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扩散问题
实际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
合法拥有和武器的国家: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
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指定的关于核问题的合约:《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反导弹条约,中导条约》
朝鲜问题
•第一次朝核危机:20世纪90年代初
1992年朝韩《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
1993年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4年,克林顿制定对朝“外科手术式”打击。
前总统卡特访问朝鲜,促成1994年10月《美朝核框架协议》:“以冻结换补偿”。
克林顿“接触”主导,朝鲜“缓和”应对
第二次朝核危机
•2002 年10 月,小布什特使凯利访问朝鲜,朝核危机爆发
•2003年1月,朝鲜正式退出NPT。
三方到六方会谈,并未阻止朝鲜拥核的脚步
•2005年2月,朝鲜宣布已制成原子弹。
•2006年7月,发射导弹,10月进行首次核试验联大1718号决议。
•2008年6月朝炸毁核冷却塔;10月美“支恐”名单除名。
小布什前“强硬”,朝鲜“超强硬”;后对话,信金正日
•2009年4月初朝鲜发射“卫星”;4月14日永久退出六方会谈;
5月进行第二次核试验;09下半年华丽转身
•2010年天安舰事件,延坪岛炮仗。
奥巴马不回应朝鲜“边缘外交”
朝鲜为何拥核?
1.“打核牌”,
作为进行交换的筹码换取国际经济援助
对美外交突破以打破孤立
2.“拥核战略”保障国家生存与安全
东北亚战略格局严重失衡
朝韩间差距不断扩大
美国对朝鲜采取敌视政策
3.国内:民族自豪接班人顺利接管国家政权
三、美国面临的朝鲜困境
1.战略困境
美国战略重点在中东---亚太
朝鲜是美国东亚战略的介入点
2.力量困境:
3.地缘政治的困境:
4.核污染的担忧:朝有6-8枚核弹头
四、中国对朝核:中立到斡旋
1.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2.维护朝鲜半岛无核化
3.通过对话和平解决
中朝关系:利益维系盟友
中韩关系:新的平衡因素。
五核与安全
朝鲜强调先签订和平条约,再放弃核武器
美国强调放弃所有核武器及核武器计划
由此看来,朝鲜的问题要的不是核而是安全。
伊朗核问题
朝鲜的核问题发展历程主要在5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
伊朗的核问题变为核危机
披露:2002年8月伊朗秘密核计划曝光
暂停:2003年12月,签署NPT附加议定书
(温和派哈塔米执政八年,1997年—2005年
倡导“文明对话”。
)
恢复:2005年8月,强硬派内贾德上台
2006年1月,伊朗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
对抗与应对:联合国轮番制裁与伊朗应对
针对制裁伊朗的反映:
拒绝安理会决议,继续推进核计划,频繁军事演习
为和平利用核能积极辩护,严禁国际社会对其核工程进行核查
大国与伊朗
中国与伊朗在地缘政治,经济利益,能源市场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且在伊斯兰运动中出现了疆独事件
美国:外交与施压的双轨政策
控制伊朗的石油。
政教合一vs. 民主改造。
借机削弱伊朗,构建“中东新秩序”
伊朗立场与政策:
软硬不吃、我行我素
立场:发展核计划“纯粹是为了民用”确保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措施:积极备战、灵活外交
伊朗发展核原因
•1,美国:主要安全威胁
•2,死敌以色列:杀手锏
•3,印巴:成功的先例
•4,萨达姆倒台与利比亚模式:前车之鉴
•5,伊朗玩牌有利时机:
和平利用核能,法理优势。
无核世界梦难圆
•美国的核霸权战略没有实质性改变,主要障碍。
•美国追求军事优势,最大制约。
战略防御计划;全球即时打击系统。
•国际社会弱肉强食的无政府状态是根源。
没有核武器的萨达姆被美军推翻
“灭掉”放弃核武器计划的卡扎菲
利比亚模式:放弃核武器与欧美大国握手言和。
2011.3朝鲜在利比亚遭到空袭后发表声明,西方打击卡扎菲,表明朝鲜当年发展核武器是“明智的选择”
1、朝鲜拥核原因,如何看六方会谈?
1.“打核牌”,
作为进行交换的筹码换取国际经济援助
对美外交突破以打破孤立
2.“拥核战略”保障国家生存与安全
东北亚战略格局严重失衡
朝韩间差距不断扩大
美国对朝鲜采取敌视政策
3.国内:民族自豪接班人顺利接管国家政权
如何看待六方会谈:
①六方会谈是指由朝鲜、韩国、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六国共同参与的
旨在解决朝鲜核问题的一系列谈判。
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
②六方会谈的目的是解决朝鲜核危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这个会谈中表现一个主动的态度,一是因为有核武器的朝鲜半岛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安有坏的影响。
朝鲜核危机没有解决的话,美国可能会对朝鲜用军事行为。
二因为是北京希望表现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亚洲有一个稳定的影响。
2、伊朗态度、原因及伊核实质。
伊朗的态度:态度强硬:
拒绝接受安理会决议;继续推进核计划;频繁军事演习……
为和平利用核能积极辩护;严禁国际社会对其核工程进行核查
伊朗拥核原因
第一个版本:
1,美国:主要安全威胁
2,死敌以色列:杀手锏
3,印巴:成功的先例
4,萨达姆倒台与利比亚模式:前车之鉴
5,伊朗玩牌有利时机:
和平利用核能,法理优势。
第二个版本:
原因:第一,历史悠久的大国情结第二,应对地球安全的需要第三,应对美国颠覆的需要第四,符合国际条约的精神第五,形势对伊玩核牌有
伊朗拥核实质:
表面看,是国际防核扩散争端问题,伊朗坚持核开发,有秘密发展核武器的重大嫌疑,从而造成核扩散,威胁到了国际和平与安全,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一定要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事实上并非如此。
当今世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俄国、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
具有生产核武器能力的国家:德国、日本、伊朗为什么美国对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采取默认态度,惟独对伊朗和朝鲜纠缠不清呢?这是因为,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都是美国的盟友,而伊朗却是美国的敌人。
所以,伊朗核问题实质上是伊朗国家利益与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的严重冲突。
具体来讲,美国之所以在伊核问题上步步进逼,
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借机削弱伊朗,构建中东新秩序。
第二,通过伊核问题打压伊朗现政权。
第三,从能源战略出发,控制伊朗乃至整个中东的石油。
3、如何看待无核世界,如何有效防止核扩散?
无核世界是一个不是很现实的问题,可以说是无核世界梦难圆,其中主要的原因有:
美国的核霸权战略没有实质性改变,主要障碍。
美国追求军事优势,最大制约。
略防御计划;全球即时打击系统。
国际社会弱肉强食的无政府状态是根源。
没有核武器的萨达姆被美军推翻
“灭掉”放弃核武器计划的卡扎菲
利比亚模式:放弃核武器与欧美大国握手言和。
2011.3朝鲜在利比亚遭到空袭后发表声明,西方打击卡扎菲,表明朝鲜当年发展核武器是“明智的选择”
如何有效防止核扩散
首先,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努力营造一个和平稳定和普遍安全的国际环境。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摒弃冷战思维,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尊重彼此安全利益,放弃谋求一己安全的政策,从而营造一个和谐、互信的国际氛围,为从根本上消除谋求核武器的动因、实现防扩散目标创造必要条件。
其次,必须坚持通过对话与谈判解决国际和地区性防扩散问题。
防扩散问题涉及政治、安全、外交、经济、法律等诸多因素。
施压制裁或诉诸武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相反会激化矛盾,刺激核武器进一步扩散。
实践证明,惟有对话和谈判才是最佳选择,代价最小,效果最好。
联合国安理会作为对国际和平与安全负有特殊责任的机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处理重大防扩散问题上发挥作用,但仅依靠安理会来解决有关问题是不现实的,安理会外的外交努力同样重要,更加有效。
第三,加强国际核不扩散体系是防扩散领域现实而紧迫的任务。
国际形势的演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现行国际核不扩散机制日益暴露出缺陷和不足。
国际社
会应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广泛参与的讨论,寻求公正、合理、有效地加强核不扩散体系的办法。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保障监督方面的作用,扩大保障监督附加议定书的普遍性,加强各国防扩散出口控制法制建设和执法力度等,都是值得认真考虑的措施。
获得核武器国家的安全保证是无核武器国家应享有的权利。
所有核武器国家都应承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并尽快就此缔结国际法律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