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一地理测试题

初一地理测试题

第一单元检测题2.如何判读经纬度第一步:应确定经纬网中,何为经线,何为纬线;经线上的度数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上的度数是北纬还是南纬。

第二步: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加是北纬“N”,向南增加是南纬“S”,向东增加是东经“E”,向西增加是西经“W”。

二、东西半球的判读1.数字法判断东西半球,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1)凡是小于20°的经度都在东半球。

(2)凡是大于160°的经度都在西半球。

(3)凡是介于20°~160°之间的经度,东经的在东半球,西经的在西半球。

2.图形法判断东西半球东西半球平面图解自20°W以西至160°E为西半球,自20°W以东至160°E为东半球3.拓展归纳】观察地球仪,正面对着20°W经线,20°W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转动地球仪,正面对着160°E经线,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2012·济宁学业考)读下图,完成1~3题。

1.当太阳光照如图①所示时,图②中的甲地正值四季中的()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图②中,乙地位于丙地的_____方向()A.西方B.西南方C.西北方D.北方3.图②中,丁地的经纬度是()A.东经90°,北纬70°B.西经90°,北纬70°C.西经120°,北纬70°D.东经120°,北纬70°4.第三十届奥运会开幕式时间是2012年7月27日20时12分(伦敦当地时间),家住北京的小明收看开幕式直播时间却是2012年7月28日凌晨3时12分(北京时间)。

导致两地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两地季节不同下图表示某日太阳光照射地球的情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5、6题。

5.此时,A点昼夜长短的情况是()A.昼夜平分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极昼6.此时,接近我国下列哪个节日()A.端午B.元旦C.清明D.国庆7.(2012常州学业考)我国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位于东经123°~124°34′,北纬25°40′~26°。

下图中最接近此地的点是()A.④B.②C.①D.③8.下图所示ABCD四点中,符合“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的()9.(2011·郴州学业考)读下列两幅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一A、B、C三点中,位于南北半球分界线上的是______点,位于温带地区的是______点。

A在C的______方向上。

(2)当地球公转到图二乙位置时,一年当中郴州的白昼时间达到最____(长、短);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____(极昼、极夜)现象。

京沪高速铁路于2010年11月15日全线铺通,这一天地球正大致运行在图二中的______之间(甲乙、丙丁)2012年3月9日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发生6.0级地震,造成14.4万余人受灾。

结合下图回答10~12题10.地震发生时,下列离太阳直射点最接近的纬线是()A.赤道B.北回归线C.南回归线D.南极圈11.地震发生地(如图所示)位于济南市(36°N,117°E)的___方向()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12.地震发生时,正值我国的____季节()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下图中各点叙述正确的是()A.A点位于南半球,东半球B.B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C.C点所在的纬线是最长的D.D点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14.山东省济南市四季更替明显,与此相关的是()A.地球的大小B.东西半球的划分C.地球的运动D.全球气候变暖15.读“某日日历与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现象主要由自转形成的是()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C.昼夜长短变化现D.四季变化(2)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该行程全长约___千米。

(3)该图所示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重要纬线的名称),此时德州地区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这一天正午时分,德州地区学校旗杆的影子与()图所示最相似。

(4)图中出现极昼的地区B所属的温度带是()A.南寒带B.北温带C.热带D.北寒带第二单元检测题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

图书馆与操场间的实地距离为400米,如果绘到图上的距离为20厘米,则同学们采用的比例尺应为()A.1∶20 000 C.1∶2 000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0米2.读“某地等高线(米)地形图”,回答问题。

(1)A点的海拔是______米。

(2)B处的地形部位是______。

(3)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______(填数码)。

(4)图中甲、乙是两处村落,甲村落位于乙村落的______方向;若甲、乙两村落图上相距5厘米,那么,两村落的实地距离是______千米。

3.(2011·济宁学业考)小明对有关地理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绘制某公园线路图,应当选用较大的比例尺B.绘制较大地域的地图,不一定要选用较大的图幅C.图幅大的地图一定比图幅小的反映的地理事物详细D.绘制地图选用的比例尺,图幅大小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而定4.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纬线上B.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C.甲在乙的西南方D.乙在甲的正东方向读下面“等高线(米)地形图”,回答5、6题。

5.图中数字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A.①——陡崖B.②——鞍部C.③——山顶D.④——山谷6.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A.甲B.乙C.丙D.丁7.2012年1月3日20时,以“梦幻冰雪·精彩吉林”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吉林省长春五环体育馆成功上演。

如果你是该运动会的一名志愿者,下面有四种地图,你会把其中的哪一幅推荐给第一次来长春观看比赛的游客()A.长春市地形图B.吉林省行政区划图C.长春市交通地图D.中国旅游资源分布图8小薇在北京动物园游览时,看到了两幅地图。

请你帮她作出正确判断()A.图甲表示的内容详细B.图乙表示的范围大C.动物园在北京城区的东北方向D.图甲的比例尺小9某学校七年级学生利用暑假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和“自然生态之旅”实践活动。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出发前同学们认真研究地图发现,村庄分布很有规律,请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学校出发,朝______方向很快到达丙村。

学校到丙村的实地距离是______米。

(3)到达目的地,同学们实地测量并绘制了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右上图),发现实践基地正好位于______(地形部位)边缘,为提醒游客注意安全,请设计一句警示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返校后,同学们分两组,结合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一组:甲、乙、丙、丁四村需要合村并点,最佳的位置是______村,写出两点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组:考察中途经的农田地形较为平坦,高度与所在基地大体相当,据此推断该农田地形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由图中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名称C______。

(2)由等高线的数值及分布状况可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______。

3)通常情况下,同一时间测得A处与B处的气温,读数较高的应该是______处。

(4)图中铁路线为______走向。

图中DE为铁路穿过山体时所挖掘的隧道,隧道口D点与E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量得图上D与E的直线距离为1.5厘米,则隧道的实际长度应为______米。

(5)仅从地形角度考虑,F坡与G坡比较适合开辟成梯田的是______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很大。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的______部和______部、欧洲的__________、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2)图中ABCD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洲人口增长缓慢。

很多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由此而引发的人口问题有哪些?(4)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人口增长较快,由此而产生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章检测题1.读“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澳大利亚大陆位于()A.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C.印度洋板块2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A.板块交界的地带B.板块内部C.大陆内部下图为南北半球图,读图回答5、6题。

3.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

运用图中数据可以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之比是()A.39∶61B.19∶81C.29∶71D.30∶704.下列大洲中,赤道穿过的是()A.欧洲B.南极洲C.北美洲D.南美洲.地球表面划分为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读“部分大洲轮廓图”(下图),回答5、6、7题。

5.图中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的大洲是()A.①B.②C.③D.④6.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白令海峡C.乌拉尔山脉D.巴拿马运河7.大洲没有濒临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8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A.苏伊士运河B.马六甲海峡C.乌拉尔山D.巴拿马运河读“某大洲不同海拔陆地面积所占比重示意图”,完成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