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曹桥中学黎向红[内容提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将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已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潮流,它将更好的完善美术的教育功能,为人的发展奠定人文素质基础。
美术文化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精神财富和人文素养,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彰显着其独特的魅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如何突显学生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则是当今美术教学中关注的一个首要问题,也是新课程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首要任务。
作为一线的美术老师,课堂教学的引路人,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首先要把握好美术文化的基本要义及其基本内涵,才能更深入的将美术文化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滋养学生们的心灵,丰实学生们的美术文化知识,点亮孩子们创造性的思维,引发和创生出新的美术文化。
本文通过三大点的论述:一、把握美术文化——探索课堂教学实践的新视野;二、融入美术文化——深化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点;三、创新美术文化——开创课堂教学实践的新境界。
[关键词]美术文化新视野关键点新境界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课程改革的推进,将美术作为一种文化来学习已成为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潮流,它将更好的完善美术教育的功能,更好的为人的发展奠定人文素质基础。
美术文化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精神财富和人文修养,它有利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使我们的美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并在当今美术教学中越来越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突显学生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则是当今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首要问题。
通过对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我认为在课堂美术教学中应关注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把握美术文化——探索课堂教学实践的新视野在实际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从美术学科自身的特点出发,在深刻感悟美术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去实践课堂美术文化教学,才能使我们的美术文化在我们的课堂中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发扬。
所以,我觉得把握课堂美术文化应抓住以下两点:(一)立足美术文化的背景——感悟美术文化综观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早期美术如:岩画、壁画、帛画等都如实地记录着早期人类的生活,是早期人类社会的真实反映,美术的发展是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步的;同时美术的发展又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是历史上文明进程的辉煌时期,这期间产生了一大批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流派纷呈,这跟当时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和社会氛围是分不开的,人们将其作为一种信仰广为传播,艺术在那一时期也得到了发扬光大,成为了人类历史的闪光点。
因此,我们说“美术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它应该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有人类创造的美的事物的总和,涉及人类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科学、宗教等各种不同领域的有关于美术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二)立足美术文化的内涵——实践美术文化有关的美术教育专家认为:“中小学美术中的美术文化决不是美术的、文学的、历史的、社会各学科的机械的‘拼盘’,而应是美术域的知识、思维、价值、意义、符号系统及其模式,以美术学科为中心,通过美学、美术史、美术评论和美术创作分别展开,同时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既有独立价值,又具系统形态,而且在不同学段还有层次差别。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美术课堂已经改变了以往只重技能、轻视情感体验、缺乏对学生人文关怀的一贯作风,而开始关注学生个体的自我情感、自我需求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和持续发展性,将现代教育和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让我们的课堂美术教学更加多元化、综合化和实用化。
然而美术与其它学科相比,又具有其本质上的特征,美术的这种特征是以可视的造型来呈现的,是一种美的艺术形态,是一种视觉文化,有别于其他学科,而更富有创造性、实践性和可视性。
因此,现代美术教学实践应立足于美术文化的内涵,要不断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性地将美术文化逐步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以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实学生的美术文化知识,点亮孩子们创造性的思维,引发并创生出新的美术文化。
所以说,把握美术文化是现代美术课堂教学实践的一个新视野。
二、融入美术文化——深化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点课堂是学生习得文化知识的殿堂,是教师实现教学理想的舞台,也是美术文化传播的主阵地,我们教师首先要关注课堂教学,关注美术文化,只有将美术文化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才能使其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美术文化深化的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施:(一)、营造美术文化的氛围,充分认识美术任何艺术作品都不是孤立存在、脱离了文化环境创作出来的,而是要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环境和思想影响的,所以,美术学习离不开文化情境。
情境的创设能使学生更快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加速其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和把握。
如湘版七年级美术新教材中的《灯与光》这一课,我的教学灵感就来自于家乡喜闻乐见的西瓜灯,西瓜灯是我们平湖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是以每年一度的西瓜灯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形式来呈现的,这其中既含概了平湖当地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又包含了瓜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文化特点、形式等。
所以在上此课时,我就利用瓜灯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来营造灯的教学情境,使学习气氛浓烈。
同时又根据教学实际,我创设了一系列的学习情境,如:故事情境创设法(既利用幻灯以故事的形式引入到灯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之中,帮助学生以历史的眼光来欣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灯);活动情境创设法(利用课堂活动形式让学生直接体验灯的设计——制作——应用的整个过程,在实践活动中感受这灯饰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媒体情境创设法(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的形式呈现与灯相关的美术资料来营造情境),使学生们深受启发,课堂上学生创制出了很多优秀的灯饰作品,令我感叹。
当然,美术文化情境的创设形式是多样的,应根据教学情况而定。
每个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拥有发展的潜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课堂教学只有围绕这些生命个体去创设有利于他们学习、有利于他们发展的文化学习情境,才能使他们充满活力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去。
(二)、拓展美术文化的空间,吸收美术涵养1、关注美术教学中的历史文化空间人类社会的历史同时也是美术文化发展的历史, 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形式的变迁、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思想境界的不断升华无一不和美术文化有关系。
因此关注历史文化的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对美术文化的了解、有助于对美术文化的掌握和吸收。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典型的表现中国民间风俗的绘画作品,它如实地记录着我国北宋时期的人民生活情况,是我国北宋时期历史风貌的再现。
当我们让学生欣赏此画时,学生的表情常常是非常惊讶和欣喜的,然而却又产生很多的疑问,学生不知道作者为何要这样画?画面究竟表达了什么?此时,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这股学习激情让他们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如北宋时期的民风、民俗,以及当时社会的历史风貌、社会文明程度等。
又如七年级美术《毕加索》一课,毕加索的作品非常抽象,一般学生看不懂,更不用说进行欣赏了。
为了使学生更清楚的了解毕加索、了解他的作品,我就从播放战争视频开始引入到美丽的小镇格尔尼卡惨遭践踏的事例,来表达毕加索绘制此画的目的,事例不但将法西斯的丑恶行经、人们的抗议之声及此画的创作原因点击了出来,而且还使学生了解了毕加索创作此画的意义所在,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产生创作的冲动。
而由此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如何去欣赏艺术作品,当他们一遇到美术作品时,就会相互探讨,查阅资料。
艺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指出:“艺术课程主要从人类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关注历史文化的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使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方面的联系”,看到美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看到不同地区多元文化的面貌,以“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宽容和尊重”2、关注学科整合中的美术文化空间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又与其它学科文化密切相关、互相渗透的。
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可以有效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视觉体验,丰富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比如在中国画的欣赏教学中,不妨采用与语文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让学生领会中国画讲究意境的特点。
就以南宋画家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为例,我们让学生从诗(《江雪》)的意境迈入到画面所描绘的意境中来体会,将诗的境界和画的境界相融合,才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中国画讲究意境的特点;又如《走进美术》一课,我们可以采用网络学习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缤纷精彩的美术世界,引领学生走向艺术的殿堂;同样我们也可以和美妙无比的音乐相结合,则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我在上《徒手画校园》时,为了让学生放开手脚,表现出不同变化的生动的线,让学生尽情地享受了三段不同情感的钢琴曲:优美绝伦的《秋日私语》、激昂高亢《义勇军进行曲》、悲哀苍凉的《二泉映月》,随着音乐的起伏要求学生跟着自己的感觉画线,然后将画的这三种线进行比较,同学们兴奋了,他们发现原来线也是有感情。
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高,学习欲望强烈。
因此将美术和其他学科相整合、相渗透的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使其个性得到张扬,人格得到健全。
3、关注学生生活中的美术文化空间当学习活动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能为生活增色时,学习就会变得欢乐而富有情趣。
我在教学中做了不少尝试。
我们是农村中学,我们的学生都是和着泥土的气息长大的,“面朝黄土背朝天”是我们祖辈的形象,对泥土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七年级的美术综合课中我增设了一节泥塑课。
在上此课之前,我先下班级,让班里的几个学生放学后帮老师做‘泥种’,当我刚宣布完这个事情时,班里就像炸开了锅,升起无数的手招向我,我只好固定名额,挑选部分学生,其他同学则待上课时再欣赏同学们的劳动成果。
课还没开始,同学们就已经热情高涨,可想而知,在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就不同于一般了。
整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学习积极性极高,就连平时最懒的学生也把玩起了泥塑。
贴近生活的教学方式很多,作为一线的美术教师,只要处处留意,做教学的有心人,教学方式就会因事而发、因物而启、层出不穷。
如我们既可以通过生动的课堂学习实践得以实现;同样也可以根据实际,通过课堂的各种导入、各种带有启发性的提问等教学形式来实现,让美术文化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尽展风采。
为学生提供美术文化学习的实践空间,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而且能使学生更灵活地迁移知识,促进学习动机的再次生成,以感促动、以动促学,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三)、提高美术文化的层面,形成持久美术兴趣以往的美术教学重视学习的结果,注重对技能技法的训练,不管是小学还是中学都过分的强调了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使课堂学习单调乏味,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以至使学生越学越不想学,最终失去了对学习美术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