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单元第一单元我的朋友Do Re Mi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1.听《Do Re Mi》2.游戏:小音符找朋友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Do Re Mi》两个版本,能模唱部分旋律,加深对音乐的兴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感受集体的友好氛围。
2.学习音符fa和ti,掌握和巩固七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
重难点重点:结合简单分析歌曲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表现音乐形象和情绪。
难点:能用七个音符的科尔文手势辅助唱准音高。
教具钢琴、多媒体课件、自制音名卡片(或头饰)教学过程主备复备一、组织教学1.学生在歌曲《Do Re Mi》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1.听一听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七个音符朋友,他们是谁呢?请你们在歌曲中找一找吧!听赏歌曲《Do Re Mi》。
师:大家听得真用心,歌曲中唱了哪几个音符的名字?生:do、re、mi师:你们还记得do re mi在五线谱上的位置和手势吗?复习do re mi sol la的科尔文手势。
2.学一学(1)师:七个小音符还缺少哪两个?学习fa和ti手势(2)复听歌曲第二乐段,加入科尔文手势。
(3)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名就是《Do Re Mi》,有谁知道这首歌选自哪部电影?歌曲《Do Re Mi》简介。
教学过程认识反复记号,并了解其作用。
(6)完整唱歌曲,注意音准,同时引导学生使用科尔文手势,以及用手势提示第二乐段的节奏变化。
3.创编活动,表现歌曲。
(1)为歌曲《七个小兄弟》不同段落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2)师:童话故事里的七个小矮人,有一个非常可爱又漂亮的朋友,是谁呀?生:白雪公主师:我们也把她请来一起跳舞、唱歌吧!学生讨论:请老师或女生扮演“白雪公主”,男生扮演“七个小矮人”。
歌表演:结合歌曲、科尔文手势及角色分组讨论创编动作并做汇报表演,引导学生进行相互评价,鼓励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三、课堂小结1.Do ri mi fa so la ti这七个小兄弟是所有音乐的基础,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无数动人的音乐,给了我们无限美好的感受。
我们要和它们做好朋友,了解它们、熟悉它们,与它们相伴!2.随音乐离开教室。
教学过程6.为乐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表现出其强弱规律。
7.介绍作者巴赫。
8.分组表现乐曲。
一组跳舞,一组打击乐器伴奏。
三、学唱歌曲1.导入:刚才我们欣赏的《G大调小步舞曲》是三拍子的,请听下面一首歌曲,你能听出是几拍子的吗?2.教师范唱《音乐是好朋友》。
3.生:三拍子。
师:我们可以用小舞步来表现歌曲吗?带领学生律动。
4.出示乐谱,教师范唱乐谱,请学生找一找节奏旋律相同的乐句。
生: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节奏、旋律相同。
5.学唱第一乐句乐谱后,使用接唱方式学习第二乐句乐谱。
6.了解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7.加入歌词唱(也可采用接唱方式进行)。
8.尝试用科尔文手势表现歌曲最后两小节。
9.检查学生学唱情况,引导学生用连贯优美的歌声来表达情感。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教师引导并尝试用轮唱方式演唱。
四、课堂小结今天听了一首四三拍的乐曲,又学了一首四三拍的歌曲,音乐是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在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2.la音练习: 6 6 6 6 | 6 ——— ||3. sol音练习:5 5 5 5 | 5 ——— ||4.任意说sol,la,ti三个音,提示学生快速将音准确地吹奏出来。
5. 教师用钢琴弹奏sol,la,ti三个音,学生自己寻找并吹奏出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吹奏兴趣。
四、单元评价(成长的足迹也可以穿插到其它课时中进行)1.念一念,写一写。
2.看老师的手势,在心中模唱。
唱的是哪首歌的旋律?请说出歌名,再唱一唱。
五、课堂小结竖笛的学习贵在坚持,只有不断地练习、体验和感悟,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竖笛这件乐器,从而用它吹奏出动听的乐曲,希望今后你们都能成为小小演奏家。
教学反思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7. 生表演唱并用打击乐伴奏四、歌曲拓展师:老师这儿还有些叫卖歌曲,听听这是在叫卖什么呢?听赏《卖汤圆》《新货郎》《冰糖葫芦》师:我们刚才听了3首叫卖歌曲,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生答)师:欢快、活泼、幽默、诙谐其实就是叫卖歌的特点。
师:这里的木瓜真的很好,帮小贩来推销一下他的木瓜吧!五、小结师:今天,我们通过对叫卖歌曲的学习,了解了叫卖歌曲的特点,这些极富情趣的演唱给了我们极大的艺术享受。
其实啊,这些音乐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你多做有心人,你也一定可以创作出动听有趣的音乐。
好,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2.再次聆听音乐,师范唱。
师:歌中都唱了些什么?谁听见了?(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歌词)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板书:“丘都拉迪”,生齐读)。
“丘都拉迪”是一个衬词,表示彝族小朋友召唤小伙伴来做游戏时欢乐、愉快的心情。
“嗡啊嗡啊”、“啊呀”都是同一个意思。
师:你们听见了“大家快来做游戏”“人人快活笑嘻嘻”唱了几遍?3.按节奏读歌词。
4.学唱歌曲。
(1)先听老师唱第一段。
(师弹琴范唱,生跟唱)师:注意“丘都拉迪”、“嗡啊嗡啊”、“啊呀”是彝族小朋友在召唤小伙伴来做游戏时愉快的那种情绪,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唱得欢快、跳跃一些,我们再来一遍。
(2)自学第二段。
5.跟伴奏演唱。
四、律动、游戏,激发兴趣。
1.律动师:唱歌不能够把彝族小朋友那种欢快的心情表达出来,让我们来学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为这首歌伴舞吧。
师:同学们的舞呀跳得真优美,如果能加上动听的歌声,边唱边跳,那就更好了。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2.游戏师:大家都知道,《阿西里西》是我们彝族小朋友在做游戏时演唱的一首民歌。
好,下面就请同学们两两相对坐好,咱们就用《阿西里西》这首歌曲来做“拍巴掌”的游戏。
师:同学们会玩“火车钻山洞”的游戏吗?好,下面老师要请十位同学到台上来做这个游戏,谁愿意来。
3.同学来评价,他们的游戏做得怎样?五、竖笛练习1.复习竖笛手型,拿竖笛左上右下。
检查学生是否全部正确。
2.发音“突”练习吐奏,使发音清脆、悦耳。
找个别学生试吹,寻找优点,缺点,并改正。
听学生范奏,纠正。
Ti音练习:la音练习:sol音练习:3.学习线谱,sol、la、ti三个音在五线谱上的位置。
4.练习指法sol (0、1、2、3)La (0、1、2)Ti (0、1)5.师生接龙,吹奏乐曲六、全课小结今天,同学们唱得高兴,玩得也高兴,学会了贵州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感受了欢快的情绪,请同学们回去以后把这首歌曲唱给自己的家人听一听!教学反思教学过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吗?学生分辨速度和情绪的变化。
师总结:速度越来越快,情绪越来越高。
4.律动:根据乐曲的速度、音色和情绪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声势和动作做一做,让学生加深印象。
三、竖笛练习(二)1.复习三音练习(1).气息练习,练习吐长音、短音。
(2).复习sol、la、ti 三个音节奏练习。
2.检查三音练习吹奏情况。
3.学习线谱,视唱练习,练习吐奏视片段。
4.找个别学生吹奏,检查、纠正吹错的地方。
5.互相找一找吹奏中出现的错误之处,加以练习。
6.全曲视唱、吹奏练习7.请个别学生吹奏,纠正。
8.集体吹奏。
9.跟伴奏整的演奏。
五、课堂小结竖笛的学习贵在坚持,只有不断地练习、体验和感悟,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竖笛这件乐器,从而用它吹奏出动听的乐曲,希望今后你们都能成为小小演奏家。
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过程(3)师:同学们念的真棒,下面请同学们想想,在蓝色方块里还可以填上什么词来“夸秋天”呢?(4)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第二声部念白部分,老师唱第一声部歌词,我们合作来“夸秋天”。
3.第三声部学习(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小乐器,请你们观察它们分别用在哪些节奏上。
(出示乐器节奏谱)(2)师:下面,我们请第三组的同学上来领取小鼓和手串铃,男同学拿小鼓,女同学拿手串铃。
(3)师:接下来,请第一组的男同学们按照乐器谱上的节奏敲起你们的小鼓,手串铃的部分老师来做。
(第二遍老师敲小鼓,女同学们摇晃手串铃的节奏)4.三声部合作师:下面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完成第一声部(歌唱部分)、第二组的同学完成第二声部(念白部分)、第三组同学完成第三声部(乐器伴奏部分),大家对照歌谱,一齐来夸一夸秋天吧!三、成长的足迹(二)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歌曲《树叶儿飘飘》吗?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复习一下歌曲。
师:接下来,请利用你手中的小乐器为歌曲《树叶儿飘飘》伴奏,与小伙伴们合作唱一唱、奏一奏。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好好夸了夸秋天,秋天美不美啊?就让我们在《树叶儿飘飘》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教学过程四、单元评价1.听老师拍一拍,判断老师拍击的顺序。
五、课堂小结竖笛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反复练习、体验和感悟,我们才能真正地了解竖笛这件乐器,用它吹奏出动听的乐曲,同学们加油!教学反思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