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新历史主义
文学上的新历史主义是这一历史观念在文学上的回声。
新历史主义小说的特征
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并不是独立于意识的客观存在,作为叙述话语,它是主 观的,具有虚构性、想像性、创造性和权力性,服从话语的逻辑规则。
因此,对历史氛围的虚构、对正统的宏大历史叙事的倾覆、对蕴含在传统历 史叙事中的意识形态话语的解构,是新历史主义的小说的突出特色。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于1995 年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讲 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 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 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 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 精神却崩溃了。它以博大的温情 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 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 求生的欲望。
苏童
苏童,原名童忠贵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 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江 苏省作协副主席 。代表作包括《园艺》、 《红粉》、《妻妾成群》、《河岸》和 《碧奴》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张艺谋改 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提名第 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蜚声海内外。
《一句顶一万句》是河南作家刘震云重要作品, 分为两部: 《出延津记》与《回延津记》。出版 于2009年,描述了一种刘震云中国式的孤独感 和友情观。被称中国版《百年孤独》,是刘震 云的一个成熟、大气之作。
上部“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 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 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在路上失去唯 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为了寻找她, 他不得不走出延津。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概观
中国文学中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出现,是文学创作实践中自然发展的结果,也与 整个世界性的后现代文化氛围有关。
新历史小说的创作群体是由先锋小说家和新写实小说家转向过来的。先锋小说 关注艺术形式和生存哲学,远离大众趣味,在商业化的社会大潮中,实难保持先锋 性,当他们表现出对大众阅读习惯的认同时,首先就将眼光投向了历史这个为大众 所熟悉而又有无穷阐释余地的领域;而新写实以日常生活、人生琐事迎合大众趣味, 久而久之不免平庸琐屑,淡乎寡味,很难翻出新意,也需要开拓新的写作疆域,并 增添作品的体积感和重量感。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历史”一直是个相 当敏感的领域,思想解放运动催生了80年代后期的“重写文学史”“重写革命史” 的要求。因此小说将眼光投注于历史之中,参与对历史的重写,再自然不过。
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和文艺思潮, 在理论上与后现代主义关系紧密,一些学者认为它就是后现代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
新历史主义相对历史主义而言的。所谓历史主义,简单地说就是历史整体论、 历史目的论和历史决定论,它认为历史是有目的、有规律性、有必然性的,任何对 社会生活现象的认识,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的深刻把握基础之上。但二十世纪以来, 历史主义受到广泛的质疑,出现了“批判的历史哲学”以及“叙述主义历史哲学”, 特别是后者对新历史主义影响巨大。它们否定历史的目的与意义,否定历史的客观 性与实在性,认为历史不过是叙述的产物,具有一切叙述话语的共同性,服从着叙 述话语的基本语法。这些观念打破了历史话语的客观性与真实性的神话,拆除了历 史话语与文学话语之间的藩篱,为文学话语介入和改造历史话语铺平了道路。
《活着》讲述了福贵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儿子,娶了城里一个有 钱人的女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每天都进城里的赌馆赌钱。 赚得不多,输了的不少。终于有一天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
一次福贵爸上茅厕时死了。也许这是报应,他是地主,是败家 子。地主位置被一个以前经常借钱给福贵赌博的人坐了。一贫 如洗的福贵因为为救母病去城里抓药,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 部队拉去当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当他幸运归家时,女儿却 已经成了哑巴,母亲死了,家里一穷二白。福贵的儿子意外身 亡;后来女儿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却因产后失血过多而亡;妻子 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时被板车压死了;外孙子吃豆子时死 了。福贵老了,只有一头牛陪着他。
刘震云以乡土小说走上文坛,以《新兵连》《一地鸡毛》《单位》《官场》 等新写实主义小说而著名。对现实中“官场”与“官人”们权力游戏的观察与 权力欲望的发现,使他不由自主地回眸历史,企图找到这种权力的纵深关系。 这使他进入了对历史重新书写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家的行列。
刘震云对历史的重写,不是象传统历史小说那样、比如17年的革命历史斗 争题材的小说那样,以“大历史”为切入角度。以国家民族为叙述单位的“大 历史”,只留下政治、经济、国家意识形态这些“非叙述”“非再现”的僵化 的面孔,新历史主义擅长的是将“大历史”切割成“小历史”,村落史、家族 史是他们基本的叙述单位,历史在文学中得以“叙述”和“再现”。刘震云在 他的《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中,让历史回到了 村庄,回到了“故乡”。
刘震云
刘震云,1958年5月生于河南新乡延津县, 著名作家、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茅 盾文学奖得主(《一句顶一万句》获茅盾 文学奖 ),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 位。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 2011年11月21日,"2011第六届中国作家 富豪榜"重磅发布,刘震云以160万元的版 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6位,引发广 泛关注。
余华
余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当 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 委员。 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活着》和《许 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 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 品。 1998年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 奖。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现就职于杭州文联。
新历史主义在中国没有理论、没有宣言,称不上是一个创作流派,但却是一 个影响广泛的文学思潮,许多作家自觉不自觉地参与了进来,出现了大批的作品。 如刘震云的“故乡系列”《温故一九四二》、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苏童的《我的帝王生涯》《妻年的爱情》、陈忠实的《白鹿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