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设计实验——氯化铵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1. 运用已学过的化学知识,自行制定制备氯化铵的实验方案,并制出产品。
2. 巩固实验室的一些基本操作。
如称量、加热、浓缩、过滤(常压、减压等)。
3. 观察和验证盐类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用氯化钠与硫酸铵作用来制备氯化铵: 2 NaCl + (NH 4)2SO 4 = Na 2SO 4 + 2 NH 4Cl
根据它们的溶解度及其受温度影响差别的原理,采取加热、蒸发、冷却等措施,使溶解结晶转化,从而达到分离。
以上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克/100克水)如下表所示:
由表可知,氯化铵、氯化钠、硫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不过,氯化钠溶
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硫酸铵的溶解度无论在低温还是高温都是最大的。
硫酸钠的溶解度有一转折点。
十水硫酸钠的溶解度也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达 O C 时脱水变成Na 2SO 4。
Na 2SO 4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所以,只要把氯化钠、硫酸铵溶于水,加热蒸发,Na 2SO 4就会结晶析出,趁热过滤。
然后再将滤液冷却,NH 4Cl 晶体随温度的下降逐渐析出,在35 O C 左右抽滤,即得NH 4Cl 产品。
三、实验步骤
方案一:析出Na 2SO 4法(加热法)
1. 称取23g NaCl ,放入250 mL 烧杯内,加入60-80 mL 水。
加热、搅拌使之溶解。
若有不溶物,则
用普通漏斗过滤分离,滤液用蒸发皿盛。
2. 在NaCl 溶液中加入26g (NH 4)2SO 4。
水浴加热、搅拌,促使其溶解。
在浓缩过程中,有大量Na 2SO
4结晶析出。
当溶液减少到
70 mL (提前作记号)左右时,停止加热,并趁热抽滤。
3. 将滤液迅速倒入一100mL 烧杯中,静置冷却,NH 4Cl 晶体逐渐析出,冷却至35 O C 左右,抽滤。
4. 把滤液重新置于水浴上加热蒸发,至有较多Na 2SO 4晶体析出,抽滤。
倾出滤液于小烧杯中,静置
冷却至35 O C 左右,抽滤。
如此重复二次。
5. 把三次所得的NH 4Cl 晶体合并,一起称重,计算收率(将三次所得的副产品Na 2SO 4合并称重)。
6. 产品的鉴定:
取1g NH 4Cl 产品,放于一干燥试管的底部,加热。
NH 4Cl 杂质含量 =(G 灼烧后-G 空试管)g/1g 100%
方案二:析出Na 2SO 410H 2O 法(冰冷法)
1. 称取23g NaCl ,放入250 mL 烧杯内,加入约90 mL 水。
加热、搅拌使之溶解。
若有不溶物,则
用普通漏斗过滤分离。
2. 在NaCl 溶液中加入26g (NH 4)2SO 4。
水浴加热、搅拌,促使其溶解。
3. 然后用冰冷却到0-10C 左右,加入少量Na 2SO 410H 2O 作为晶种,并不断搅拌。
至有大量Na 2
SO 410H 2O 晶体析出时,立即抽滤。
4. 将滤液转入蒸发皿中,水浴蒸发浓缩至有少量晶体析出,静置冷却,NH 4Cl 晶体逐渐析出,冷却
至35 O C 左右,抽滤。
温度 /O C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氯化钠
十水硫酸钠
O C)
硫酸钠
氯化铵 硫酸铵
5.把所得的NH4Cl晶体称重,计算收率。
(将所得的副产品Na2SO410H2O也称重)。
6.产品的鉴定:
取1g NH4Cl产品,放于一干燥试管的底部,加热。
NH4Cl杂质含量 =(G灼烧后-G空试管)g/1g100%
四、实验流程
方案一:析出Na2SO4法(加热法)
23gNaCl 75mL水
△渣(弃) 26g (NH4)2SO4
NaCl溶解过滤
滤液反应蒸发浓缩
Na2SO4晶体称重
趁热抽滤 NH4Cl 称重
母液冷却至40 C 抽滤
母液
第二次蒸发浓缩第三次蒸发浓缩产品检验产品回收
方案二:析出Na2SO410H2O法(冰冷法)
23gNaCl 90mL水
△渣(弃) 26g (NH4)2SO4
NaCl溶解过滤约35C
滤液反应冰冷
Na2SO410H2O晶体称重
抽滤 NH4Cl 称重
母液蒸发浓缩冷至35 C 抽滤
母液
产品检验产品回收
五、注意事项
1用水溶解的溶质量较多时,溶液体积与水的体积不等。
2加热法:水量60-80mL即可,浓缩时要提前作好记号,浓缩不能过度,以防NaCl、(NH4)2SO4析出,趁热抽滤时要预热仪器。
多次浓缩分离(NH4)2SO4与NH4Cl。
3冰冷法:水量75-90mL(Na2SO410H2O析出耗水)。
冷却过程要不断剧烈搅拌(因为结晶过程放出大量热量),形成过饱和aq时未能结晶的话,可加Na2SO410H2O作晶种。
为保证分离效果,在温度降至10C以下时,最好能保持1hr左右。
4以上2种方法中,“冰冷法”分离效果好,但速度慢。
5加热浓缩时要注意不断搅拌。
6NH4Cl与副产品均回收。
7报告格式:
一、目的
二、原理
三、流程图
四、步骤与现象
五、结果
六、讨论
七、参考文献
六、请各位老师注意:
1设计方案与实验报告分别计分。
2产品要求(不告诉学生):NH4Cl 7g
15g Na2SO4 24g (Na2SO410H2O 35g)
3实验课时,尽可能把上面的注意事项写在黑板上。
至于实验步骤与流程图,不要给出。
特别要注意防止泄密(批改设计方案时,发现有部分同学写的设计方案与我们的备课内容完全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