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选)设计色彩课件

(优选)设计色彩课件


2、设计色彩的特点
(1)现代设计是自成体系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理性 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 审美的结合。这些结合使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因素转变 了原来的性质,属于科学、技术和功能相结合的技术 美学范畴。设计中的艺术问题不是简单的装饰与美化, 更不是以“手术”的手段施加于对象便可以成为完美 的设计。设计色彩的本质在于功能与审美的结合,最 终服务于人类物质与精神的需要。因此,设计色彩从 纯粹绘画形式中分离出来,成为具有特定含义和指向 性很强的一种设计基础训练方式。
国古代大画家,又是杰出的绘画理论家,他概括地总结了水色和天色的
季节变化。 [清]唐岱在《绘事发微》中说道:“山有四时之色,风雨晦
明,变更不一,非着色以像其貌。所谓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
滴,秋山明净而如淡,冬山惨淡而如睡,此四时之气也。” [清]沈宗骞
在《芥舟学画编》中也生动而具体地介绍四季风景的色彩画法:“春景
空间 温度
空气 香
立体
色彩
时间

素材
平面
色彩只不过是创造我们生活空间的一个元素,和其他元素 相互使用才可以发挥效果。
(2)在心理生理上的作用
色彩是在心里具有最强烈作用的元素。不同的色 彩,都能够有力地、清楚地表现人不同的心理。
(3)在交流沟通上的作用
人们有了相互之间的交流才能生活下去,二色彩 就是最好的交流工具之一。
(3)学习意义 培养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增强视觉感受能力。 培养分析、观察、理解、判断的形象与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想象力和创意能力
掌握多样传递视觉信息的表现方式及手段,并熟练 地运用它们贴切、充分、巧妙地表达作者设计意图。 培养综合艺术素质和对美感的有效把握和表现能力。
二、色彩的目的
(1)视觉表现中的色彩
三、色彩的基础知识
1、色彩的性质——电磁波
人可以感觉色彩,是因为光线进入眼睛。这个光 线是波动的微小粒子,波动时电磁波的同类。人眼可 以辨认出色彩的称为可视光线。
2、色彩的知觉——眼睛
光线进入眼睛,遍布在视网膜上的视觉神经感受 到色彩,并被大脑知觉。眼睛能够知觉形状,当然也 能正确地知觉色彩。但是由于视网膜是球形,边导致 了视觉误差发生的概率较高。
欲其明媚,凡草坡树梢,须极鲜研,而他处尤黯淡欲以显之。故作春景,
不可多施嫩绿之色。-……夏景欲其葱翠,山顶石颠,须绿面加青,青
面加草绿。…秋景欲其明净,疏林衰草,白雾苍葭,……冬景欲其黯淡,
一切景物,惟松柏竹及老树者,可用老绿,余惟淡赭和黑而已。”形象
地描述四季色彩的特点,说明中国画也必须用色彩表现季节和气候的变
的水平,古代画家很早就总结了季节、气候不同所引起的物象色彩的变
化,并谈到冷热色彩的运用。 [唐]王维在《山水论》中论道:“有雨不
分天地,不辨东西,……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雾菲微,山添翠润,日近
斜晖。早景则千山欲睡,雾霭微微,朦胧残月,气色昏迷。晚景则山衔
红日,帆卷江渚,……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
(2)设计色彩应用极为广泛,包括工业产品造型、平 面设计、环境艺术以及服装设计、染织设计、书籍装 帧、商业广告、包装表演、装饰工艺、电脑动画、摄 影、雕塑和建筑等领域。
在表现形式上,设计色彩不以真实地再现自然为 目的,而是从研究自然形态入手,获取客体的本质特 征,然后超越客体的外在表现形式,达到主动性的认 识与创造。
3、看到色彩的方法
人的眼睛大概可以辨别750万种的色彩。但是在 灰暗的夜晚,它的辨别能力就会下降。
随着光的种类不同,看待的色彩也不同。
4、色彩的范畴
色彩分为无色彩与有色彩两大范畴。 无色彩指无单色光,即:黑、白、灰; 有色彩指有单色光,即:红、橙、黄、绿、蓝、紫;
5、色彩的三要素
(1)明度:在无色彩中,明度最高的色为白色,明度 最低的色为黑色,中间存在一个从亮到暗的灰色系列。 在在彩色中,任何一种纯度都有着自己的明度物特征。 例如:黄色为明度最高的色,紫色为明度最低的色。 明度在三要素中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它可以不带 任何色相的特征而通过黑白灰的关系单独呈现出来。 色相与纯度则必须依赖一定的明暗才能显现,色 彩一旦发生,明暗关系就会出现。我们可以把这种抽 象出来的明度关系看作色彩的骨骼,它是色彩结构的 关键。
化。
第一章 色彩基础知识
一、设计色彩的定义
1、定义
从古代的遗迹中我们可以发现,人类从很早以前 就有色彩的运用,即使到了今日,色彩仍与我们息息 相关。
真正对色彩的研究,直到1666年牛顿经由三棱镜 得知了光谱,才迈入色彩科学的新纪元。 色彩是经 由光线刺激眼睛所产生的视觉现象,没有光线就没有 色彩。光照射在物体上,物体吸收了某些色光、反射 了其余的色光,透过视觉器官传到大脑,由大脑感觉 色彩 ? 虽然科学家经过长时间的研究,至今尚无法 完全了解当我们观察色彩时,会在大脑中产生什么样 的变化。
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
林,……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说明这
时我国山水画家对气候、朝夕、季节色彩的变化有了更细致深入的分析,
并运用到绘画创作中去。[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夏碧,秋净,冬黯。”郭熙是中
(优选)设计色彩课 件
第0章 色彩的历程
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
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那一件物品,就赋予
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
我国古代绘画从来就重视色彩的运用,历代画论对色彩的研究达到很高
通过心理作用的运用,可以把自己的信息更为强 烈地传达给对方。这种色彩的运用运用是超越语言的, 它能够交流微妙的心理状态。
(4)作为象征的作用
单一色彩在某种意义上只是被用于特写,它作为 象征来使用的方法也很多。这里不一定是心理上的原 因,还有风俗、文化历史环境等对其也有影响。这就 是说,即使是同一种色彩,因为国家、民族的不同, 被看待的方式也不同。
在以设计为主的色彩使用中,视觉表现就是主要 的课题。但除了色彩之外,还有平面、立体、空间、 材料、时间甚至声音等,或者至少包含其中几个密切 相关的要素。
因为设计对象种类的不同,色彩所起的作用也就 不同。从根本上说,想要通过色彩来表现什么和传达 什么,才是最主要的问题。色彩不是简单的用来装饰, 还是信息传达的一种手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