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乘车礼仪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乘车礼仪教学设计》教学文案

座次准·顺序对·仪态雅
——《乘车礼仪》教学设计
座次准·顺序对·仪态雅
——《乘车礼仪》教学设计一、选题背景
《服务礼仪》是浙江省教育厅开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新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塑造美好的职业形象,熟悉不同岗位群的服务礼仪规范,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切实做到文明接待、礼貌服务,提升综合职业素质。

本教学设计遵循“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教学理念,是基于行动导向的创新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中展开实训。

通过有目的地提出系列任务,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实践体验,解决问题,以便深层次理解、掌握并运用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有效问题的解决者,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分为十个项目,每个项目有若干个任务组成。

本课时属于项目八:有礼有节——涉外礼宾服务之任务二“谨慎周密——涉外交往礼仪”中第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乘车礼仪。

书本中在迎接外宾的礼仪中,简单介绍了乘车座次礼仪,我在此基础上,与之前所学的坐姿礼仪相结合,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并将基础礼仪有效应用于生活的各个环节。

对教材的处理增加了内容的开放性和学生的参与性、自主性。

三、学情分析与策略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国际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女生居多,具有职高学生的普遍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

目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服务礼仪知识和礼仪素养,但由于实训场地的限制,大部分课程在教室上课,学生习惯于“教师讲授—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教学方法。

酒店专业的学生以动觉类学习者为主,本节课必须通过创新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中掌握技能,有目的地提出系列任务,开展学习训练,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潜在动力。

根据本班学情,采用的学法如下:
(一)分组导学:全班分成稳定的若干小组,各组培养组织能力相对强的组长,培养合作能力的同时,在竞争中良性成长。

(二)任务驱动:布置有层次感的任务,通过明确学习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的过程中做中学,在看、说、做、比中完成任务,让学生积极参与。

(三)学案指导:本节课采用了学案指导、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整合有用知识,精简理论,强化技能的应用性、可操作性,让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维目标
内容 定位
知识目标
通过情景判断、课内观摩、分组合作,能够识记座次礼仪的原则,初步掌握由主人驾驶和专职司机驾驶时,轿车座次的安排及上下轿车的先后顺序。

掌握知识点 能够判断座次
能力目标
1.学生可根据乘坐不同车辆,适当地安排车辆座次。

2.通过练习,能采用正确的举止姿态乘车。

能安排座次 乘车仪态规范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层级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团队合作的意识,养成“做中学”的习惯
团队合作,做中学、学中

【教学重点】乘车的座次安排,上下车先后顺序及乘车时表现出的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在司机身份不同(主人或专职司机),车型不同的情况下(双排四座、双排五座、三排七座、三排九座),安排乘车的座次。

五、教学流程
五步教学流程图符合职高学生认知的规律,在感官认知、行动体验、反思内化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具体如下:
播放视频,创设情境 任务导入
初设情境
任务分析
知识精讲
任务实践
再设情境 任务反馈
合作实践
任务拓展
布置作业
学生尝试,分组汇报 新课学习,知识精讲
任务升级,再次探索 观摩模仿,仪态礼仪
案例巩固,合作分享
课外拓展,布置作业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
1、学生分组
全班学生35人,将学生分成5组,每组7人,按照三排七座轿车的位次,进行教学布置。

2、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职务贴纸。

(二)教学过程
任务导入:初设情境
播放视频一:澳大利亚考察团一行5人将到我校交流,小李是我校办公室人员,校长开车与小李同去萧山机场接机。

到达萧山机场后,见到澳大利亚考察团领队1人,工作人员4人。

简单寒暄后,所有人员准备上车就座。

这时,校长和小李应分别坐在轿车的哪个位置?上下车的顺序如何?理论依据是什么?由此,引出本节课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同班同学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为切入口,创设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思维引向学习内容,为营造灵活有序的课堂学习氛围打下良好基础。

任务分析:知识精讲
学生根据视频一的任务,分组进行讨论,为校长与小李安排座次,并进行模拟座位的调整。

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回答并说出理由。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再通过课件讲解乘车座次原则,展示乘坐双排四座、双排五座、三排七座等轿车时的座次顺序安排。

案例:很快就要到学校了,小李在想:“等会谁先下车呢,我该怎么做?”
学生首先判断所有人员的座次是否合理,巩固理论知识。

并且思考小李的
下车顺序礼仪。

教师讲解上下轿车的先后顺序。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尝试教学法”,让学生积极探索、实践体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再通过学生的失败过程来巩固知识点与技法关键,并传授正确的座次礼仪。

学生在做中学,利于知识的接受和巩固。

任务实践:再设情境
播放视频二:在机场接机当日,小李穿的是高跟鞋和裙式套装,播放他的上下车仪态(错误版)。

提问:你能帮助小李吗?
学生观看视频,,假设自己的凳子为车座,尝试帮助小李使用得体、优雅的姿态上下车。

各组选1名同学上台演示,其余同学点评。

教师总结学生的点评,并示范正确的上下车仪态礼仪。

播放视频三:上下车正确仪态,学生再次练习。

教师巡视,并进行纠正。

【设计意图】小李演示的错误仪态,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视频播放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十分直观,让学生有所反思。

学生自己体验优雅上下车仪态,也是一种尝试教学,再通过老师的示范,学生模仿练习,充分“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

任务反馈:合作实践
案例一:中国大陆的利来公司今天要去机场迎接从日本来的客户:对方公司的总经理小川A。

利来公司前去迎接的是:公司王总经理B、翻译杨小姐C和司机老张D。

请帮这四位安排一下座位。

案例二:接回客户下榻酒店的途中,王总B和小川A谈得甚是投缘,两人发现都有驾车的爱好,激动之下,王总亲自开车。

请帮这四位安排一下座位。

学生共5组,前3组完成案例一,后2组完成案例二,帮助四人安排座位,并且演示。

利用现场演示和团队合作来完成本次接待任务。

扮演内容为从机场接机到车旁上下车的过程。

角色安排由教师准备贴纸,在角色扮演时,将贴纸贴在学生衣服上。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将本堂课的知识点灵活应用,通过演示的方式进行考核,增加情景感知和真实性。

每组演示时,其余学生在旁边观看,教师点评。

任务总结:布置作业
公交车是我们经常乘坐的交通工具,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提供的车位在车上的哪个位置?车座为什么颜色?请学生拍摄照片后上传到班级QQ群共享文件夹内。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要起到查漏补缺和知识延伸的作用。

将拓展迁移的内容主要放到课外,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能力发展。

八、学案设计
排一排:为以下车型安排座次,并在方框内填入相应数字。

例:(车型:双排四人座) (车型:) (车型:)
(车型:) (车型:) (车型:
)
评一评: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角色扮演评分,考核标准如下:序号考核项目
权重
评价标准计分(按组)1 座次安排50%
1.决定迅速(10%)
2.座次准确(40%)
2 上下车顺序20%
1.顺序正确(10%)
2.谦逊有礼(10%)
3 上下车仪态30% 1.仪态得体(20%)2.用语规范(5%)3.谈吐文雅(5%)
主人司机司机
司机
司机
九、板书设计
座次准·顺序对·仪态雅
一、座次安排的原则
自右而左,由前而后
1、由车主驾车
2、由专职司机驾车
3、不同车型的安排
双排四座、双排五座、三排七座、三排九座
二、上下车的顺序
1、位尊者先上后下
2、位卑者先下后上
3、有专人恭候——位尊者先下
三、上下车的仪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