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书分类与管理
(一)分类:
一般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简称《中图法》)分类。
从A~Z,共22大类。
(二)摆放
摆放原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一般从门口A类开始向内延续。
(也可门口一排书架,摆放新书,等新书过了频繁借阅期后,再归类)。
每行图书不可过满,一般留10厘米。
每类图书应预留部分空间,以备添加新书。
(三)书签
1. 一般分为两行,上面是分类号,下面是种次号,现多为三行,第三行为财产号。
2. 书签贴放位置:书脊处,距离底三厘米。
书签贴好后,用透明胶带固定。
3. 图书扉页,同样添加书签内容。
分别是分类号、种次号、财产号。
(四)馆藏章
一般应加盖三个馆藏章,位置分别为:扉页、图书某处固定位置(如图书多少页,馆内图书必须一致)、封口章。
(五)图书账册
1. 图书账分为:图书总括账和图书登记册。
2. 图书总括账
(1)分为三部分。
前十页为:图书登记总账;中间八十页为:图书总括登记册;最后十页为:图书注销登记册。
(2)图书登记总账按批登记。
其中“登记号”为每年购进新书的批次。
如:2018年,购进两批,那么就分别为2018-1;2018-2。
(现学校此处基本错误)。
每年起新号。
(3)图书总括登记册:
图书登记册:“总括登录号”与图书登记总账中“登记号”相同。
(4)图书注销登记册:
注销图书按批次,也可一本。
应有相应的记录,如经办人、批准人。
3. 图书登记册
“总登记号”同于图书总括账中的“登记号”;
每本书占一行,复本亦分别占行。
(六)报刊杂志
根据报刊杂志的厚度不同,可按季,半年,年,进行装订,编目成册。
形式同书籍。
(七)阅览室
独立的学生阅览室,应该有图书(部分书或新书,量不能大)、杂志、报刊,以区别于普通教室。
二、图书流通
(一)借阅
开架式借阅;每生有借书证;
(二)读书成果
读后感、读书新得等。
需要有作者及时间。
可装订成册。
(三)利用图书管理软件进行借阅
三、档案
共八个档案盒,分别为:
901——学校图书馆工作发展计划、专题会议记录。
902——图书馆工作计划、总结及业务活动记录。
903——图书馆管理人员有关阅读指导和图书馆知识的教学教研活动资料。
904——图书馆或个人获奖及论文发表情况记录。
905——新书介绍题录索引及其他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二次文献资料。
906——师生的办证记录、阅读记录、分时间段和读者群流通统计、教师个人年度借阅明细表、读书活动推荐图书的统计表。
907——常规管理账册(总括登记、个别登记、注销登记)。
908——近两年图书馆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资料。
四、图书阅览管理制度
图书馆管理六项制度分别为:
(1)读者借阅须知
(2)中小学阅览室规则
(3)中小学图书馆书刊赔偿制度
(4)中小学图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5)中小学图书阅览室管理制度
(6)中小学图书馆(室)藏书管理制度
需要悬挂张贴。
五、图书藏书量
小学25本/生;中学40本/生。
每年应有新增图书、报刊杂志。