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茂服装产业园项目推介PPT

华茂服装产业园项目推介PPT


● 政策宽松,产业扶持 ►灾区政策扶持:彭州可申请建立国家级服装工业开发区,特殊政策支持。 ►产业政策扶持:纺织行业列入我国十大振兴规划;成都市将彭州列为唯一扶 持的服装产业基地。 ►税费政策有利:政府对园区企业实行定额税政策。 ►土地政策保障: 能够办理土地证及房屋产权证;较为充足的土地划拨支持。 ►货币政策宽松: 宽松货币政策有利于项目开发融资和入园的生产、流通企业 经营融资;银行对入驻园区企业提供七成按揭支持政策, 降低了企业入园门槛。 ►灾后重建政策积极: 震后灾区重建规划,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
2、项目总体定位:东方米兰 时尚之都
米兰是世界服装产业综合体发展的标杆,是我们产业发展的学习榜样
米兰是时尚的代表,东方米兰体现了彭州服装产业的时尚定位 东方代表中国特色,突出彭州服装产业特色
3、形象定位 西部服装之都规划为:一都九中心
彭州在南部新城以北,规划华茂“米兰之都”为中心的三圈层新城。第
4、特色定位——休闲特色
成都汇集了古镇休闲、娱乐休闲、运动休闲、旅游休闲、购物休闲 等多种休闲方式,购物休闲将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休闲方式。 彭州着重打造休闲服装系列,以休闲之装与休闲之都相呼应 。
商务休闲服
运动休闲服 生活休闲服 时尚休闲服 居家休闲服 彭州打造休闲服装之都与成都城市品牌一致 彭州打造淘宝休闲方式是对成都整体休闲产业的完善
5、规划效果——一河一湖一公园,五园五街五中心 东方米兰摈弃了传统的园区模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服装产 业综合体。园区内拥有完善的生活配套和娱乐设施,拥有五 园、五街、五中心,一河、一湖、一公园的格局。
6、多元需求——产品保障 形态保障:现代风格、意大利“米兰”风情的总部写字楼 形态建设,既能办公也能当厂房,比单纯的厂房有更大的可
一圈层以设计、生产、供应、分销等服装产业为主导,第二圈层以信息、金 融、服务、商业、会展、银行、劳务等“产业配套”为主导,第三圈层则集 合了市政、交通、教育、农贸、餐饮、房产、医院等“生活配套”。以华茂 服装产业园‘米兰之都’为圆心,生产、孵化、教育、创意、交易、会展、 信息、网购、商务九大中心的‘一都九中心’就能完全满足投资者们在商业、 生活上的各种要求。
“东方米兰”项目推介
华茂锦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占地15000亩,投资300亿 成都市政府规划的服装家纺产业转移的唯一承接基地 中国西部最大的服装产业聚集区和交易中心
拥有西部最完整的服装产业配套链
四川唯一享受厂房按揭政策支持的项目 500家服装家纺企业已率先入驻 花园厂房、别墅办公、总部形象 独门独院、独立产权、双证齐全
塑空间。
户型保障:可根据客户需求单独量身设计。 功能保障:考虑到位居未来的城市中心,房产能向未来总 部演化,设计充分考虑了功能的多样化。外观按总部设计, 内部按厂区布局,底楼是临街展厅、顶楼是空中花园,前院 可综合办公,后院可员工居住,中庭可停车上货、顶跃可生 活居家。 价值保障:花园式厂房、总部化办公,花费厂房的价格, 享受写字楼的价值。
2010年6月,纺织服装技术创新中心西南中心规 划设计研讨会召开,商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启动
9、物管平台: 园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能源、交通、生活配套 等设施与建设同步进行,提供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
10、物流平台: 提供专业的发货、收货、运输服务。目前,物流公司已
经入驻园区,为园区企业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
2011年3月,成都长运彭州锦城运业有限公司入驻园区
第五章 社会反响
——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媒体热捧
1、领导重视: 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的成功运营,引起了政府各界领导的高
度重视,成都市、彭州市领导多次前来考察并指导工作。彭州市
市长杜浒更是对产业园提出了“爆炸式发展”的要求。
成都重点工作项目组在彭州市委书记韩轶 陪同下考察华茂
网络媒体报道截屏
招商对象 : 服装生产企业、服装销售企业、服装外贸企业、服装设计公司 缝纫机、面辅料、绣花等配套企业; 劳务公司、策划公司、广告公司、律师事务所、培训机构等 招租金对象 : 对不愿投资购买的生产企业也可提供租赁方式
2、退二进三,成都服装全面外迁
彭州是成都市政府规划的唯一服装、石化产业基地,成 都一二圈层的近万家服装企业都将逐渐向彭州转移。
3、产业聚集,彭州占尽天然优势
1)生产企业聚集彭州 2)市场外迁指向彭州
面辅料市场跟着生产厂家走,生产企业分散时,面辅料企业
独立发展,生产企业聚集时,面辅料市场必然跟着聚集,新市场
第一章 项目概况
——东方米兰 时尚之都
中国西部服装之都位于成都工业重镇彭州市工业开发区内,成彭高速 出口左侧,距成都20公里,总占地面积15000亩,其中总部示范区面积 600亩,是成都市人民政府规划的成都唯一的服装家纺产业基地,也是彭
州市政府“一轻一重”(服装与石化)战略重点扶持的产业。
本项目由华茂锦业建设投资公司打造,得到对口援建单位福建省的大力 支持,将把中国西部服装之都打造成“东方米兰·时尚之都”,成为西部最 大的服装产业聚集区、服装交易市场和服装会展中心。
1、产业转移——中国时装力量向西
中国经济在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之后,银根、地根、 能耗、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因素等已经把 中国企业拖入高成本时代。尤其是沿海的制造业更是面临 着新的战略布局和调整。 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西部转移,内地产业按规划规 模聚集,已成为大势所趋。在这次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产 业聚集中,家纺服装产业无疑又是这次产业大转移的焦点。 业界更是发出了“中国时装力量向西”的强烈声音,掀起 一场“纺织服装产业聚集”风潮。在这次服装产业转移中, 作为国家成渝经济带的成都无疑又是焦点中的焦点。
3、人力平台:
搭建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和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招聘网站平 台,通过园区日常现场招聘会、定期大型招聘会、下乡招聘 和校园招聘以及委托代理培训、校企合作等途径,降低企业
用工成本、解决企业招聘难的问题。
破解用工难——华茂创新推出家庭车间 “家庭车间”是一种由政府搭台,商会牵线和
引导,企业培训、下单、并提供设备和支付加
● 产业机遇青睐彭州 ►生产外移、产业聚集趋势 ►沿海产业转移趋势 ►产业对接、有效整合
4、彭州服装产业集群已具规模
企业入驻:500家服装企业已入驻彭州 产业配套:两大洗水龙头企业已落户彭州,由福建对口援建的投资 1.67个亿的创新中心已在华茂示范园开始兴建劳务中心已规划建设,家庭
车间已培养出一批合格劳务人员,园区信息平台已在规划建设之中
2010年华茂园区企业的新品发布会,吸引众多 经销商,模特时装走秀,新品服饰每伦美幻。
6、信息平台: 建立四网一刊一报。商会官方网站、 公司官方网站、华 茂国际服装产业园招聘网站、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电子商务 网,《西部服饰》杂志,商会简报。为园区企业提供新品、 供求、用工、流行、价格等信息。
7、品牌孵化平台: 引进专业的品牌策划公司,为企业提供网站建设、网站推 广、品牌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品牌发展战略规划等品牌包 装和品牌孵化服务。制定园区企业品牌培育规划,协助企业申 报中国驰名商标、四川省著名商标。
1、项目总体目标
近期目标(2010-2012):
入驻企业超过1000家,年销售收入300亿元,解决 就业10万人,树立中国最大时尚之都形象; 远期目标(2010-2020): 入驻企业超过5000家,年销售收入1000亿元,解决 就业30万人,培育出100亿级企业1个,培育出50亿级 企业2个,10亿级企业10个,1亿级企业50个,诞生出 一批中国著名品牌 。
第四章 项目价值
——我们不是在造厂房 而是服装产业的运营商、服务商。
十大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1、商会平台: 通过四川省服装行业协会、彭州市工商联服装行业商会, 发挥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作 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扶持企业健 康成长,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商会俱乐部一角
会跟随生产企业逐渐向彭州聚集。
彭州——华茂服装产业园众多的独特优势
●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位于成都市彭州工业开发 区内,北靠牡丹大道,南接南 部新城,东临成彭高速收费 站,西►通车道路:成彭高速,沙西线, 北新干线 ►在建道路:成绵高速复线,轻轨铁 路(成都—郫县—彭州)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领导及纺织服装企业代表 考察华茂
绵竹市市长率团考察华茂并寻求合作
武胜县县长率团考察华茂并寻求合作
新疆果尔多斯领导率团考察华茂并寻求合作 山东胶州市市委书记率团考察华茂并寻求合作
3、媒体聚焦: 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成功运营,引发了主流媒 体追捧,一时成为众多媒体的焦点。《中国时装 报》、《中国纺织报》、《四川日报》、《成都日 报》、《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四川经 济日报》、《天府早报》、《成都晚报》、《四川 电视台》、《成都电视台》、《中华网》、《新浪 网》、《四川新闻网》等省内外10余家报纸,4家
彭州市市长杜浒率团来华茂指导工作,并要求产业园要爆炸式发展
彭州市领导在华茂召开现场工作会议
彭州市人大领导在公司领导陪同下考察华茂
工信部消费品司原司长张莉、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考察华茂
省经信委、成都市经信委领导,彭州市市长以及各级领导参加产业园二期“东方米兰”奠基仪式
2、社会关注:
华茂国际服装产业园的成功运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四川服 装行业协会、成都服装行业协会、重庆渝派服装行业商会来华茂考察。 除此之外,还吸引了绵竹市、简阳市、武胜县、新疆果尔多斯、山东 胶州市等省内外市县的关注,并纷纷前来考察学习或寻求合作。
电视台、20余家门户网站争先报道华茂服装产业
园,进行了高度评价。《成都日报》产经新闻评价: 华茂服装产业园的聚集效应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华西都市报》更是派出了强大的采访团,对华茂 图:庞大的媒体采访团
模式进行了深度跟踪报道。
(1)主流报媒报道剪辑(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