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洗衣粉的制备

洗衣粉的制备

洗衣粉的制备
洗衣粉通常包括具有去污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洗涤助剂(如过硼酸钠或过碳酸钠等)、荧光增白剂等,按一定投料顺序搅拌混合而成。

对加酶洗衣粉,配方中还将包括碱性蛋白酶、脂肪酶或纤维素酶等。

典型通用型洗衣粉的制备原料及配方说明如下表所示:
(1)烷基苯磺酸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洗净功能,大量用做洗衣粉的主要原料。

(2)三聚磷酸钠无机洗涤助剂,用作钙、镁及金属离子的络合剂,低水中的钙、镁及重金属离子的浓度。

对脂肪酸钠而言,在硬水中与钙、镁离子发生不可逆的复分解反应,生成不溶的钙皂和镁皂而失掉去污力。

合成洗涤剂的磺酸钙盐和镁盐的水溶性相对地大些,一般可在钙、镁离子浓度不高的水中起洗净作用。

但当钙、镁离子浓度较大时,有些洗涤剂仍然会显著降低去污力。

为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去污力,烷基苯磺酸钠经常与三聚磷酸钠配合使用。

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磷酸盐等也具有上述络合作用,但在洗涤剂中不如使用三聚磷酸钠普遍。

另外,三聚磷酸钠对于粘土类及某些固粒有分散作用,对某些有机物如胶质和蜡质有显著的助溶作用。

还可与铁、铜等有色离子形成络合,可防止它们吸附到被洗的纤维上。

(3)无水硫酸钠(芒硝)当洗涤剂溶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钠时,活性物质的临界胶束溶度随之降低,于是使用较低浓度的洗涤剂溶液就能起洗净作用。

此外,将硫酸钠掺混在洗涤剂中制成洗衣粉,能显著地防止结块。

(4)水玻璃(泡花碱)水玻璃的水溶液相当于由硅酸组成的缓冲溶液。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发挥作用。

为避免碱性过强对钎维织物等造成的损伤,洗衣液中游离碱的浓度不宜过高。

当没有水玻璃和三聚磷酸钠等缓冲物质存在时,在洗涤剂的去污效能降低或消失。

水玻璃在洗衣液中能控制PH值,贮存碱性物质,起到减少洗涤剂消耗和保护织物的作用。

另外,水玻璃还具有悬浮力、乳化力和泡沫稳定作用,起到组织污垢在被洗物上再沉积的作用,作为抗污垢再沉淀剂。

制造粉状洗涤剂时,加入水玻璃可使产品保持疏松,防止结块。

(5)碳酸钠提供配方中的碱性,促进表面活性剂发挥作用。

(6)过碳酸钠在洗涤剂中用做漂白剂。

过碳酸钠在室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且分解温度也较低,冷水洗涤即能起漂白作用;缺点是它在室温下的贮存稳定性不够好。

也可用过硼酸钠(NaBO3·4H2O)做漂白剂。

在超过50℃以下水溶性不大。

(7)羧甲基纤维素(CMC)有机助剂,最重要的作用是携污作用,用做抗污垢再沉淀剂。

单纯用洗涤剂活性物进行洗涤时,洗下的污垢会重新沉积到被洗物表面上。

如果在洗涤剂中加入1%~2%的CMC,则在洗涤时CMC被吸附在被洗物表面,同时也被吸附在污垢粒子的表面上,使两者都带上负电荷。

在同性电的相互排斥作用下,污垢就难以重新沉淀到被洗物的表面上。

同时,CMC还具有增稠、分散、乳化、悬浮和稳定泡沫的作用,可使污垢稳定地悬浮于洗涤液中,更不容易再发生沉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