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张梨梨林学概论重点

张梨梨林学概论重点

林学: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结构功能,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保护与利用的科学。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森林:一种植被类型。

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边环境的生物群落郁闭度:林冠层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也称林冠层盖度,是描述乔木层树冠连接程度的指标。

郁闭度=被树冠覆盖的样点数╱样点总数(总冠幅╱样方总面积)林地:用于生产森林资源的土地,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

森林的作用和效益: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柱(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地球生态系统的基因库、地球生命系统的能量库)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调节中枢(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风固沙作用、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维持碳平衡,调节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3、森林是国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双名法:每种植物名称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有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

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常用形容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

双名法=属名+种加词(完整的学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的姓氏缩写)乔木: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

灌木:不具有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主干不越过3米。

沙棘、沙柳、小叶锦鸡儿等枝条:着生叶、花、果等器官的轴。

枝条的构造可分为:节、节间、叶痕、维管束痕、皮孔、髓。

裸子植物的特征;孢子体特别发达、具胚珠,形成种子、形成球花、配子体退化,完全寄生孢子体上、雄配子产生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具多胚现象被子植物的特征;具有真正的花、具雌蕊,形成果实、具有双受精现象、孢子体进一步发达和分化、配子体进一步退化例出松科、柏科、蝶形花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蔷薇科、胡颓子科、无患子各3个树种喜光树种:也称阳性树种,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较高,只有在全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常见落叶松属、桦木属、松属、杨属等。

耐荫树种: 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比较低,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比在全光照下生长良好。

云杉、冷杉。

主导因子:组成生境所有的生态因子,都是植物直接或间接所必需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有一个或两个是起主导作用的,这种起主要作用的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生态因子包括哪几类气候因子:光能、空气、水、风、雷电、气压等;土壤因子:土壤结构、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生物等;地形因子:地表起伏、地貌、海拔、坡向、坡度、坡位;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影响;人为因子:人对森林和森林环境的影响进展演替:植物群落演替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演替逆行演替:植物群落演替由高级阶段向低级阶段发展的演替。

林分:指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邻近地段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

主要树种:又称目的树种。

是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一般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

优势树种:又称建群树种,是群落中蓄积量最多的树种,它决定着群落特点,支配环境。

但不一定是主要树种。

伴生树种:又称次要树种。

在一定时期与主要树种相伴而生的树种,为主要树种创造有利条件,数量一般不占优势,多为中小乔木。

天然林:又称自然林,自然形成的森林人工林:人工播种、植苗、分殖造林形成的森林。

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森林。

混交林:由两种或二种以上的树种组成。

同龄林:凡是由同一龄级的树木构成的林分。

异龄林:凡是由超过一龄级的树木构成的林分。

单层林:林木高低相差不大,基本上为一层。

如同龄林。

复层林:或多层林,林木具两个以上亚层。

如异龄林、阴性和阳性树种的混交林.成熟林阶段的特点;形态:林木个体增大到一定程度,高生长开始减缓甚至停滞,树冠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冠形逐步变为钝圆形或伞状,林下透光增大,有利于次林层及林下幼树的生长发育,下木层及活地被物层更加发育良好,林内生物多样性处于高峰。

生长:在林木高生长逐渐停滞的过程中,直径生长在相当时期内还维持着较大的生长量,材积年生长量及生物量增长均趋于高峰,并在维持一段时期后才逐渐下降。

发育:林木大量结实且种子质量最佳,为自身的更新创造条件。

林分与周围环境:处于充分协调的高峰期,其环境功能无论是水源涵蓄、水土保持,还是吸收和储存CO2,改善周边小气候环境都处于高效期。

良种:是指经过遗传改良,具有优良性状的经济树木的种实、种条、根、芽。

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

林木种子:指播种材料的总称。

包括植物学上真正意义的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等。

也可以包括种条、芽等良种基地:按照国家营建母树林、种子园、采穗圃等有关要求建立的,专门从事良种生产的场所。

大年:指结实量很多的年份。

也叫丰年或种子年结实间隔期:指相邻两个大年之间的间隔年限。

种子调制:是指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脱粒、净种、干燥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

种子贮藏:在一定条件下,为维持种子生命力,采取的延长种子寿命的技术措施。

种子寿命:在通常情况下种子生命力所能维持的年限。

干藏:将充分干燥的种子,置于干燥环境中贮藏称为干藏。

种子催芽:通过机械擦伤、酸蚀、水浸、层积或其他物理、化学方法,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

种批:种源相同,采种年份相同,播种品质一致,种子重量不超过一定限额的同一树种的一批种子。

是抽样的基本单位。

发芽率苗圃:专门培育苗木的场所。

播种区:培育播种苗的生产区。

营养繁殖区:培育营养繁殖苗的生产区。

移植区:培育移植苗的生产区。

苗木:用于造林绿化的树木幼苗种育苗高床:床面高于步道的苗床.低床:床面低于步道的苗床。

苗木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上苗木的株数。

苗期管理:指幼苗出土以后,到苗木出圃之前的田间管理。

插条育苗:是将充分木质化的枝条、苗干或半木质化枝条,截制成一定规格插穗,插于插壤中,使之生根成苗的一种育苗方法移植苗:采用移植措施培育出的苗木。

假植: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以防根系干燥,保护苗木活力的措施。

良种选育的原则、目标、方针、途径;原则: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夺取高产,保证品种能高产、稳产、优质。

目标: 1)生态树种的抗逆性育种2)用材树种速生性育种3)经济林树种抗性、丰产优质稳产育种方针:以选为主选、引、育相结合。

目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对现有自然基因充分利用,不断提高森林的良种化水平。

途径:以采穗圃为主,采穗圃与母树林、种子园相结合。

一年生播种苗的生长阶段生长规程是从种子萌发开始的,根据萌发后幼苗生长速度的节奏性变化,可分为出苗期、幼苗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时期。

速生期育苗技术要点育苗的中心任务是在继续保苗基础上,采取一切加速苗木生长的措施。

此期是决定苗木质量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苗木旺盛生长的潜力。

要加强以下措施:①及时进行追肥、灌溉,保证次数;应大水灌溉,浇足灌透,使之有湿有干。

②及时松土除草。

③针叶树等慢生树种在速生期前期要完成定苗。

④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⑤速生期的后期为提高苗木抗性,要适时停止追施氮肥和灌水。

确定育苗密度的原则(1)树种不同,生物学特性各异,密度则不一致。

一般是生长慢要比生长快的密,苗冠小、不扩张的要密些,针叶树比阔叶树密。

(2)同一树种不同年龄,密度不一。

培育时间短的比培育时间长的的密。

(3)同树种同年龄,栽培条件不同,密度不一。

栽培条件好,密度可适当大些。

10播种量的计算12苗木移植培育的意义1.控制主根生长,促进侧根和须根生长,形成发达根系。

2.抑制苗干徒长,降低茎根比值,有利于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

3.扩大了单株营养面积。

4.分级移栽,使同一地块的苗木生长整齐,便于抚育管理。

5.苗木质量好,造林成活率高人工林:用人工方法进行造林,并培育成的森林。

立地条件:指造林地上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

林种:森林的种类。

森林按其功能可划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5大类。

防护林:以发挥森林的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包括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最佳效益。

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上林木的数量。

纯林: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全面整地:指对造林地上的土壤全部翻垦的整地方式局部整地:指对造林地上的土壤部分地翻垦的整地方式。

播种造林:也叫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上进行造林的方法。

植苗造林:是将苗木直接栽种在造林地上的造林方法。

人工造林于人工更新的异同:人工造林:在无林地上造林。

人工更新:在森林迹地上造林。

适地适树的途径和方法(1)途径:选择、改造。

选择是基本途径,改造必须以选择为基础。

(2)方法选择:1)选树适地:确定造林地以后,根据其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

2)选地适树:确定造林树种以后,根据树种的特性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造林地。

改造:1)改树适地:确定造林地之后,没有选到适宜树种的情况下,通过育种和驯化的方法改变树种的特性适应立地条件。

(选择、引种、育种、驯化。

)2)改地适树:确定造林树种之后,没有选到适宜造林地的情况下,改变造林地土壤特性适应造林树木。

(整地、施肥、灌溉、排水、客土等。

)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的要求1)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根蘖性强,生长迅速,能够密植;2)树冠浓密,落叶丰富且易分解,改土护土性能强。

用材林树种选择的要求:1、速生性:生长速度快;2、丰产性:树体高大、较长寿、适合密植,材积速生期持久,单位面积蓄积量高;3、优质性:干形和材质好;4、稳定性:抵抗病虫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混交类型:1)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2)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3)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4)主要树种、伴生树种、灌木树种混交抚育采伐:在未成熟的林分中,为给保留木创造良好生长条件,而采伐部分林木的森林培育措施。

也叫抚育间伐、中间利用采伐,简称间伐。

林木分化:森林生长发育过程中,林木个体不断发生高、径参差不齐的现象。

透光抚育:在林分的幼龄林阶段、开始郁闭后进行的抚育采伐。

又称透光伐。

生长抚育:幼林经过透光抚育,进入中龄林阶段,林分组成外貌已基本定型。

抚育采伐的目的:1、按经营目的调整林分组成。

2、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林木生长条件。

3、促进林木生长,缩短林木培育期。

4、清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

5、实现早期利用,提高木材总利用量6、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性7、建立适宜的林分结构,发挥森林多种效能。

次生林的经营类型:抚育采伐型、改造型、抚育采伐结合改造型、利用型、封育型、防护林建立复层结构的优点:⑴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地生产力⑵增强调节水量的作用⑶提高抵抗气象灾害的能力⑷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渐伐的选用条件:1、天然更新能力强的成过熟单层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