映了该地区各方面地质情况 。读图时一般要分析地层时代,层序和岩 石类型、性质和岩层、岩体的产状、分布 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分析地质构造方面主 要是褶皱的形态特征,空间分布、组合和 形成时代;断裂构造的类型、规模、空间 组合、分布和形成时代或先后顺序;岩浆 岩体产状和原生及次生构造以及变质岩区 所表现的构造特征等等。
A
C A
C
B
D
B D
三、读地质图的步骤和方法
• 读地质图首先要看图式和各种规格,即先
看图名、比例尺和图例。还应具备地形图 和地图有关知识。
• 从图名和图幅代号、经纬度,了解图幅的 地理位置和图的类型,从比例尺可以了解 图上线段长度、面积大小和地质体大小及 反映详略程度,图幅编绘出版年月和资料 来源,便于查明工作区研究史。
综合地层柱状图是按工作区所有出露 地层的新老叠置关系恢复成水平状态切出 的一个具代表性的柱子。在柱子中表示出 各地层单位或层位的厚度、时代及地层系 统和接触关系等。一般只绘地层(包括喷出 岩),不绘侵入体。也有将侵入岩体按其时 代与围岩接触关系绘在柱状图里。用岩石 花纹表示的地层岩性柱子的宽度,可根据 所绘柱状图的长度而定,使之宽窄适度, 美观大方,一般以2—4厘米为宜。
剖面图两端的同一高度上注明剖面方 向(用方位角表示)。剖面所经过的山岭、 河流,城镇等地名应注明在剖面的上面所 在位置。为醒目美观,最好把方向、地名 排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剖面图的放置一般北端在左边,南端 在右边,西左东右,南西和北西在左边, 北东和南东端在右边。
剖面图与地质图所用的地层符号、色 谱应该一致。如剖面图与地质图在一幅图 上,地层图例可以省去。
构造图例,如地质界限、断层应区分是实 测的还是推断的。地形图的图例一般不列于地 质图图例中。
2.地质剖面图 正规地质图常附有一幅或几幅切过图区 主要构造的剖面图。剖面图也有一定的规定 格式。 剖面图如单独绘一幅时,则要标明剖面 图图名,通常是以剖面所在地区地名及所经 过的主要地名(如山峰、河流、城镇和居民 点)作为图名,如周口店(指图幅所在地区) 太平山一升平山地质剖面图。如为图切剖面 并附在地质图下面,则只以剖面标号表示: 地质剖面图或A—A’剖面图。
• 读图分析时,可以边阅读,边记录,边绘 示意剖面图或构造纲要图。有关各种构造 形态的具体分析方法,下面分别介绍。
岩层接触关系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1)整合接触:在地质图上表现为岩层 时代延续,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彼此平行 延伸。
(2)平行不整合接触:表现为上下两套 岩层产状一致,岩层界线平行排列,其间 有地层缺失,即岩层时代不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