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城际铁路联络线北京新机场段
基坑放坡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新建城际铁路联络线北京新机场段土建预留工程DK42+038~DK43+677.744和DK44+457.055~DK46+115范围内原地面至冠梁顶面平台范围内放坡开挖施工,线路全长3289m。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
基坑开挖应遵循“分层、分段、分区、对称、均衡、限时”的原则,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4米,严禁在一个工况一次开挖到底。
基坑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严禁超挖”。
放坡分级开挖的分级高度4m,一级施工平台宽度为5m,二级平台宽2米,坡度1:1.5。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项目分段工序
场地清理→测量放线→施做基坑截水沟→施做基坑截水沟→放坡土方开挖
5. 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①按设计提供的地质资料及周围建筑物和地下管线调查等详实资料,严格细致的作好开挖的施工组织(包括周围环境的监控措施)和施工操作规程,做好技术交底。
②施工前要求施工人员人人做到了解周边环境,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并成立以项目副经理为组长的对外协调小组负责土方外运协调工作。
基坑开挖前,落实好出土、运输车辆、运输路线和弃土场地,办理有关渣土外运证件及签订相关环境保护协议。
③选择适合本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
对所有进入现场的设备做一次检修,保证施工期间机械正常运转。
④备足排除基坑积水的排水设备,事先备足抽排水设备以防开挖土坡被突然的暴雨冲塌、地面大量沉陷的严重后果。
⑤合理安排场地,作好防排水设施,保证场外地表水不流入基坑。
5.2施工工艺
5.2.1场地清理
⑴表层附着物清理
开挖前清除开挖范围内地表上的障碍物。
根据现场地形变化情况,将开挖范围内弃土,对地表进行平整、形成开挖作业面。
⑵河内抽水
隧道线路内南端有河沟,为航站楼井点降水排水,开挖前先征得新机场建设指挥部同意,对出水口进行封堵,再进行抽排,抽排水借助于新机场南端东西向水沟排除场外。
5.2.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放出基坑开挖边线,每20m一个断面,设置标示桩,用尼龙线将标示桩连接,作为基坑开挖的界限。
现场配置1台全站仪,每级开挖到位后及时复测底口线、坡比等,然后设置定位指示桩、尼龙线标示等,向前分层开挖,防止出现超挖。
5.2.3施做基坑截水沟
基坑开挖前,在距基坑边缘0.5m处,设置40cm×30cm矩形水沟,纵向坡度3%。
截水沟与地面原有永久排水、截水系统相结合,确保及时将外部积水排除,以防止外部积水进入基坑。
基坑开挖过程,根据坑底高程,确定井点降水水位。
5.2.4 放坡土方开挖
开挖道路
⑴根据纵向区段划分,分区沿进出基坑道路,形成作业面,进行推进,分层开挖。
道路坡度不大于10%,与基坑外便道顺接,下坑位置处便道采用20cm厚泥结碎石,如下图所示:
下基坑横向道路布置示意图
(2)土方开挖组织
沿进出基坑道路进入,形成工作面,每个作业面配置1台挖机,向前推进。
每台挖机配置4台自卸车运土,由基坑运至主线路基进行填筑。
开挖遵循纵向分段、竖向分层、由上而下的原则进行,纵向坡度不大于1:1,每层开挖深度不大于4.0m(若放坡高度小于4.0m,只需分一层开挖即可);分层开挖如下图所示
土方分层开挖示意图
①纵向区段划分,分区沿进出基坑道路进入基坑,形成作业面,分别向前推进,分层开挖。
②基坑开挖从上至下分层依次开挖,先打通纵向机械施工通道,再展开作业平台,从一侧开始依次顺序分层机械开挖,严禁乱挖、超挖。
③基坑中部开挖到位后,再开挖基坑边坡进行刷坡。
按照设计坡度刷坡,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和平顺。
5.2.5土钉墙施工方法及工艺
隧道土钉墙防护参数:喷射C25混凝土厚10cm,钢筋网采用φ8mm,网格间距为20×20cm,土钉采用Φ22砂浆锚杆,L=4.0m,间距1.5m×1.5m,交错布置。
土钉与φ8钢筋网采用φ16井子加强钢筋连接,加强钢筋长40cm,各连接点均采用焊接连接。
地下结构土钉墙参数:喷射C20混凝土面层10cm,采用φ6的钢筋,网格间距20×20cm。
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土钉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⑴工作面开挖
土钉墙施工随工作面开挖分段分层施工,分层高度与土钉墙竖向间距相适应,分段长度约为20m。
机械开挖后辅以人工修整坡面,清除松动面层。
⑵土钉安装
每层墙背边坡开挖后应尽快初喷C25混凝土,厚度为3cm,其强度达到设计的70%以后,垂直坡面钻孔,锚孔孔径为φ100mm,孔深比锚固深度深0.2m,然后安装土钉,土钉长4.0m,采用直径为22mm 的HRB400钢筋,沿杆体轴线方向每隔1.8m设置一组对中支架,对中
支架采用直径为8mm的HPB300钢筋制作与锚杆焊接。
⑶土钉注浆
土钉注浆采用砂浆泵灌注。
浆液采用M30水泥砂浆,水泥砂浆配合比为:灰砂比1:1,水灰比0.40-0.45。
采用P.O42.5水泥,砂料采用级配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砂浆可适当加入一定量的的早强剂。
水泥砂浆搅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砂浆在初凝前用完,严防杂物混入。
注浆管从止浆塞中伸出同注浆泵相连,边压入水泥砂浆边向孔口方向拔出注浆管,直至浆液挤满孔壁、孔口返浆为止。
最后拔出止浆塞,用干硬性砂浆封孔。
注浆压力选择0.5~0.8Mpa。
⑷网喷混凝土
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的70%以后,沿坡面挂钢筋网,钢筋网采用φ8的HPB300钢筋编制而成,钢筋网孔尺寸为0.2*0.2m,锚杆头部焊接井子架,井子架压在钢筋网上并与钢筋网点焊在一起。
钢筋网间采用焊接连接,焊接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倍钢筋直径。
坡面复喷C25混凝土,厚7cm,其强度达到设计的70%以后方可开挖下级墙背边坡,直至全部土钉支护施工完成。
混凝土喷射依次自下而上进行,喷射过程中要保证边坡排水孔不被堵塞。
坡面每隔2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泄水孔,最下排泄水孔高出侧沟平台0.3m。
泄水孔采用PVC管,管径为0.1m,进水口处采用0.3×0.3m透水土工布包裹,插入土层中0.5m,倾角为10°向外排水。
6.劳动组织
6.1劳动组织模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表6.2 架子队土方开挖施工主要人员配备
安排1个作业队负责土方开挖和边坡土钉墙施工。
拟上场作业队施工员主要有现场技术员及带班作业人员2人,安全员1人,机械操作手4人,土方运输司机8人,土钉墙施工8人,其他人员9个。
计划高峰期劳动力人数达40人。
7.材料要求
喷锚所用的钢筋、水泥、外加剂等,其进场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试报告,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8.设备机具配置
表8.1 主要机具设备配备表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施工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
按施工工艺程序,每道施工程序及其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验收结果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主要工程项目质量验收如下:(1)主控项目
a、基坑开挖的轴线、长度、边坡坡率及基底标高的检验应符合:轴线位置±5mm;长宽:以轴线控制,不小于设计值,且应考虑围护结构的施工误差、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等的厚度适当外放;基底标高:+10mm,-20mm;边坡坡率:不小于设计值。
b、基坑开挖接近基底300mm时,应配合人工清底,不得超挖或扰动基底土。
c、基坑开挖完成后,应由监理会同勘察、设计部门、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基底验槽,并做好验槽记录,当基底土质与设计不符时,要根据设计部门意见进行基底处理。
②一般项目
基底应平整压实,其平整度允许偏差为20mm,并在1米范围内不得多于1处。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下达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各工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
(2)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穿拖鞋。
(3)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并穿反光背心。
(4)施工现场严禁使用明火照明,油料等易燃品必须远离烟火;
10.2环保要求
(1)基坑开挖前,落实好出土、运输车辆、运输路线和弃土场地,办理有关渣土外运证件及签订相关环境保护协议。
(2)开挖土方运送至新机场指挥部指定位置,严禁严禁随意处置。
(3)土方车运输过程中进行覆盖。
(3)运输便道及时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