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事件时间表整理
1841年三元里抗英鸦片战争
1894年黄海海战中日甲午战争
1895年-1945年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略中国东北
1932年一·二八事
变
蔡廷锴、蒋光鼐KMT爱国官兵的顽强抵抗
1933年沿长城进犯冯玉祥、吉鸿昌收复多伦1935八一宣言“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5年12月陕北瓦窑堡
会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6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事变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
序幕
1937.7.7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
开始全面侵华
1937.8.13八一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投降1937.8.14《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9国共合作宣
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确立
1937.11上海失守,威胁南京!
1937.12南京大屠杀
1938.5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失守
(1937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正面战场:
①淞沪会战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期间:太原会战,
平型关大捷
抗日以来的首次大捷
②1938年春徐州会战-
台儿庄战役
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敌后战场:
1937年8月陕北洛川会
议
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
线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
1940年彭德怀百团
大战
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正营正式形成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局部反攻1945年春延安召开中
国共产党第
七次全国代
表大会
新民主主义国家,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抗日战
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1945年10月25台湾光复
日
1894年孙中山-兴
中会
“振兴中华”
1905年日本东京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1911年4月黄花岗起义
1911年5月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湖北军政府,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1年7月23日中国国民党
第二次全国
代表大会
广州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27年四一二政变
和七一五政
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
起义
毛泽东
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
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
1927-1937年土地革命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
第一次全国
代表大会
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30-1933年反“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红军长征1935年贵州遵义政
治局扩大会
议
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
和分歧,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46年夏抗日战争胜
利,全面内
战爆发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1947年土地改革
1947年6月刘伯承、邓
小平渡黄
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进大别山
1948-1949年初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
役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
百万雄师横
渡长江,解
放南京
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
七届二中全
会
工作重心乡村到城市,发展生产力农业国到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体
会议
国民、国旗、国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
会《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
法》
正式确认民族自治区为基本政治制度
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
治协商会议
第二届全国
委员会第一
次会议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将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1956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1953-1956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
第八次全国
代表大会
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召开的第一
届全国代表大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
端
1965年11月姚文元《评
新编历史剧
<海瑞罢
官>》
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1966年五一六通知
1966年8月《中国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改革开放
民主政治:
1980年邓小平中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
届五次会议
1982年《中
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97年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9年全国人大九
届二次会议
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一国两制
1979年《告台湾同
胞书》
通航、通邮、通商、探亲旅游
1981年9月叶剑英《关
于台湾回归
祖国,实现
和平统一的
方针政策》
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政策
1984年全国人大六
届二次会议
《政府工作
报告》
“一国两制”构想阐述通过
1997年香港
1999年澳门
1992年“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53年和平共处五
项原则
印度、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
1954年印度缅甸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基本准则1954年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
1955年万隆会议
(亚非国际
会议
求同存异方针
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年3月乒乓外交7月基辛格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8年12月《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1979年式建立外交
关系
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江泽民
2001年10月亚太经合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2001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1946年3月“铁幕”演
说
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7年9月共产党和工
人党情报局
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1949年1月经济互助委员会
1949年《北大西洋
公约》
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友好互助
条约》(华
沙条约
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华沙条约组织
1955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1951年《巴黎条
约》建立欧
洲煤钢共同
体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共体
1961年第一次不结
盟国家和政
府首脑会议
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1991年12月21日《阿拉木图
宣言》
苏联解体
1991年12月《欧洲联盟条约》(马约1993年11月1日欧盟成立1999年1月欧元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