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 副本

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 副本

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初步设计 - 副本XX县XX业务用房建设项目贵州XX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二零一一年四月总目录第一部分:说明第一章:项目概况第二章:总体规划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第四章:结构设计说明第五章:给排水设计说明第六章:电气设计说明第七章:环保、绿化设计说明第八章:消防设计说明第九章:节能设计说明第二部分:概算第三部分:图纸1,模型示意2,区位图3,建筑初设4,结构计算书5,结构初设6,给排水初设7,电气初设第四部分:附件第一章项目概况一、项目背景1.区域概况XX县地处黔中腹地是安顺的“东大门”因“地多平旷”而得名。

县城东距贵阳48公里,西距安顺38公里,周边与织金、普定、长顺、清镇、西秀区、花溪等县、市、区接壤。

前县辖6镇4乡,含193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和2个社区,总面积999平方里,总人口38.62万(其中暂住人口3万人),苗族、布依族、回族等2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7%。

XX是“黔中大通道”。

为滇黔必经之地,交通四通八达。

处于贵州省“井”字型交通骨干网络的核心区域。

贵昆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滇黔公路、贵黄高等级公路、清(镇)镇(宁)高速公路和即将修建的厦蓉高速路贯穿全境,乡乡通油路,村村组组通公路,境内有5个铁路客货站,6条铁路专用线。

XX是贵州省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作为国家“三线”建设的终点地区之一,集中了中国一航集团等一批重要骨干生产企业。

县境内有12个中央、省属单位。

环宇厂、601库等中央、省属厂房和夏云农场、XX农场、羊艾农场7万亩非农存量用地的开发利用,特别是省级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建成,为XX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县全县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省委、省政府把安顺作为“贵州加快发展的经济特区”建设的打好机遇,围绕建设“一区三基地”和“三个率先”的目标,提速发展,实干兴平,强县升位,前县经济社会发展取的明显成效,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呈现出人心齐、人气旺、活力强、发展快的良好态势。

先后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连续14年被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并获全国最高荣誉“长安杯”奖。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270354万元,同比增长15.2%。

财政总收入2811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547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50%和34.30%。

人均生产总值7585元,在全市率先突破1000美元大关。

2.项目建设背景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法律服务、法律保障、法律宣传机构,承担着普法依法治理、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服务等重要职能,各项工作处在基层第一线,对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成为推进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润滑剂”和“调节剂”。

现XX县XX办公地点是原XX县老武装部食堂,业务用房总面积不到50平方米,房间狭小,光线昏暗,有些地方甚至漏雨。

目前,其局机关实行分散办公,窗口服务单位全部到外面租房办公。

由于办公条件、硬件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极大地限制了XX县XX各项职能的充分发挥,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党中央“依法治国”方略的出台和《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司法行政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也赋予了新的重要职能。

为切实抓好“司法大服务”,向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构建和谐社会,为县域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XX县XX拟修建县XX综合办公楼。

二、项目承包单位概况XX县XX机关政法专项编制81名,其中局机关人员编制71名(政法专项编制51名,律师、公证员、工勤人员等地方行政事业编制20名);乡镇司法所政法专项编制10名。

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政工科长1名(副科级),县依法治理办公室主任1名(副科级),股级领导职数10名,十乡镇司法所所长或副所长各1名。

三、现状分析及建设必要性1、业务用房现状XX县XX自1981年建局以来一直没有办公用房,以前经XX县人民政府协调借用原XX县档案局库房办公,该用房条件简陋,经常维修,影响正常办公。

2008年,由于城市建设规划,原档案局库房被拆迁,县委、县政府临时安排XX县XX在原XX县武装部内办公,与XX县政法委、机关党委、团县委、药监局、史志办等几家单位合用一栋办公楼。

现XX县XX办公地点是原来XX县武装部食堂,使用的房屋只有4间,总面积不到50平方米,人均办公面积不到1平方米。

房间狭小,光线昏暗,由于修建时间较长,有些地方甚至漏雨。

目前,其局机关实行分散办公,窗口服务单位全部到外面租房办公,而且,基层股、法律援助中心、局办公室、法制宣传股实行大综合,拥挤在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办公,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2、建设的必要性3.2.1是贯彻司法部创建规范化司法机关的需要现XX县XX办公基础设施条件差,已不能够适应现代司法机关日常工作环境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形势和司法管理工作需要。

“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是司法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条件的必要选择,是密切群众、服务群众、维护党和政府以及现代化司法机关形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XX县XX业务用房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3.2.2是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和办事效益的需要XX县XX现有的办公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受办公用房的限制,很多业务科室无单独业务用房,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司法工作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司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发展。

通过本项目建设可充分改善和完善XX县XX基础设施,以及快速处理紧急事件和各种事故,提升业务水平,提高了整体办事效率。

3.3.3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司法机关担负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法律正常实施,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使命。

其承担的各项职能,从本质上讲,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密切相关,为保持良好的社会次序、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在实现社会和谐的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司法机关全面开展业务工作,对促进XX县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极大的作用。

该项目社会效益明显,应尽快建成并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保障XX县顺利进行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

四、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内容、地址等简介1、项目名称:XX县XX业务用房。

2、建设地点:贵州省安顺市XX县。

3、建设单位:贵州省安顺市XX县XX。

4、建设性质:新建,国有固定资产。

5、建设规模:总建筑面积为2478.15m2。

6、建设内容:司法业务用房、附属用房等。

五、编制依据、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1、根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2、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设计上的要求。

3、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基础资料(含已报批通过的规划方案总平面图)。

4、规划部门已批准的单体方案图。

5、《关于XX县XX业务用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黔发改投资【2010】1957号)】6、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工艺条件图。

7、《安顺市城市总体规划》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9、《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11、《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12、其它现行有关的国家规范、规定。

第二章总体规划一、用地经济技术指标1、本工程用地位于贵州省安顺市XX县区内,地界范围约1705.12m2,用地内高差不大,标高在1265.0左右,常年雨量充足,气候温和。

2、本项目经济技术指标详4-1表。

技术经济指标表表4-1序项目名称单位用地面积备注号1 建设总规划用地m21075.122 规划总建筑面积m22478.154 建筑用地m2633.95 建筑规划区绿地m2450.326 建筑密度% 54.857 绿地率% 24.88 容积率 1.459 建筑高度m 18.810 停车位个18二、总平面布局1、本工程用地平面为“菱形”,在《关于XX县XX业务用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编号:2009-GK-042的原有方案上做调整、优化,充分和地形相吻合。

该工程为司法业务用房五层,无地下室。

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其平各功能区根据XX 建筑的特点进行严格分区,见总图及其它相关图纸。

办公楼是正南北向布置,各功能间有良好的采光和日照。

办公楼长边平行于主布置,退让道路红线6.9米,符合街景及城市设计的要求,合理利用地形布局,并适当考虑环境、绿化及停车位。

2、根据地形灵活布局,结合管理和使用的需要,将停车让设置前广场和内院。

建筑物人行入口设置在主干路,紧靠该道的一侧、设有广场,满足人员集中活动要求,沿道路及建筑周边布置带状布置,内院绿化既增添内部景色,有改善局部小气候。

三、入口及交通组织主入口设置在用地范围北面主干路,一期东面局部架空作为通往后院的车道,也作为消防车道。

四、立剖面设计因该工程塔楼平面为长方形,为避免立面单调、呆板,平面有些部分有凹凸的变化,将立面作了精细的比例划分;重要一点是打破了一贯的对称司法“建筑形象”,采用局部两层,主体五层,既体现了司法的威严,也不缺乏司法系统的亲民性。

主体造型端庄、秀美,形成立面韵律感。

立面色彩主要用灰色氟碳漆。

该方案简洁明快的造型,纯洁素雅的色彩,虚实互补的立面,具有时代感,体现了有品位、沉静、不事喧哗的科技建筑的形象。

局部运用其它色彩以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注意色彩过渡,避免出现生硬的空间分隔,以形成特有的文化色彩。

第三章建筑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1 根据规划部门批准的总体规划图及其提供的地形图、建筑红线图,建设单位提出的使用条件和设计要求。

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3《办公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2001;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1.7《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8《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1.9《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9年版;1.10《司法业务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29-2010;1.11国家其它相关现行工程建设标准、规范。

二、项目概况2.1 工程名称:XX县XX业务用房2.2 建设地点:贵州省安顺市XX县区内。

2.3本工程为XX县XX修建的“XX县XX业务用房”方案设计,用地位于安顺市XX县。

地形为总体上为“菱形”,地势平坦,主入口设置在用地的西北方向,设有前广场和内院停车位,主入口靠主干路一侧设有入口广场,同时兼作临时停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